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元宇宙情感陪护虚拟人实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9494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06866.4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元宇宙情感陪护虚拟人实现方法及系统,陪护委托人构建客制化的元宇宙虚拟人及空间以托管与老人情感沟通的时间,提高了被陪护人在情感陪护过程中虚拟人对象的智能性,增强其在接受陪护时的真实感、亲切感与沉浸感;通过智能技术建立虚拟人聊天后端和学习系统,使虚拟人从形象到语音再到聊天内容特点都具有高度可客制化、个性化特性,解决了传统机器人情感陪护的机械死板且单一的问题,使机器情感陪护可以进行量身定制与随使用自适应学习改进;通过图像与建模技术建立虚拟人所处的场景,在场景营造、细节还原等方面逼近现实,进一步增强情感陪护过程的观感真实性,并与信息反馈机制结合,提高信息反馈效率与准确性。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道路车辆定位及感知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70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457794.X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道路车辆定位及感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车载端获取道路车辆的车身状态信息,将车身状态信息发送至路侧端;步骤S2:路侧端获取环境状态信息,与接收到的车身状态信息进行时间及空间同步;步骤S3:路侧端将完成时间及空间同步的车身状态信息和环境状态信息进行关联匹配,匹配完成后将车身状态信息和环境状态信息进行融合,生成车辆融合状态信息,路侧端根据车辆融合状态信息更新道路车辆的环境状态信息,并将车辆融合状态信息发送回车载端;步骤S4:车载端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融合状态信息更新道路车辆的车身状态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道路车辆的定位精度、扩大车载端的感知范围等优点。

    一种交通事故现场还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990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162408.1

    申请日:2019-03-05

    Inventor: 王平 刘富强 陈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事故现场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设置在车上的GPS装置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绘制出事故发生前一分钟车辆的行驶轨迹;S2、以绘制出的事故发生前一分钟车辆的行驶轨迹和发生事故一瞬间的车辆记录仪中的数据作为输入,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得到还原的车辆行驶轨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安装部署在车辆上车载装置采集的数据,经过反复训练的深度学习算法,能有效去除随机误差和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大大降低事故误判率,省去了不必要的时间、人力的浪费,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极大促进作用。

    一种NB-IoT终端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970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540158.3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NB‑IoT终端定位系统及方法,用于对NB‑IoT终端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NB‑IoT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以及调制解调器;NB‑IoT网络,包括多个NB‑IoT基站,每个NB‑IoT基站的网络信号覆盖形成多个小区;以及云服务器,与NB‑IoT网络有线连接,其中,云服务器包括基站信息存储单元、数据解压缩单元、时延估计单元、终端定位计算单元以及定位输出单元,该云服务器根据调制解调器采集的OFDM符号进行时延估计,同时获得不同小区与服务小区之间的时延估计差RSTD,进而利用时延估计差、基站位置信息以及基站同步时间差等计算出终端位置的经度/纬度以及置信度信息作为NB‑IoT终端的终端位置信息,最终将该终端位置信息进行输出。

    一种虚实结合的车联网应用场景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409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11052319.9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实结合的车联网应用场景测试系统及方法,所述的场景测试系统包括传感器设备层,用于获取并发送真实场景数据和虚拟场景数据;抽象传感器接口层,用于将数据融合层、应用层与传感器设备层分离,并在分离后为数据融合层、世界模型层和应用层提供读取数据的接口;数据融合层,与抽象传感器接口层连接,用于收集并整合采集的场景数据;世界模型层,用于接收整合的场景数据来构建世界模型;应用层,用于在世界模型中进行场景测试;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场景虚构层,用于构造虚拟场景并将虚拟场景数据导入至数据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实现虚实结合场景测试、设备可移植性强、场景可回放、测试简便高效等优点。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城市道路垂直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6163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162487.6

    申请日:2019-03-05

    Inventor: 王平 刘富强 陈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城市道路垂直定位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路侧设备系统、车载设备、处理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所述路侧设备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RFID阅读器、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所述车载设备包括RFID标签,所述移动终端中设有地图应用程序;所述数据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服务器连接,所述处理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所述RFID阅读器获取识别距离内的RFID标签的信息,所述RFID阅读器设有多个并以一定密度铺设在检测路段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过往垂直定位的难题,为车辆出行提供优质位置服务,让驾驶员在复杂的立体交通路段获得更好的位置服务。

    一种虚实结合的车联网应用场景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409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52319.9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F11/3664 G06F2217/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实结合的车联网应用场景测试系统及方法,所述的场景测试系统包括传感器设备层,用于获取并发送真实场景数据和虚拟场景数据;抽象传感器接口层,用于将数据融合层、应用层与传感器设备层分离,并在分离后为数据融合层、世界模型层和应用层提供读取数据的接口;数据融合层,与抽象传感器接口层连接,用于收集并整合采集的场景数据;世界模型层,用于接收整合的场景数据来构建世界模型;应用层,用于在世界模型中进行场景测试;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场景虚构层,用于构造虚拟场景并将虚拟场景数据导入至数据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实现虚实结合场景测试、设备可移植性强、场景可回放、测试简便高效等优点。

    用于TD-LTE系统路测的分层测试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88722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110453201.3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TD-LTE系统路测的分层测试方法及装置,所述的方法是从用户感知角度进行网络优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安装测试终端,分析控制设备控制测试终端进行测试,并进行用户感知分数并评估,得出用户感知分数,生成测试报告,提交至分析控制设备,分析控制设备筛选出低于用户感知分数阈值的测试报告,根据测试报告及用户感知评估指标及关键质量指标映射关系,定位导致低用户感知度的关键质量指标,然后进一步定位导致低用户感知度的关键性能指标;所述的装置包括了分析控制设备以及由接收单元、业务测试单元、评估单元和上报单元组成的测试终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减少了测试人员参与路测工作,省时省力,提高路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高速公路对向车道拥塞提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6729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461028.5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91 G08G1/09675 G08G1/0967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高速公路对向车道拥塞提示方法,具体为:各车辆节点的车载终端获取自身的运动状态信息和位置信息,组成beacon信息并进行广播;对向前方车辆实时接收beacon信息,判断是否处于拥塞状态,若是,则在通信覆盖范围内广播拥塞消息,若否,则广播交通畅通信息并继续监听;本车接收到广播的拥塞信息后,判断本车是否远离拥塞源且本车与拥塞源的距离小于转发阈值,若是,则在通信覆盖范围内转发拥塞信息;若对向后方车辆判断第一次接收到转发的拥塞信息或当前对向后方车辆与拥塞源的距离是否减少了设定距离以上,则发出拥塞状况提示信息,若否,进入待机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