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636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8048.5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7/18 , C07D307/12 , C07C45/59 , C07C49/39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NiCoAl/C催化剂及其在糠醛转化中的应用,属于生物质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糠醛为原料,以NiCoAl/C为催化剂,通过对催化剂的简单调控,高选择性、高转化率催化糠醛制备环戊酮或四氢糠醇,采用非贵金属原材料,原材料获取简单低廉,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16397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810053999.4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除磷脱氮的菌藻旋转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及应用是将藻细胞附着于贴壁材料,并固定在可旋转装置上,旋转于营养物质丰富的废水和富含CO2的空气中,微藻膜长至一定厚度时经刮刀采收当作微藻肥料,能降低微藻采收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旋转生物膜反应器系统主要包括活性污泥系统和旋转藻生物膜系统,是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基础上,融入了微藻废水处理系统,既高效去除废水的COD、N、P等营养物,同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生的CO2可促进微藻生长,微藻光合作用为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提供O2而部分降低曝气费用,微藻存在可部分降低剩余活性污泥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626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31894.9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2F3/32 , C12N1/12 , C12N1/20 , C12R1/89 , C12R1/01 , C02F103/32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2 , C02F2101/105 , C02F2101/16 , C02F2101/30 , C02F2103/32 , C12N1/12 , C12N1/20
Abstract: 一种微藻处理酱油废水的方法,具体通过筛选获得耐盐耐污的微藻,然后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培养,将收获的微藻细胞接入酱油废水中,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由于微藻生长代谢过程中能够大量消耗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物质,从而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投入小,大大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成本,满足了微藻工业化处理废水应用的要求,具有高效、环保、综合利用率高等优点。微藻高效吸收酱油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物质,收获的微藻细胞可用于后续的生物能源制备及饲料、饵料应用等,不仅提高了经济收益,而且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1249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091638.X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养微生物营养转化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本发明所设计的兼养微生物营养转化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兼养微生物的转接与培养;2)在富含有机碳培养基或富含有机碳废水中高密度培养;3)兼养微生物异养细胞的收获;4)转接到高氨氮废水进行自养培养,吸收高浓度氨氮并净化废水。本发明引入了改变兼养非生物营养代谢途径的方法,用来处理高氨氮废水,处理完的废水又可以回收利用,满足了微藻工业化处理废水应用的要求,是一条经济、高效地制微藻污水处理的新途径。收获的微藻细胞可以进一步处理用于生物能源和动物饲料等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16397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53999.4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除磷脱氮的菌藻旋转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及应用是将藻细胞附着于贴壁材料,并固定在可旋转装置上,旋转于营养物质丰富的废水和富含CO2的空气中,微藻膜长至一定厚度时经刮刀采收当作微藻肥料,能降低微藻采收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旋转生物膜反应器系统主要包括活性污泥系统和旋转藻生物膜系统,是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基础上,融入了微藻废水处理系统,既高效去除废水的COD、N、P等营养物,同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生的CO2可促进微藻生长,微藻光合作用为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提供O2而部分降低曝气费用,微藻存在可部分降低剩余活性污泥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97362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72554.X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05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形式微藻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离心富集培养后的微藻,可得藻细胞及可作为叶面肥的上清液,藻细胞稀释可得活藻液,活藻液在24~26℃下使用研磨或超声波的方法对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细胞破碎液,活藻液和细胞破碎液可作为土培植物或水培植物的施用肥料;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微藻的转接与培养;(2)微藻的富集培养;(3)微藻离心洗涤处理;(4)藻体破碎处理,本发明通过物理上的方法对微藻进行处理,可释放出微藻藻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其可作为微藻生物肥以满足作物生长营养需要,且制备过程中的产物利用充分,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635045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27066.7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真菌菌丝球介导的微藻快速收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藻的转接;(2)微藻的高密度培养;(3)能成球真菌孢子的培养;(4)菌丝球的形成培养(;5)将菌丝球转接到微藻培养液中;6)菌丝球对微藻吸附过程培养;(7)用过滤方法收获吸附微藻的菌丝球。本发明是通过在即将收获的微藻培养液中引入能成球的真菌菌丝球并混合培养,从而达到通过真菌菌丝球快速吸附微藻的目的,最后通过简单的过滤方法即可收获吸附微藻的菌丝球。
-
公开(公告)号:CN102391953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10329213.5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真菌介导的微藻收获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微藻的转接;(2)微藻的高密度培养;(3)能成球的真菌的孢子的培养;(4)添加新鲜孢子悬浮液到微藻培养基中;(5)真菌介导的大颗粒菌藻共生体形成;(6)用过滤方法收获大颗粒菌藻共生体。本发明是通过在即将收获的微藻培养基中引用能成球的真菌菌株并混合培养,从而达到真菌-微藻共生并成球的目的,最后通过简单的过滤方法即可收获真菌介导的大颗粒菌藻共生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39195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29213.5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真菌介导的微藻收获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微藻的转接;(2)微藻的高密度培养;(3)能成球的真菌的孢子的培养;(4)添加新鲜孢子悬浮液到微藻培养基中;(5)真菌介导的大颗粒菌藻共生体形成;(6)用过滤方法收获大颗粒菌藻共生体。本发明是通过在即将收获的微藻培养基中引用能成球的真菌菌株并混合培养,从而达到真菌-微藻共生并成球的目的,最后通过简单的过滤方法即可收获真菌介导的大颗粒菌藻共生体。
-
公开(公告)号:CN1193461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2759.6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糠醛转化制备1,5‑戊二醇的方法,属于生物质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催化糠醛转化制备1,5‑戊二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糠醛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开环反应,得到1,5‑戊二醇,其中,加氢催化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Fe 0~1wt%、Cu 1~10wt%、Co 20~40wt%和La 50~80wt%,其中,Fe的含量不为0。本发明的加氢催化剂中的金属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将糠醛高效、高选择性地转化为1,5‑戊二醇。本发明通过将微量的Fe加入到加氢催化剂中,解决了糠醛生成四氢糠醇等副产物的问题,大大提高了1,5‑戊二醇的选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