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4898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847457.5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各向异性纳米晶稀土永磁体,由化学式为REaFe100‑a‑b‑cBbTMc的纳米晶与石墨烯和/或石墨烯微片组成,其中石墨烯和/或石墨烯微片的含量为0.01wt%~1wt%,所述化学式REaFe100‑a‑b‑cBbTMc中,28≤a≤33,0.9≤b≤1.35,0.15≤c≤7,RE为Ce、Nd、Pr、Dy中的至少一种,TM为Ga、Co、Cu、Nb、Al、Zr、V、Si、Ti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各向异性纳米晶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克服了稀土永磁材料RE‑Fe‑B磁体滑移系数目较少,磁粉接触面条件恶劣,塑性变形困难等缺陷,同时进一步提高稀土永磁体材料的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576028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844206.2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富铈各向异性纳米晶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1)按照化学式(Cex,RE1-x)aFe100-a-b-cBbTMc配料;(2)熔炼,得到合金铸锭;粉;(4)将快淬磁粉在温度500℃~800℃、压力100MPa~300MPa热压1~10分钟,再在温度600~900℃、压力50~200MPa进行热变形3~10min即可。本发明还提供了按照(Cex,RE1-x)aFe100-a-b-cBbTMc和NdaFe100-a-b-cBbTMc分别配料制备富铈各向异性纳米晶稀土永磁体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能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得到的富铈各向异性纳米晶稀土永磁体具有较好磁性能。(3)将合金铸锭破碎后进行熔体快淬得到快淬磁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16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095295.0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变形磁体定向破碎制备各向异性钕铁硼磁粉的方法,工艺步骤为:(1)全致密各向同性钕铁硼磁体的制备;(2)热变形各向异性钕铁硼磁体的制备;(3)热变形磁体的定向破碎,将步骤(2)制备的“圆饼状”各向异性钕铁硼磁体在氩气保护下于室温沿其径向施加对称、循环作用力进行定向破碎,破碎力为600MPa~700MPa,得到层片状磁性薄片;(4)磁性薄片的规则化破碎,在氩气保护下将步骤(3)制备的磁性薄片采用滚动碾磨法进行规则化破碎,得到各向异性钕铁硼磁粉。
-
公开(公告)号:CN11901673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162254.3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包括高温合金材料和自润滑材料,其中,高温合金材料包括Ni基、Co基、Fe基、Ti基、Mo基、Nb基或金属间化合物基高温合金中的至少一种,自润滑材料包括MAX相金属陶瓷组分以及金属组分,金属组分包括Cu、Ag、Pb、Ti、Al或V中的至少一种。其制备方法包括,通过3D打印、粉末冶金、铸造或机械加工的方法制得多孔高温合金骨架,然后将MAX基自润滑材料粉末进行填充,随后进行粉末冶金烧结,最终得到致密的高温合金/MAX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兼具高温合金和MAX自润滑材料的优点,具备良好的室温及高温强度和自润滑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3555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157537.9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AX相陶瓷‑金属‑高温合金基自润滑复合轴套及其制备方法,复合轴套由高温合金基轴套主体结构和自润滑填充结构两部分组成,其中高温合金基轴套主体结构为设置有待填充的容纳腔的高强高温结构材料;自润滑填充结构为包括MAX相陶瓷和金属材料组成的高温自润滑材料,通过高温自润滑材料对轴套主体结构的容纳腔进行填充,经烧结处理使得二者结合,最终形成为一种具备高温高强自润滑特性的复合轴套。本发明制备复合轴套通过实现高温合金轴套主体结构与自润滑填充材料的紧密复合,保证复合轴套在高温无油润滑条件下,整体具有高力学性能的同时,摩擦表面依然具备自润滑低摩擦低磨损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355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57537.9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AX相陶瓷‑金属‑高温合金基自润滑复合轴套及其制备方法,复合轴套由高温合金基轴套主体结构和自润滑填充结构两部分组成,其中高温合金基轴套主体结构为设置有待填充的容纳腔的高强高温结构材料;自润滑填充结构为包括MAX相陶瓷和金属材料组成的高温自润滑材料,通过高温自润滑材料对轴套主体结构的容纳腔进行填充,经烧结处理使得二者结合,最终形成为一种具备高温高强自润滑特性的复合轴套。本发明制备复合轴套通过实现高温合金轴套主体结构与自润滑填充材料的紧密复合,保证复合轴套在高温无油润滑条件下,整体具有高力学性能的同时,摩擦表面依然具备自润滑低摩擦低磨损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5494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669168.0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1B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硼化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W‑B系粉体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W‑B系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由W粉、B粉按照配比进行配料,球磨加入桥接剂聚乙二醇进行混料,混合均匀后,预烧结去除聚乙二醇,再在低温1000~120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制备得到纯相W‑B系粉体材料。本发明利用聚乙二醇对W粉和B粉的桥接作用,以及球磨的机械力实现了W粉和B粉的机械互锁,大大缩短了固相合成反应过程中W、B原子之间的扩散距离,能够在120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短时烧结合成纯相W‑B化合物,工艺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并且能够精准调控产物的物相,适宜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512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82491.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0/00 , G21F1/08 , C22C33/04 , B22F9/08 , B22F3/15 , B22F3/17 , B22F3/18 , B22F3/24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核辐射防护用Fe基屏蔽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Fe基(含W、B元素)屏蔽合金的基础上添加Cr、Ni元素,通过控制合金元素的配比,获得了以FeNi奥氏体为基体,FeW2B2为第二相的新型Fe基屏蔽合金,由于并未降低W(能有效屏蔽γ射线)、B(能有效屏蔽中子)元素的含量,保证了Fe基屏蔽合金具备优异的综合屏蔽性能,而形成的FeNi奥氏体基体具备优异的塑韧性(包括低温塑韧性),第二相FeW2B2在FeNi奥氏体基体中弥散分布,起到弥散强化的效果,提高Fe基屏蔽合金的强度,获得了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从而满足核辐射屏蔽合金的结构/功能一体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6045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99715.X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球形粉末的制备方法,该金属粉末包括可吸氢脱氢的金属单质或/和金属合金。该方法包含:将氢化程度为10%~100%的金属单质或合金粉末以2~10L/min的送粉气流引入激光束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中,通过控制激光功率和粉末物性、激光束聚焦斑点与粉末束汇聚点的共同耦合,同时调控送粉气流和保护气流相配合;在激光能量作用下,吸氢氢化的金属单质或合金粉末升温发生膨胀破碎并脱氢,迅速熔化形成细小熔滴,熔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发生球化,脱离加热区域后快速冷却、凝固形成球形粉末。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球形粉末球化效果好,粉末一次球化率超过80%,且粉末球形度好,粒径分布集中,细粉收得率高,杂质少。
-
公开(公告)号:CN11215726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1016845.1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处理铝合金粉末的冷喷涂涂层制备方法,旨在解决常规冷喷涂条件下沉积率低、喷涂件强度高而韧性低的难题,拓宽冷喷涂技术的使用范围与应用价值。具体采用气雾化法制备铝合金粉末,利用旋转热处理炉对铝合金粉末进行热处理,将热处理后的粉末进行冷喷涂成形,获得冷喷涂制件。经本发明提供的热处理方法制备的冷喷涂件强度以及塑性均可获得明显的提升,抗拉强度最大可提升48.6%,延伸率最高可提升11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