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纳米柱的微型热管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2289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322251.1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冷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纳米柱的微型热管。一种有纳米柱的微型热管,包括蒸发段,冷凝段,所述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设置有冷凝水回流通道和蒸汽通道,所述冷凝水回流通道设置在蒸汽通道两侧,所述蒸汽通道靠近冷凝段的通道内和冷凝段内设置纳米柱模块。本设计在于对于一些电子元件中的热斑的冷却,采用微型热管的冷却方案,本身就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而这种在冷凝段加入了纳米柱的热管具有更高的散热效果。

    自发电节能温度检测装置以及采用该装置的水杯

    公开(公告)号:CN10781147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121954.8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发电节能温度检测装置以及采用该装置的水杯。包括与热能释放源连通的膨胀活塞缸,所述膨胀活塞与其活塞缸的缸底之间为膨胀腔,活塞的另一侧设有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摇杆,支架底部与摇杆之间还设有压缩活塞缸,所述摇杆的中部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凹槽,所述两个凹槽分别与膨胀活塞缸、压缩活塞缸的活塞杆连接,二活塞杆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所述压缩活塞缸与设置于摇杆上的微型发电机连接,所述微型发电机与测温模块连接,可做到无能源消耗而利用电子屏将温度客观显示出来,在一些大型的热能装置上,需要实时把控温度的装置上,可以做到无电能损耗,而起到实时监控温度的效果。

    一种利用热管的蓄热式斯特林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08380714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0434286.8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斯特林发动机,具体为一种利用热管的蓄热式斯特林发动机。包括连续供热装置,设置在热管供能装置一侧的斯特林发动机,所述连续供热装置包括,外部的套筒,设置在套筒内部的一级热管,二级热管,设置在一级热管一侧的集热端和设置在一级热管另一侧的供热端,以及设置在二级热管一端的蓄热装置,所述一级热管分为蒸发端、冷凝端,所述一级热管蒸发端伸入集热端,一级热管冷凝端伸入供热端;所述二级热管位于所述集热端与供热端之间,二级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端、第二换热端,第二换热端插入蓄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端伸入供热端;所述供热端一侧与斯特林发动机连接。且由于热管具有较强的换热能力,可改善斯特林发动机反应慢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有蓄热能力的热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011831U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721366492.1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张莹 夏珍 李培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蓄热能力的热管装置。包括一级热管,二级热管,以及设置在一级热管上部的集热端和设置在一级热管下部的供热端,所述一级热管包括蒸发端、绝热部分、冷凝端,所述一级换热管蒸发端伸入集热端,所述一级热管冷凝端伸入供热端;所述二级换热管位于所述集热端与供热端之间,所述二级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端、绝热部分、第二换热端,所述第一换热端与所述集热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二级热管第二换热端伸入供热端。所述热管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热管冷凝端需要持续向供热端提供热量但蒸发端没有持续热量可以提供的问题。

    一种分离式热管蓄能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886974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203146.6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能空调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离式热管蓄能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翅片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以及蓄能模块和释能模块,所述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通过工质管路连接;所述翅片式换热器和套管式换热器通过工质管路连接,所述套管式换热器一侧并联有蓄能模块,所述释能模块分别和套管式换热器以及蓄能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南方有削峰填谷政策地区,主要适用于写字楼、办公楼等在白天工作时间有空气调节需求,而夜间较少或没有空气调节需求的环境,能够有效利用夜间电能而降低白天电能消耗,从而优化电网电源结构,减少高峰用电需求,有效节约能源,缓解城市电网的负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带有热管预处理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983589U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821400672.1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热管预处理的空调系统。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表冷器,所述机壳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混合室、过滤器、第一加热器、表冷器舱室、第二混合室、第二加热器、回风室,第一混合室一侧的机壳上设置有新风室,所述表冷器舱室内设置有表冷器,表冷器上设置有重力式热管,室外空气通过新风室进入,空调室的室内回风通过回风室进入,通过混合加热最终由风机接通口输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助于降低空调处理机组在制冷模式运行下的能耗;不需要外界额外提供能量提高了机组的效率;同时我们在空调内设置有多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其他设备的中间室,使得空调在不同房间不同场合可以根据需求改进空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重力热管模块以及以此设计的高效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8736219U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20792038.0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重力热管模块以及以此设计的高效换热器。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主热管,设置在两根主热管之间连通两根主热管的支热管,所述主热管呈阶梯状弯折状,所述主热管包括下端水平设置的蒸发段,上端水平设置的冷凝段,以及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弯折的绝热段,两根所述主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水平设置有支热管,所述支热管与主热管冷凝段和绝热段垂直且连通;所述主热管内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采用了气液分离管的设计,能够使热管内的循环过程更加独立,气液间的影响变得更小,保证换热循环过程更加高效,采用了折角式的设计,使重力热管能够更加简便地应用在一般设备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及节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887429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0620212.3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动热管,具体为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及节能装置。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及节能装置,包括脉动热管,所述脉动热管为闭合循环管道装置;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上端管路呈波浪状,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下端管路呈直线状;所述脉动热管包括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上端为冷凝段,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中间为绝热段,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下端为蒸发段。在蒸发段设计U型弯头,冷凝液在U型弯头处形成有效的液封,避免回流的出现,从而使脉动热管内部形成稳定的单向流动,有效提高了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精确控温的液滴式温控器

    公开(公告)号:CN208013800U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721413048.0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精确控温的液滴式温控器。包括金属板、位于金属板下方用于支撑金属板的金属支撑,所述金属支撑下方设置有金属底座,所述金属支撑为n字形内凹金属支架,所述金属底座为u字形凹槽金属底座,所述金属支撑设置在金属底座凹槽内,所述金属支撑与金属底座凹槽形成空腔;所述金属板上表面为温度选择端,所述金属支撑与金属底座之间的空腔为蒸发端,所述金属底座下表面为吸热端,所述液滴滴落在金属板上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此温度选择和液滴蒸发的机制,能够使温控器在不需要任何电子元件的条件下,控制温度使其保持恒定。同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不会造成污染。

    一种可变导热的热虹吸管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63582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721104821.5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变导热的热虹吸管。一种可变导热的热虹吸管,包括蒸发段、绝热段、冷凝段,所述蒸发段的热管管体外部设有磁铁,蒸发段的热管管体内部设有磁性球,所述磁性球的横截面与蒸发段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磁性球与磁铁吸合后位置固定。通过移动外部环形磁铁改变磁性球在磁性蒸发段内部的位置,改变磁性蒸发段的有效工作长度,从而在热负荷发生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改变热虹吸管的热阻,以此将工作温度控制在有效温度范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