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多功能柴油机尾气颗粒捕集装置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9826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284317.2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颗粒捕集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滤芯受热均匀、再生效率高、适应性广、精准再生时刻判断、适用于室内作业柴油机的可移动式多功能柴油机尾气颗粒捕集装置及应用,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设置颗粒捕集器底座,颗粒捕集器底座具有上部开口的圆柱状主体,颗粒捕集器底座主体上开设进气管接口、排气管接口以及旁通管接口,所述颗粒捕集器进气管接口中设有单向阀,所述颗粒捕集器底座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金属滤芯的凸缘,并由内而外同心设置有金属滤芯、电磁线圈和滤芯外壳,所述滤芯外壳呈上端封闭的圆柱状筒体,滤芯外壳的上端面开设用于将气流送入集烟罩的圆孔阵列。

    车辆队列防追尾主动避撞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1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368980.5

    申请日:2022-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辆队列防追尾主动避撞协同控制方法,通过调整队列内车间距和提高领航车速度两种方法进行防追尾主动避障控制,并采用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在受到压缩时各质量块位移的规律,描述车辆队列避撞时期望车间距的变化,在对弹性系数和阻尼系数进行适当标定后,使期望车间距变化曲线具有平滑、快速稳定的特点,有利于队列内车辆速度的稳定性,在考虑通信延迟与制动器迟滞总时间的情况下,对最小安全车间距进行计算与保持,保证了队列内车辆的安全性,采用MPC控制器对期望车间距和期望车速进行跟踪,并通过滚动优化方法队列内车辆的最优加速度,有效保证了跟车安全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舒适性。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462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80726.8

    申请日:2016-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5/10 B60H1/18 F01K23/065 F01K2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器Ⅰ、单螺杆膨胀机、发电机、发动机尾气乏气排出管、蒸发换热器、工质泵、发动机尾气排出管、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接发动机冷却水管、发生器、冷凝器Ⅱ、节流阀、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接发动机尾气乏气排气管、截止阀A、B、C、D,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提出了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通过发动机高品位能回收系统回收具有高品位能的尾气,处理后的尾气乏气与低品位能的发动机冷却水共同作为热源,来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进行尾气热量的充分回收,并将设计的阀组—冷凝器—蒸发器单元应于发动机热量回收系统中,提高了系统功能的完整性,达到操作便捷、易于控制的目的。

    燃料电池双极板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385286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921340.0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或阳极板均设有圆形基板,圆形基板外侧均匀设有至少5个气体入口,圆形基板中央设有气体出口,所述圆形基板上设有交替排列的螺旋辐射凸脊和螺旋辐射凹槽,凸脊和凹槽分别沿半径方向由圆形基板中央向圆形基板周向辐射,凸脊的中间有凹槽流道,凹槽流道连通相邻的两个凹槽,凹槽流道的深度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促进流场内气体压强均匀分布、促进阴极侧水分排出、提高电池性能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