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126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047919.X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慢性伤口的物理、化学多模态诊疗一体化智能器件,涉及柔性智能绷带器件技术领域,包括智能检测系统、治疗系统、柔性纺丝基底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和治疗系统集成于柔性纺丝基底上,本发明从慢性伤口相关包括物理、化学信号多角度发力,集成阻抗传感、温度传感、pH传感和尿酸传感、葡萄糖传感等多种检测手段获取慢性伤口愈合信息,综合判断伤口的炎症情况,并采取电刺激治疗的方法,极低的电压电流可以排除对人体的危害,通过调控内源性电场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实现快速愈合,这种从人体伤口愈合的机制入手的方法避免了抗药性问题和其他毒性问题,相对而言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3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57304.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汗液痛风生物标志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方案在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表面,利用蒸发蒸镀技术图案化制备Au传感电极,借助分子印迹技术进行电极表面聚吡咯功能层制备,以高效、快捷的方式构建出痛风生物标志物高灵敏检测传感器;传感器能够有效识别汗液内尿酸、黄嘌呤并显示其浓度水平,能够为痛风疾病预防以及高尿酸血症、黄尿症患者诊疗过程监控提供实时传感服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分子印迹功能层微观形貌表征,通过电化学工作站进行传感识别性能表征。此传感器对于痛风、高尿酸血症以及黄尿症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识别迅速、传感便传感便捷、检测范围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0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1511.0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1B13/012 , H01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激光原位激活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可拉伸导线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液态金属进行超声处理以获取液态金属颗粒,随后将其与弹性聚合物SEBS的溶液充分混合制备油墨,进而借助该油墨并结合激光切割、激光原位激活技术来制备可拉伸导线图案,最后转移并封装实现可拉伸导线的制备。该方法利用液态金属和SEBS这两种自愈合材料组成复合材料,并提出激光扫描原位激活液态金属复合材料的技术,不仅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且满足柔性电子器件对可拉伸导线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45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46216.1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自放大核酸基柔性伤口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柔性基底、金层和核酸传感层;所述核酸传感层中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传感器、白细胞介素6传感器、转化生长因子β1传感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参比电极与对电极;所述肿瘤坏死因子‑α传感器、白细胞介素6传感器、转化生长因子β1传感器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传感器均修饰了具有发夹DNA H2的刚性DNA四面体及对应发夹DNA H1。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具有防污、抗降解的作用;最后借助亲/疏水限域效应和辅助核酸预固定策略实现柔性生物传感界面上的原位核酸放大,提高检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57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53748.0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1N27/327 , A61B5/145 , A61B5/1477 , A61B5/00 , C25D9/02 , G01N33/531 , G01N33/68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DMS/CNT复合电极的可拉伸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单壁CNT制备可拉伸CNT电极;S2、在可拉伸CNT电极上沉积普鲁士蓝层:S3、在普鲁士蓝涂层电极上沉积分子印迹聚合物层:S31、通过电化学方法将含有模板分子的MIP前体溶液沉积到普鲁士蓝涂层电极上,并在普鲁士蓝涂层电极上形成MIP层;S32、去除MIP层中的模板分子,在MIP层中形成与BCAA特异性结合的分子识别腔,完成汗液检测传感器的制备。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汗液传感器在检测支链氨基酸(BCAA)时面临的灵敏度不足、拉伸时特异性空腔稳定性差,以及机械坚固性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7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57348.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1N21/33 , A61B5/145 , A61B5/1477 , A61B5/00 , B22F9/24 , B22F1/054 , B82Y40/00 , B82Y30/00 , G01N21/552 , G01N21/49 , G01N21/78 ,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汗液中葡萄糖的多色比色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基于金纳米棒(Au NR)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效应,采用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刻蚀Au NR,简单、快速、灵敏地构建了多色比色实时监测的葡萄糖传感器。多色比色传感的表征可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来(UV‑Vis)完成。此传感器实现了汗液中葡萄糖的实时监测,具有高灵敏度、快速检测、裸眼分析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21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47919.X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慢性伤口的物理、化学多模态诊疗一体化智能器件,涉及柔性智能绷带器件技术领域,包括智能检测系统、治疗系统、柔性纺丝基底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智能检测系统和治疗系统集成于柔性纺丝基底上,本发明从慢性伤口相关包括物理、化学信号多角度发力,集成阻抗传感、温度传感、pH传感和尿酸传感、葡萄糖传感等多种检测手段获取慢性伤口愈合信息,综合判断伤口的炎症情况,并采取电刺激治疗的方法,极低的电压电流可以排除对人体的危害,通过调控内源性电场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实现快速愈合,这种从人体伤口愈合的机制入手的方法避免了抗药性问题和其他毒性问题,相对而言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936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4930.X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炎症因子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通过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器打印出图案化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再使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石墨烯表面修饰金纳米颗粒,最后用适配体进行特异性修饰。AuNPs/LI G复合电极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并且比传统贵金属适配体检测电极制备成本更低,这种提供伤口愈合状态信息的生物传感器能更好地显示伤口炎症和愈合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39023.3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卫星通信未知协议的帧参数逆向解析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频繁序列挖掘、关联规则拼接、聚类算法筛选来获得长频繁序列集,基于该序列集的位置计算其对应的位置差及位置差出现的次数,对位置差出现的次数进行降序排序,并利用位置差间的倍数关系计算帧长;已知帧长的前提下,利用长频繁序列集的位置及其位置差信息得到候选帧头集,对候选帧头集中的序列进行拼接、筛选,得出可能的帧头序列;对可能的帧头序列进行前后数据插值操作,根据可能的帧头序列位置差变化规律得到最长公共子串,确定最终帧头序列及其长度。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卫星通信未知协议的帧参数中帧长的计算、帧头序列的准确识别和帧头序列长度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63542.7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电复合材料的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制备液态金属纳米颗粒(LMNPs);制备SEBS溶液;制备LM‑SEBS‑Ag导电复合材料以及制备基于LM‑SEBS‑Ag导电复合材料的传感器,其基于柔性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液态金属(LM)和银微片混合制作导电油墨,3D打印技术制备传感电极,简单、易行地构建应变传感器,此传感器实现了高拉伸(1100%)下的导电稳健性和实时人机交互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