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660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04158.2
申请日:2022-03-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F299/04 , A61K9/70 , A61K4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所述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为由含有末端双键的聚辛二醇己二酸酯POA‑DA、含有末端双键的聚己内酯PCL‑DA、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共聚交联而成的近体温响应型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其中:POA‑DA和PCL‑DA的质量比为x:y,x=1~9,y=10~x,双键:巯基=2:1。本发明的近体温响应型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由于在人体所能承受的温度环境内显示出优异的双向形状记忆性能,因此可以根据其双向形状记忆性能,通过将该材料进行赋形后进入血管内进行药物释放,进而可以在人体内完成异物抓捕、药物释放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27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952121.X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解决空间展开结构中柔‑刚转化材料真空出气的方法,属于空间展开材料制备领域。所述方法一阶段使用丙烯酸酯树脂,光自由基引发剂(或热自由基引发剂)与丙烯酸酯质量比为1‑5:100,二阶段使用环氧树脂,固化剂为含有双键的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7‑20:100,环氧树脂占树脂总量50%~90%,将原料混合后,抽真空,除气泡,倒入模具后通过紫外光照射10‑20min(或60℃‑70℃2‑4h)后制备出一阶段柔性材料,将柔性材料于100℃‑150℃后固化2‑6h,得到刚性材料。由于第一阶段选用丙烯酸酯树脂,通过第一阶段光引发后,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会接入丙烯酸酯树脂网络中,解决一阶段柔性材料在空间环境中由于负压的作用使得材料中第二阶段固化剂被抽离到空间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2549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52119.2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解决空间展开结构中柔性‑刚性转化材料真空出气的方法,属于空间展开材料制备领域。所述方法一阶段使用丙烯酸酯树脂,光自由基引发剂(或热自由基引发剂)与丙烯酸酯质量比为1‑5:100,二阶段使用环氧树脂,固化剂为含有双键的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7‑20:100,环氧树脂占树脂总量50%~90%,原料混合后,抽真空,除气泡,倒入模具后通过紫外光照射10‑20min(或60℃‑70℃2‑4h)后制备出一阶段柔性材料,将柔性材料于100℃‑150℃后固化2‑6h,得到刚性材料。由于第一阶段选用丙烯酸酯树脂,第一阶段光引发后,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会接入丙烯酸酯树脂网络中,解决一阶段柔性材料在空间环境中,由于负压的作用使得材料中第二阶段固化剂被抽离到空间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47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076091.0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面积自支撑可刚化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在空间充气展开结构中的应用,属于空间充气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氧杂环类树脂、氧杂环类稀释剂、光阳离子引发剂、自由基热引发剂、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混合后超声处理,然后转入真空干燥箱除去气泡得到树脂混合物;步骤二:向配制好的树脂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混合均匀后涂覆在碳纤维上,并完全浸润,在20‑130℃下预固化0.5‑10h,得到大面积自支撑可刚化复合薄膜;所述大面积自支撑可刚化复合薄膜包裹在充气内胆外部,通过光触发或热触发完成局部固化并通过自维持固化可以实现大面积、自支撑、低能量固化,大大降低了额外触发装置重量和能源消耗,适用于复杂、大型空间充气展开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2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50116.0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形状记忆效应宏观展示以及量化的可视化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视频拍摄设备、制冷设备、制热设备、控温设备、照明设备、样品台、力学夹持系统、形状记忆测试组件,其中:所述箱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可视化窗口;所述视频拍摄设备架设在箱体外部、可视化窗口的前方;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制冷设备、制热设备、照明设备、控温设备、样品台、力学夹持系统、形状记忆测试组件;所述控温设备与制冷设备、制热设备连接;所述力学夹持系统固定在样品台后侧,方便固定测试样品;所述形状记忆测试组件为“U”形变形模式的测试组件或拉伸/压缩模式的测试组件。本发明的装置既可作定性实验,又可以做定量展示,整个测试过程具有可视化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7233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0481108.1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形状记忆调谐超材料的制备及其谐振频率的调谐方法,所述双向形状记忆调谐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将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和交联剂均匀混合;二、将共混物进行高温交联,得到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三、将交联后的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加热到赋形温度,拉伸赋形,冷却固定;四、先使用胶粘剂将金属谐振单元粘接在刚性薄膜上,再使用柔性胶带在粘接有金属谐振单元的刚性薄膜两侧对称固定若干片刚性薄膜,得到柔刚连接薄膜结构,最后将柔刚连接薄膜结构粘接在经拉伸赋形后的双向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上,得到双向形状记忆调谐超材料。本发明通过外界环境刺激,实现了超材料谐振频率的智能可逆调谐。
-
公开(公告)号:CN11487446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481846.6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阶段和光热协同技术快速制备可柔性展开深色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配置树脂体系;步骤二、将步骤一配好的树脂体系涂覆在碳纤维上,使其完全浸润,使用PET膜覆盖,转入避光处在室温下进行第一阶段固化;步骤三、将第一阶段的室温热固化中间产物放在室温下,进行光热协同固化,得到可柔性展开深色纤维复合材料。该方法利用第一阶段室温热固化和第二阶段光热协同固化制备深色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实现柔刚转变的深色纤维复合材料快速固化问题,其中第一阶段室温热固化产物可柔性折叠展开,第二阶段光热协同固化用于拓宽光固化在深色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520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70049.0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F283/00 , C08F283/10 , C08F220/28 , C08F220/14 , C08F222/40 , C08F220/04 , C08F220/20 , C08F220/30 , C08F222/24 , C08F2/48 , C08J3/28
Abstract: 一种双网络形状记忆聚合物的二阶段制备及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原位调控的方法,属于聚合物研究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关于传统的形状记忆网络在构筑后无法调节交联密度、不能适应回复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的问题,所述聚合物由丙烯酸酯网络和环氧树脂网络组成,两体系的混合物在365nm紫外光下用10~200mW/cm2功率照射2~30min,进行光固化,然后在60~90℃加热1~6h,进行热固化,此时两个网络分别形成,并且可逆键已形成交联点,通过控制交联点的形成及断裂进行玻璃化转变温度原位调控。本发明利用一锅法分步成型,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高效、无环境污染的制备双网络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44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565919.5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薄壁柱壳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展开回收方法,属于空间结构材料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的薄壁柱壳材料多为单向展开结构,限制了材料应用的问题,所述方法为:以纤维布为增强材料,形状记忆材料为树脂基体,制备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在60‑120℃预固化0.5‑6小时后,制成卷曲形状,然后对其进行后固化,后固化在120‑200℃下加热4‑10h后完成,定型;将得到的样品加热到Tg之上,使用管状模具对其进行赋形,降低到Tg以下,获得薄壁柱壳结构的临时形状;此时,在室温状态下,对材料进行卷曲,由于设计的薄壁柱壳结构具有双稳态特性,卷曲形状得以定型。本发明中两种展开方式的结合,实现了伸展结构的可逆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011551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710364368.X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湿滑性的改性硅化合物/胎面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胎面胶所用橡胶、氧化锌、硬脂酸、炭黑、改性硅化合物、防老剂、防焦剂、促进剂、硫磺制备而成。本发明将我国储藏量极其丰富的普通蛋白石进行高温煅烧、球磨、过筛、功能化处理以及造粒,得到改性硅化合物,该改性硅化合物粒料由于其本身具有丰富的多孔结构,并且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橡胶的相容性极好,因此可以直接投料于轮胎胎面胶料的生产线,并且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对环境友好,且只需较少量的改性硅化合物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轮胎胎面的抗湿滑性及阻隔性。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及能耗低,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