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62332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49428.5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K9/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69 , G06K9/62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识别六氟化硫局部放电特性的绝缘缺陷,它包括所述绝缘缺陷的识别过程如下:S1:构造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2: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进行优化;S3:获取六氟化硫的分解数据;S4:支持向量机对六氟化硫的分解数据进行识别。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保证SF6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其对各类缺陷的区分度,可以提高对绝缘故障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0717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007650.9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N29/0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36 , G01N229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的一维纵向谐振腔的声传输线模型,它包括所述模型建立步骤如下:S1:进行光声池的有限元模拟;S2:建立光声信号的声传输线模型;S3:建立一维纵向光声腔的振荡电路模型;S4:对声传输线模型和振荡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和处理。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光声信号得到谐振增强,其腔体无需密封;较高的调制频率可有效抑制低频噪声的影响,信噪比更好;谐振式光声腔具有制作简单、实用、灵敏度高等特点;能够结合光声池的有限元分析,对原有声传输线理论进行简化;建立了针对一维纵向光声腔的LC振荡电路传输线模型,可以快速、直观地对光声腔的声学参数进行分析,为光声池的设计和制作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66842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140780.9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C01B32/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铝掺杂碳纳米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催化剂与铝箔基底放置到管式炉加热温区;将管式炉加热温区封闭后向封闭区域内通入第一混合气体,并将管式炉加热温区升温至指定温度值以进行还原反应;在完成还原反应之后向所述封闭区域内通入第二混合气体,在所述指定温度值下进行碳纳米管的生长;将生长完成的碳纳米管从铝箔基底上剥离以完成制备。本发明方法在碳纳米管制备过程中引入铝金属掺杂改性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碳纳米管材料的气敏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11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984351.4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N2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1702 , G01N2021/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氟化硫分解的微量气体光声检测信号温度校正模型,它包括所述模型建立步骤如下:S1:建立微量气体体积分数与气体光声信号之间的关系式;S2:建立温度与气体光声信号的关系式;S3:求解步骤S1和步骤S2的关系式,得到计算结果;S4:根据步骤S3的计算结果建立温度校正模型;S5:求解温度校正模型,得到校正结果。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在利用光声光谱法对SF6局部放电分解组分进行实测时,能够检测出温度变化对气体光声检测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对SF6气体绝缘设备内部故障的正确判断;同时对获取的实验数据用迭代法算法进行校正计算,能够应用于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光声信号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0991188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68216.6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C01B32/168 , C01B32/1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铂掺杂碳纳米管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单壁碳纳米管溶于酸溶液后,提取酸溶液中的碳纳米管;将所述碳纳米管与氯铂酸加入到碱的有机溶液中,并对得到的碳纳米管的碱溶液进行微波加热;对微波加热后的碳纳米管的碱溶液进行离心处理;对离心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的碱溶液进行干燥处理,获得铂掺杂单壁碳纳米管。本发明引入了微波加热工艺用以还原氯铂酸,其加热快速均匀,安全简易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获取铂纳米颗粒的过程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89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27367.6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K11/32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隔离开关外壳光栅光纤温度传感器测温实验装置,它包括:大电流发生器、温度测量系统、GIS隔离开关和多个外壳温度传感器;GIS隔离开关包括有触头,多个外壳温度传感器固定在触头上;多个外壳温度传感器中两两之间间隔45°固定设置;GIS隔离开关中的触头还与大电流发生器连接;温度测量系统与GIS隔离开关连接。本发明对GIS隔离开关外壳温度传感器进行优化布置,应用支持向量机对触头温度进行反演,结合两者优点,确定最优传感器布局方案,以提高基于GIS外壳和环境测温的隔离开关触头温度监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1742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44243.5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54 , G06K9/62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六氟化硫气体局部放电的决策树识别方法,它包括所述决策树形成流程如下:S1:判断训练样本是否为空,若否,进入步骤S2;反之,则进入步骤S6;S2:判断节点中的样本只有一个类别,若否,进入步骤S3;反之,则进入步骤S6;S3:判断样本中信息增益率的属性A是否为连续量,若否,进入步骤S4;反之,进入步骤S6;S4:找到属性A的分割阀值;S5:根据属性A长出新节点,并返回步骤S1;S6:作为叶节点并命名为相应类别;S7:形成决策树。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保证SF6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其对各类缺陷的区分度,可以提高对绝缘故障的处理效率。利用决策树对获取的局部放电进行了模式识别,进一步提高对局部放电的识别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8035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148253.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SF6分解组分仿真分析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六氟化硫气体分解产物和碳纳米管的分子式构建对应的分子结构;选取密度泛函理论DFT函数及对应的基组;根据所选取的DFT函数和基组对所述分子结构进行优化;根据优化之后的分子结构进行吸附仿真。本发明方法通过根据所选取的DFT函数和基组对所述分子结构进行优化;根据优化之后的分子结构进行吸附仿真,实现了在理论上模拟得出碳纳米管对六氟化硫分解组分的气敏特性,为实际实验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03473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04339.7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浓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气体浓度测试装置,其包括测试腔体密封盖和测试腔体,所述测试腔体密封盖通过螺母与测试腔体连接,所述测试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热电偶导线孔、进出气孔和传感器信号线孔,所述进出气孔用于连通所需测试气体;所述测试腔体的内底部设有基底加热板,所述基底加热板与测试腔体的内底部之间设有隔热层,防止腔体整体过热;所述基底加热板的上方设有气体传感叉指电极固定结构,所述气体传感叉指电极固定结构上固定连接有叉指电极,所述叉指电极的信号通过气体传感叉指电极固定结构的电极传输至外部信号接受侧;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测试装置设有四个气敏传感器,能够满足一次检测多种气体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0706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41385.2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K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度预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多组GIS外壳多点的设备温度及环境温度;根据所获取的设备温度及环境温度选用多种核函数进行样本训练,并选取最优核函数;根据所述最优核函数以及对应的函数参数建立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度预测模型。本发明方法基于外壳温度和环境温度反演,简便构造了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度回归预测模型,进而对GIS触头内部温度进行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