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0673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93524.0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可变焦距的双焦点微透镜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一个圆柱型微腔以及三种互不混溶、密度相同且折射率不同的绝缘液体;圆柱型微腔由上至下顺次设置的上盖片、圆柱管、平面电极以及玻璃基底共同组合构成;三种液体存置于圆柱型微腔内,三种绝缘液体按折射率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记为第一液体、第二液体以及第三液体,第三液体以液滴的形状附着在经表面处理后的玻璃基底上,第二液体以球冠的形状整体包覆在第三液体的外部且第二液体与第三液体的中心重合,第一液体填充于圆柱型微腔内、第二液体的外围空间中。本发明的一种可变焦距的双焦点微透镜,制作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且成品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洁度,能够充分满足诸多领域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731650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18037.7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2B2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反射式光学调相装置,包括五边形ITO玻璃板、ITO玻璃基底、侧面长方形玻璃板、顶面长方形玻璃板、三孔玻璃隔板、导电液体、绝缘液体和透明薄片。整个装置内充满两种互不相溶、密度近似相同且折射率不同的液体。本发明借助介电润湿效应来实现对液体高度、光程差及光学相位的调节和控制。施加工作电压,两侧工作腔内导电液体和腔体壁面之间的接触角会发生变化,从而带来液‑液界面高度的变化。屋脊式顶面的存在,可以使得从一侧腔体入射进来的光线发生全反射,进而从另一侧腔体出射。由于两液体之间存在折射率差,出射光的光程将随着两侧工作腔内液‑液界面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改变相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98915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56025.7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2B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液体光学调相装置,包括设于下、上方的导电玻璃下底片、圆形上盖片,以及粘合设置在二者之间的内外环形腔结构,内外环形腔结构包括外圆柱腔体及同轴套设于外圆柱腔体内部的内圆柱腔体,内外环形腔结构的顶部盖设有圆环形盖片;导电玻璃下底片的上表面刻蚀有平面电极,并从下至上依次涂覆有介电层和中空结构的疏水层;内外环形腔结构的内部满灌有绝缘液体,内圆柱腔体的底部与疏水层之间注射有不相溶的导电液滴,导电液滴与绝缘液体在内圆柱腔体内的分界面处设置有透明薄片。本发明通过改变装置光程差,实现调相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小、调相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97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193258.7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1N13/00
Abstract: 一种测量微液滴电湿效应的方法,将微量导电液滴置于由间距d、涂覆有绝缘介电膜两平板电极构成的液滴测试盒(1)之内,液滴与上下表面充分接触并挤压形成“鼓”状形态。液滴测试盒(1)置于显微拍摄系统(2)载物平台上,系统显微物镜附近设置有两组光源,分别是上方的反射光源(3)和下方的透射光源(4);所述反射光源(3)、透射光源(4)与显微拍摄系统(2)同轴设置;设此“鼓”腰部直径为D,“鼓”面直径为D’。在透射光源(4)照射时,显微拍摄系统(2)拍摄到一个放大倍率为β的圆环,经设置于显微目镜上的CCD摄像机采集并存入计算机进行测量可得D,D’。被测液滴接触角θ用上述参数D、D’、d、β的函数表示,进而可计算出接触角θ大小及其随电压变化的规律即电湿效应。反射光源的设置主要用于判断并测量“鼓”面直径D’。
-
公开(公告)号:CN10540566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833735.7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离子液体的电解质溶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电解质溶液包括二元离子液体、4‑叔丁基吡啶、碘单质、锂盐和胍盐,所述二元离子液体由离子液体Ⅰ和离子液体Ⅱ按体积比2:3~3:2组成;所述离子液体Ⅰ为咪唑类碘盐;所述离子液体Ⅱ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任意一种离子液体:20℃时的黏度 5mS/cm、热分解温度>100℃、电化学窗口>3V。用该电解质溶液制备得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具有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并有效地提升器件的耐久性与稳定性,可解决了当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存在耐久性与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器件的实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97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93258.7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1N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00
Abstract: 一种测量微液滴电湿效应的方法,将微量导电液滴置于由间距d、涂覆有绝缘介电膜两平板电极构成的液滴测试盒(1)之内,液滴与上下表面充分接触并挤压形成“鼓”状形态。液滴测试盒(1)置于显微拍摄系统(2)载物平台上,系统显微物镜附近设置有两组光源,分别是上方的反射光源(3)和下方的透射光源(4);所述反射光源(3)、透射光源(4)与显微拍摄系统(2)同轴设置;设此“鼓”腰部直径为D,“鼓”面直径为D’。在透射光源(4)照射时,显微拍摄系统(2)拍摄到一个放大倍率为β的圆环,经设置于显微目镜上的CCD摄像机采集并存入计算机进行测量可得D,D’。被测液滴接触角θ用上述参数D、D’、d、β的函数表示,进而可计算出接触角θ大小及其随电压变化的规律即电湿效应。反射光源的设置主要用于判断并测量“鼓”面直径D’。
-
公开(公告)号:CN10318596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77419.2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2B26/02
Abstract: 电湿活塞式光开关采用上盖板(1)、平板波导基底(2)、电湿活塞内芯(3)、下盖板(4)结构。其中,平板波导基底(2)上设置网状波导结构(6),波导交叉节点处设有三角形或其它形状的波导节点微液腔(7);平板波导基底(2)下方的电湿活塞内芯(3)是具有圆锥状或其它形状电湿驱动通孔(8)且设有控制电路(9)的平板,其表面设有导电层、绝缘层和疏水层;下盖板(4)上设有凸起柱(10)和带弹性膜的压强平衡孔(11),与电湿活塞内芯(3)经粘胶(17)胶合后形成弹性液盒,用于存储导电流体(12)和折射率匹配液(13);在上盖板上设有与波导节点微液腔(7)、电湿驱动通孔(8)一一对应的气穴(5)以提供气室和气压。
-
公开(公告)号:CN10266220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47977.7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2B5/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变顶角液体棱镜,它是由固定框架(1),可动框架(9),透明玻璃(2),双扭弹簧(3),弹性密封橡胶皮(4),橡胶底皮(6),橡胶波纹软皮(5),圆弧形铁质角度盘(7),可移动磁性挡柱(8),挡板指针(10)和基底(12)组成,上表面可带一个活动橡胶皮盖(11),方便灌装和倾倒液体。旋转可动框架(9)并用铁质角度盘(7)、磁性挡柱(8)、挡板指针(10)固定顶角角度,当充入液体时,便构成了一个液体棱镜;其中,圆弧形铁质角度盘(7)圆心位于棱镜顶角处,挡板指针(10)与玻璃同厚度并在同一直线上。本发明可满足一些光学系统对棱镜角度可变的要求,具有顶角可变、棱镜折射率可变的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清洁,易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1762462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010017150.5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溶质维尔德常数分离检测系统涉及一种溶质维尔德常数分离检测系统结构,接收分析装置(18)、光路装置(16)、工作装置(17)从左到右依次放置。光路装置(16)是由光源(1)、光隔离器(2)和第一偏振分束棱镜(3)、第二偏振分束棱镜(4)组成;光隔离器(2)置于光源(1)的右侧,第一偏振分束棱镜(3)置于光隔离器(2)的右侧,第二偏振分束棱镜(4)平行置于第一偏振分束棱镜(3)的上侧,光源(1)发出的光垂直经过光隔离器(2)后为平面偏振光,该光经过第一偏振分束棱镜(3)、第二偏振分束棱镜(4)后成为第一束平面偏振光(5)、第二束平面偏振光(6)作为初始入射光进入工作装置(17)。
-
公开(公告)号:CN102103231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110049079.3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调谐光衰减器涉及一种基于电润湿效应的由变焦透镜边沿模拟顶角可调的液体棱镜构成的光衰减器结构,该衰减器以具有圆柱状通孔的精密套管(1)为主体,套管位于左连接器管脚(2)和右连接器管脚(12)之间,形成具有“出射光纤准直器(9)+顶角可调的棱镜+接收光纤准直器(10)”的结构。当套管(1)与左连接器管脚(2)或右连接器管脚(3)之间加上特定初始电压后,导电液体与侧壁之间的界面张力因电润湿效应的作用而降低可使三液体呈直条状。当改变外加电压时可液体界面的形状,实现透镜棱镜的顶角调谐而控制光束偏转,进而实现光纤耦合光强的调控,达到光的衰减控制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