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86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63542.7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电复合材料的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制备液态金属纳米颗粒(LMNPs);制备SEBS溶液;制备LM‑SEBS‑Ag导电复合材料以及制备基于LM‑SEBS‑Ag导电复合材料的传感器,其基于柔性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液态金属(LM)和银微片混合制作导电油墨,3D打印技术制备传感电极,简单、易行地构建应变传感器,此传感器实现了高拉伸(1100%)下的导电稳健性和实时人机交互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6190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0159773.4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12Q1/6825 ,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纳米棒检测探针、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检测探针包括金纳米棒以及连接在所述金纳米棒两端的与目标分子互补的核酸探针。本发明通过巯基核酸探针对金纳米棒两端选择性修饰,与目标检测物miRNA分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特异性结合,使得金纳米棒进行线性组装,该组装体通过纳米孔时,引起高信噪比的易位信号,从而实现了氮化硅纳米孔传感器对miRNA小分子的高灵敏检测。本发明克服了生物小分子在氮化硅纳米孔检测中速度快,信号分辨率低的缺点,同时提高了固体纳米孔的分辨率和检测通量,扩展了氮化硅纳米孔在单分子检测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34446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1548736.9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动力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携氧线粒体靶向光动力治疗纳米平台、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通过两步加硅源法调控其生长结构获得偏心有机氧化硅和水热刻蚀法获得偏心中介孔有机氧化硅,在其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线粒体靶向分与光敏剂,在空腔内装载低沸点自携氧特性的全氟化碳。制备得到的光动力治疗纳米平台具有大的内部空腔以及介孔孔道,能够高效率装载携氧全氟化碳分子靶向至线粒体并且在特定波长激光照射后具有高的单线态氧产生特性和癌细胞杀伤特性。制备方法简便易得,且得到的产物产率高,在肿瘤光动力治疗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40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34123.X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A61K31/52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阿昔洛韦诱导巨噬细胞成为M1表型,并增强其吞噬功能及抗原呈递能力,促进树突细胞成熟,从而实现抗肿瘤效果。在对巨噬细胞系RAW264.7无毒的有效浓度内,阿昔洛韦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向M1表型转化,并明显增强其细胞吞噬能力以及抗原呈递能力。同时,在有效浓度内阿昔洛韦也可显著促进骨髓来源树突细胞的成熟,由此发现阿昔洛韦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新应用。此方法扩大了阿昔洛韦和免疫细胞免疫治疗的应用范围,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07846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163804.8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固态纳米孔传感器的过氧化氢检测试剂及其定量检测方法,基于固态纳米孔的酶催化反应介导的金纳米棒刻蚀法来检测H2O2,具体的是利用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反应生成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对金纳米棒进行刻蚀,产物通过固态纳米孔时产生特征各异的过孔信号,通过对整个刻蚀过程进行纳米孔信号检测,实现了基于固态纳米孔的H2O2的高灵敏检测,特别是低浓度低样本条件下,H2O2的定量检测,属于纳米孔传感器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63808.6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12Q1/686 , C12Q1/48 , G01N27/327 , G01N27/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粒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属于纳米孔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端粒酶在引物作用下以特定序列(TTAGGG)n对端粒进行延伸,扩增得到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与钾离子和氯化血红素结合形成G‑四链体结构,其产生的G‑四链体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催化双氧水反应并对贵金属纳米颗粒进行形貌调控,反应前后的纳米颗粒产物在固态纳米孔中进行信号检测,从而实现对端粒酶活性的高灵敏检测。本发明将端粒酶的活性反应和纳米颗粒形貌调控相结合,无需标记,反应高效,同时将端粒的延伸转化为单纳米颗粒形貌变化,具有信号放大和提高通量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低样本、低浓度条件下的端粒酶活性的高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34446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48736.9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动力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携氧线粒体靶向光动力治疗纳米平台、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通过两步加硅源法调控其生长结构获得偏心有机氧化硅和水热刻蚀法获得偏心中介孔有机氧化硅,在其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线粒体靶向分与光敏剂,在空腔内装载低沸点自携氧特性的全氟化碳。制备得到的光动力治疗纳米平台具有大的内部空腔以及介孔孔道,能够高效率装载携氧全氟化碳分子靶向至线粒体并且在特定波长激光照射后具有高的单线态氧产生特性和癌细胞杀伤特性。制备方法简便易得,且得到的产物产率高,在肿瘤光动力治疗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573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473107.8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菇膳食纤维改性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包括:步骤1、菌菇膳食纤维预处理,步骤2,菌菇膳食纤维在碱性环境下与N,N‑二甲基酰胺反应;步骤3,加入环氧丙烷和乙醇混合液,搅拌,加入辛胺反应;步骤4,调节溶液酸碱度至中性;步骤5,先用去离子水洗三次,再用无水乙醇洗三次,烘干得到具有氨基基团的菌菇膳食纤维;步骤6,将具有氨基基团的菌菇膳食纤维在DMSO反应环境下加入1H‑吡唑‑1‑甲脒盐酸盐、N,N‑二异丙基乙胺充分反应;步骤7,先用去离子水洗三次,再用无水乙醇洗三次,烘干、研磨得胍基基团膳食纤维。本发明引入了胍基基团,得到的膳食纤维粒径更小,表面更加疏松多孔,其持水力、持油能力、对胆固醇吸附能力均有很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67522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61836.2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A61K36/734 , A61K9/06 , A61K47/06 , A61P17/02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伤口愈合软膏剂,由有效活性成分和软膏剂基质组成,所用活性成分为山楂叶提取物,所述山楂叶提取物在促进伤口愈合上有明显的作用。试验表明,本发明所述软膏剂能够促进小鼠背部皮肤损伤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952873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1293699.X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K47/34 , A61K4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用于抑制术后肿瘤复发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具有制备简单、纳米药物分布均一、对装载药物活性影响小等优点;同时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植入于体内用于长期药物缓释。本发明以聚己内酯作为本体材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阿霉素作为化疗药物,通过无溶剂的低温球磨法制备掺杂无机纳米药物的生物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实现掺杂纳米颗粒在本体聚合物材料中的均匀分布,具备本体聚合物材料的机械性能。本发明为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和实现可植入局部化抗癌药物递送提供了新方法,有望应用于抑制切除术后肿瘤复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