-
公开(公告)号:CN11236294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120481.1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新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流系数的轨道交通馈电电流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馈电电缆电流大小获取,通过钳形电流表测量一定周期内轨道交通馈电电缆电流大小;B、基于步骤A获取的馈电电缆电流,计算测量周期内的每根馈电电缆的分流系数;C、根据步骤B计算的馈电电缆分流系数,计算分流系数的特征指标,包括分流系数的平均值和方差;D、根据步骤C的计算的分流系数特征指标,完成分流系数的确定及馈电电流的计算。本发明所提的馈电电缆分流系数确定方法,可减少测量点,提高轨道交通馈电电流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8907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21684.1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配电网全要素全景模拟试验平台及其测试方法,该平台包括模拟10kV配电线路、配电自动化模拟主站、配电变压器台区、第一低压线路阻抗屏、第二低压线路阻抗屏、第三低压线路阻抗屏、多状态灵活组态屏、低压故障模拟柜、标准表屏、分支箱、表前端子箱、智能电表、用户;所述配电自动化模拟主站与低压配电网所辖设备、第一低压线路阻抗屏、第二低压线路阻抗屏、第三低压线路阻抗屏、多状态灵活组态屏、低压故障模拟柜、标准表屏、智能营配融合终端进行通信连接。本发明可有效降低智能营配融合终端、智能分支监测单元等调试测试时间,有效压缩现场安装调试时间,极大提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5626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76687.1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联电弧故障检测、定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包括如下步骤:位于低压线路的监测终端获取线路电压相邻两周波的差分波形,使用FIR滤波器滤除差分波形中的高频噪声,寻找滤波后差分波形的两个过零点,在差分波形的过零点附近使用窗函数获取窗口数据,根据窗口数据的方差的大小判断该窗口内的波形是否是突变点,根据波形是否是突变点判断是否为故障波形差分,监测终端将故障信息上报给集中设备,集中设备用于根据发送故障信息的监测终端的拓扑关系判断串联电弧故障位置。本发明可实现对表前网络线路中的串联电弧故障的检测和故障点定位,从而极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维修效率,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94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20481.1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新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流系数的轨道交通馈电电流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馈电电缆电流大小获取,通过钳形电流表测量一定周期内轨道交通馈电电缆电流大小;B、基于步骤A获取的馈电电缆电流,计算测量周期内的每根馈电电缆的分流系数;C、根据步骤C计算的馈电电缆分流系数,计算分流系数的特征指标,包括分流系数的平均值和方差;D、根据步骤C的计算的分流系数特征指标,完成分流系数的确定及馈电电流的计算。本发明所提的馈电电缆分流系数确定方法,可减少测量点,提高轨道交通馈电电流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9688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64591.8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谐振接地系统电弧接地故障暂态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适用于谐振接地配电网电弧接地故障分析的故障等值电路,所述故障等值电路包括依次串接的故障点虚拟电源Uf、电阻R、电感L、受控源电压uarc和电感Lp以及电感Lp并联的电容C;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得故障等值电路,对不同过渡电阻下的电弧接地故障暂态过程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本发明在保留电弧黑盒模型主要非线性特征的前提下,对其适当简化,并结合故障复合等值网络,提出一种适用于谐振接地系统电弧接地故障的暂态分析方法,并定量计算高阻接地过阻尼、高阻接地欠阻尼及低阻接地等情况下弧光接地的暂态电流解析表达式,有效提高了原故障等值电路分析计算电弧接地故障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44680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81328.3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DAS的配电设备最大利用率运行方式调整方法,包括:1)构建以配电设备利用率最大为目标的配电网运行方式调整多目标优化模型;2)基于DAS获取计算优化模型所需基础数据;3)基于所需基础数据,利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配电网络不同开关向量状态进行寻优搜索,得到Pareto最优解集;4)结果输出,将最优解集对应的开关向量状态作为配电设备利用率最高的配网运行方式;5)根据最优解集对应的开关向量状态,遥控操作相应开关,实现配电设备最大利用率对应的运行状态调整。本发明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时监控,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在考虑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配电设备利用率的最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29634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1530426.4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能多端口低压交流混合H2/Hinf优化控制方法,包括:基于复数变量建立经过Clark变换到αβ坐标系后的逆变器复变量模型;将CVRC复变量模型与逆变器复变量模型相结合,设计得到含多重CVRC的逆变器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从而建立状态反馈控制律;通过混合H2/Hinf优化控制方法对状态反馈控制律进行设计,并建立三种约束条件:系统线性二次性能指标约束、Hinf性能指标约束以及区域极点配置约束,综合考虑三种约束条件进行混合优化求解。本发明同时采用Hinf范数及闭环极点分配作为优化LQ权矩阵的附加约束,Hinf范数及闭环极点配置的引入克服了LQ控制难以直接调节系统性能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61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97599.8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电网场景下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补偿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括如下步骤:对电网中关键适应性指标进行分级,从而构建覆盖不同类适应性指标的典型电网场景集;建立供电质量提升方案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供电质量提升方案的技术性评估指标、经济性评估指标、适应性评估指标;基于熵权分析‑AHP法得到评价矩阵,并基于DEMATEL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合成最终评定结果。本发明的评估方法应用到配网供电质量提升装置中,可以明确不同电网扰动对设备的响应特性,有效甄别变流设备的优劣,从而实现供电质量提升装置性能量化评估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527779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39708.6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67/12 , H04L69/08 , H04L41/0806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的自注册通信方法,包括:在云主站载入即插即用通讯装置的自描述ICD文件,并将即插即用通讯装置是否能与TTU通信的配对结果下发给智能融合终端TTU;智能融合终端TTU通过信息采集类APP发起边设备扫描请求,轮询扫描即插即用通讯装置,即插即用通讯装置将边设备扫描请求发送至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接收到边设备扫描请求后,对边设备扫描请求所携带的设备ID信息进行匹配;即插即用通讯装置接收到分布式电源上传的设备信息后,进行物理层以及链路层的转换和映射,并将设备信息映建立为统一的台区感知模型。本发明可以实现台区电力设备间的物联连接和通讯以及协议转换,完成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358907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821684.1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配电网全要素全景模拟试验平台及其测试方法,该平台包括模拟10kV配电线路、配电自动化模拟主站、配电变压器台区、第一低压线路阻抗屏、第二低压线路阻抗屏、第三低压线路阻抗屏、多状态灵活组态屏、低压故障模拟柜、标准表屏、分支箱、表前端子箱、智能电表、用户;所述配电自动化模拟主站与低压配电网所辖设备、第一低压线路阻抗屏、第二低压线路阻抗屏、第三低压线路阻抗屏、多状态灵活组态屏、低压故障模拟柜、标准表屏、智能营配融合终端进行通信连接。本发明可有效降低智能营配融合终端、智能分支监测单元等调试测试时间,有效压缩现场安装调试时间,极大提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