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节流静压气体圆柱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651787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200510009747.4

    申请日:2005-02-17

    Abstract: 本发明“复合节流静压气体圆柱轴承,涉及一种高刚度、大载荷超精密静压气体圆柱轴承,在轴承工作面上,沿圆柱轴线方向加工有表面节流沟槽,以静压气浮供气点为中心,沿静压气浮供气点分布圆的圆周方向加工有不相通的均压槽,均压槽与邻近表面节流沟槽相通。轴承承载能力比传统静压气浮圆柱轴承提高30%以上,轴承刚度比传统静压气浮圆柱轴承提高15%以上。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球面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651781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200510009740.2

    申请日:2005-02-17

    Abstract: 本发明“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球面轴承”涉及一种高刚度、大载荷超精密静压气体球面轴承,在球面轴承工作面上,以静压气浮供气点为中心,加工有均压腔,均压腔外侧加工有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表面节流沟槽与相应均压腔相通。轴承承载能力比传统静压气浮球面轴承提高30%以上,轴承刚度比传统静压气浮球面轴承提高15%以上。

    带有气体润滑单元的空气弹簧隔振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01096987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610150809.8

    申请日:2006-09-26

    Abstract: 带有气体润滑单元的空气弹簧隔振基础,本发明属于带有气体润滑单元的空气弹簧隔振基础。然而目前的空气弹簧隔振基础因空气弹簧横、纵向刚度相互耦合导致横、纵向超低频隔振性能无法兼顾。本产品组成包括:基体(5)、一组空气弹簧(4)、供气系统(1)、高度控制系统(2)、多个气体润滑单元(3)和低刚度扶正装置,供气系统(1)与高度控制系统(2)输入端相连,高度控制系统(2)输出端与每个空气弹簧(4)分别相连,气体润滑单元(3)直接与供气系统(1)相连,气体润滑单元(3)和空气弹簧(4)串联安装于基体(5)之下,由气体润滑单元(3)与空气弹簧(4)组成串联结构以支撑基体,基体(5)侧面布置低刚度扶正装置(6)。本发明适于超大型空气弹簧隔振基础。

    带有电磁阻尼器的空气弹簧隔振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318775C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510009631.0

    申请日:2005-01-18

    Abstract: 一种“带有电磁阻尼器的空气弹簧隔振基础”由基体、空气弹簧系统、供气系统、多个高度控制单元、多个电磁阻尼器组成。电磁阻尼器由铁芯、线圈、衔铁、换向开关和控制器组成,线圈环绕在铁芯之上,线圈经换向开关与控制器的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相连,电磁阻尼器既是阻尼力的输出执行机构,又是位移和速度的测量装置。本发明特点是,阻尼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调整,可以提供隔振系统最佳阻尼比(0.2~0.25),过渡过程时间可以提高一倍以上,此外它体积小、非接触控制、控制精度高、可靠性高、寿命长、无污染、对环境适用能力强。使用这种阻尼器,空气弹簧隔振基础隔振性能显著提高,可控性能好。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圆柱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651782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200510009741.7

    申请日:2005-02-17

    Abstract: 本发明“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圆柱轴承”涉及一种高刚度、大载荷超精密静压气体圆柱轴承,在圆柱轴承工作面上,以静压气浮供气点为中心,加工有均压腔,均压腔外侧加工有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表面节流沟槽与相应均压腔相通。轴承承载能力比传统静压气浮圆柱轴承提高30%以上,轴承刚度比传统静压气浮圆柱轴承提高15%以上。

    开度无级调节的非接触式气体换向阀

    公开(公告)号:CN1644968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510009630.6

    申请日:2005-01-18

    Abstract: 一种开度无级调节的非接触式气体换向阀,由阀芯、阀体组成,本发明的特点是:在阀芯和阀体两端带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段,在阀体导向段上开有多个静压气浮供气口,供气口与气源相通。阀体导向段和阀芯的两端相互配合,构成静压气浮工作面,由于气体的粘度约为液体的千分之一,在大多数场合可以忽略,所以摩擦十分微小,极大的延长了换向阀的使用寿命。阀芯和阀体被气体所隔离,完全没有接触,因而不产生显著的摩擦热,降低了气体换向阀的功耗。由于阀芯和阀套之间消除了摩擦力,不存在对控制单元的影响,因而极大的提高了气体换向阀阀的工作精度。温度变化对气体的粘度影响很小,气膜的负载能力几乎不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因而保证气体换向阀可应用于很宽的工作范围,特别适合于恶劣环境下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