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597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92457.9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的仿真提速建模方法,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对功率模块进行简化建模和化简,将四个电力电子开关等效为四个可变电阻,把直流电容电压分解为一个历史电压源和一个等效电阻,采用控制系统产生调制波信号,调制波信号与载波信号比较以生成每一个功率模块的4路PWM脉冲,4路脉冲电平的高低决定了电力电子开关所等效的可变电阻的阻值,高电平时对应导通电阻,低电平时对应关断电阻,通过编程并仿真,计算得到功率模块和换流链的主要电气量。本发明在实现较低误差的前提下,使仿真执行时间缩短了80%左右,大大提升了软件仿真的速度,有效提高了高压静止同步补偿器的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70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73715.8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nventor: 曾兵 , 巫平强 , 谢云敏 , 李得志 , 万好 , 刘邦 , 曾赟 , 华威 , 周志豪 , 陈显彪 , 陈宇聪 , 饶繁星 , 杨小品 , 张文华 , 彭聪 , 金子涵 , 周娱璐 , 易可欣 , 陈昱璋
IPC: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42 , G06V10/44 , G06V10/54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T5/50 , G06T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变电设备巡检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S1:获取电力设备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构建电力设备的图像数据集,并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S2:构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网络模型EIVFusion;S3:利用训练集中电力设备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网络模型EIVFusion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网络模型EIVFusion;S4:将测试集中电力设备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输入训练好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网络模型EIVFusion中得到融合图像。本发明能够将可见光图像以及红外图像中的特征很好地提取出来并融合在一起,可实现输变电设备巡检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高性能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92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39967.4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实时健康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绝缘子检测技术领域,通过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图像输入到预训练的YOLO‑F模型中,YOLO‑F模型通过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并利用特征融合网络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将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和融合特征传入自由检测头进行分析,自由检测头分析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和融合特征,分析结果通过非极大值抑制算法进一步处理,最终得到绝缘子健康检测结果,依据绝缘子健康检测结果生成相应的管理建议。检测系统通过YOLO‑F模型准确地捕捉物体的真实形状和位置,在处理不同角度下绝缘子的检测时,通过直接回归边界框和旋转量,更好地拟合物体的实际轮廓,提高检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9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39967.4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实时健康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绝缘子检测技术领域,通过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图像输入到预训练的YOLO‑F模型中,YOLO‑F模型通过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并利用特征融合网络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将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和融合特征传入自由检测头进行分析,自由检测头分析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和融合特征,分析结果通过非极大值抑制算法进一步处理,最终得到绝缘子健康检测结果,依据绝缘子健康检测结果生成相应的管理建议。检测系统通过YOLO‑F模型准确地捕捉物体的真实形状和位置,在处理不同角度下绝缘子的检测时,通过直接回归边界框和旋转量,更好地拟合物体的实际轮廓,提高检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2348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03708.4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G06F17/18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对抗监督策略的电压互感器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集,并根据所述基础数据集对预设的监督网络进行迭代训练,得到监督模型;采用预设的划分规则将所述基础数据集划分为动态数据集,并根据预设的对抗扰动策略对所述动态数据集进行更新,得到目标动态数据集;根据所述目标动态数据集对预设的受监督网络进行迭代训练,并在每次迭代训练过程中,根据预设的对抗监督学习策略对所述受监督网络的模型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最终的目标检测模型。可以有效提升网络模型的鲁棒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电压互感器目标检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5992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1551370.6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包括原料电磁波吸收剂和特种聚氨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结构为其中,X、Y和Z均为基团,m和n均为正整数,X基团的结构式为中的一个,p和q均为正整数;Y基团的结构式为‑(CH2)2‑、‑(CH2)4‑、‑(CH2)6‑中的一个;Z基团的结构式为中的一个。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特种聚氨酯树脂的化学结构,提高了树脂对电磁波吸收剂的填充效果,从而提高了对电磁波的吸收效果,且制得的复合材料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外观和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1302368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241533.9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的纳米铋锑碲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一种基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的纳米铋锑碲制备方法,本方案通过将下承载模具和上封闭模具合模,可以促使活动插杆受到挤压,从而推动活动插杆沿着通孔上移,在气流交换孔的作用下,使得烧结槽内残留的空气进入至内置空腔内,借助还原性铁粉与空气的反应,一方面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提高制备过程中的烧结效果,并借助对空气的效果,可以减少在反应的过程中,复合材料被氧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借助上连接圆盘的上移,可以带动弹性细杆将还原性铁粉充分搅散,从而提高还原性铁粉与空气的反(56)对比文件马旭颐等.细晶Bi_2Te_3块体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第06期),翟仁爽等.高效碲化铋基热电材料中热变形诱导的多尺度微结构效应《.机械工程材料》.2017,(第11期),
-
公开(公告)号:CN11011240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0512986.3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固反应机理的硫电极材料及其锂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包括聚丙烯腈PAN、复合导电炭和单质硫,所述复合导电炭包括经聚丙烯腈经300度及700度热解炭PANC、多孔碳BP2000,所述PANC占复合导电炭的重量比为3.5~12.7%;所述复合导电炭、聚丙烯腈PAN和单质硫三者的重量比为1:10:50;本发明合成了一种具有可逆嵌锂性能的PAN热解炭,将其以3.5~12.7%的比例包覆在高比表面的BP2000表面,制得具有高度分散性的锂离子传输导体6%PANC@BP炭,然后与PAN/S正极材料进行复合,构建在硫碳界面发生固固反应的多重复合硫电极;本发明合成的PANC@BP/PAN/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可逆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83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1144293.2
申请日:2020-10-23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器设备的散热系统,包括电器单元、换热单元和制冷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蒸发腔、冷凝腔和回流箱,所述蒸发腔与冷凝腔连通,所述回流箱固定设置在冷凝腔底部,且回流箱中开设有冷却剂收集槽,所述冷却剂收集槽内部活动连接有隔板,所述控制机构槽内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本发明在使用中,通过挤压杆和各控制板间的配合,实现了冷却剂在冷凝腔中冷凝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压力条件下,同时阻碍柱、挤压弹簧和电磁铁间的配合,冷凝腔中的冷却剂只有在高压过冷的状态下才能够打开隔板,使得冷却剂进入毛细管道,避免了低压冷却剂进入毛细管道而发生大量“闪蒸”现象导致制冷效率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2368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1533.9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的纳米铋锑碲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一种基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的纳米铋锑碲制备方法,本方案通过将下承载模具和上封闭模具合模,可以促使活动插杆受到挤压,从而推动活动插杆沿着通孔上移,在气流交换孔的作用下,使得烧结槽内残留的空气进入至内置空腔内,借助还原性铁粉与空气的反应,一方面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提高制备过程中的烧结效果,并借助对空气的效果,可以减少在反应的过程中,复合材料被氧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借助上连接圆盘的上移,可以带动弹性细杆将还原性铁粉充分搅散,从而提高还原性铁粉与空气的反应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