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85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6513.1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8F226/06 , G01T1/20 , C07D519/00 , C07D471/06 , C09K11/06 , C08F212/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发光材料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重原子修饰的有机超荧光闪烁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目前常用的闪烁体材料相比,这类材料在分子结构设计中不需要重原子的参与,而且具有制备简单、成膜性好等特点;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超荧光闪烁体材料,选用具有胺/羰基多重共振MR发色团的VQA,使其与4‑乙烯基吡啶共价结合,通过从4VP到VQA的有效能量转移,实现高效率的辐射发光;同时,利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将所制备的材料与一些商业化的材料进行掺杂,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辐射发光性能,为后续应用于X射线成像领域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38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270040.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9K11/06 , C09K11/02 , C07F9/6553 , C07C213/08 , C07C217/94 , B42D25/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偏振发光激基复合物有机长余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发光材料领域,具体设计并制备了具有圆偏振发光激基复合物有机长余辉材料,与目前手性长余辉材料相比:寿命长,在薄膜状态下具有超长余辉发光,寿命可达1 h;本发明构建的具有圆偏振发光特性的激基复合物有机长余辉材料材料,不仅大大提升了圆偏振材料的发光持续时间,也为制备具有超长持续时间的圆偏振发光材料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4870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62957.9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8F212/14 , C09K11/06 , C08F2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型激基复合物有机长余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这种单组分的聚合物型激基复合物有机长余辉材料不仅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成功解决了共混体系中不可避免的相分离问题,也实现了在空气氛围中稳定的长寿命发光。即使在空气中放置100 h,激发后依然可以发出明亮的长寿命发光,为高稳定性激基复合物有机长余辉体系的设计与拓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486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89044.3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碘原子修饰的有机室温磷光异构闪烁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的有机分子闪烁体,具体设计并制备了三种异构闪烁体小分子o‑ICzBNPh、m‑ICzBNPh和p‑ICzBNPh,与目前的闪烁体相比:表现出长达196 ms的寿命和12.99%的量子效率,同时表现出不同的X射线辐射发光性能。由于不同的分子堆积方式影响了ΔEST,进一步导致不同积分比例的磷光发射,实现了从蓝色到黄色乃至白色的辐射发光并表现出良好的辐照稳定性,为深入开拓X射线辐射发光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也为后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35513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01916.1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20/36 , C08L33/26 , C08K5/1545 , C08J5/18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蓝光或全彩圆偏振发光的有机长余辉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发光材料领域,具体设计并制备了具有蓝光圆偏振发光有机长余辉聚合物,与目前手性长余辉材料相比:不含卤素,制备简单,并且薄膜状态下具有超长余辉发光,寿命可达3 s;同时余辉具有优异的发光不对称因子(glum),高达‑7.8×10‑3。而且提出一个通过能量与手性协同传递构建全彩圆偏振有机长余辉材料策略,以该蓝光圆偏振有机长余辉聚合物作为主体材料和一些商业化的水溶性有机荧光材料作为客体材料,将它们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物理共混,通过三线态能量和手性的双重传递,成功制备具有从蓝光到红光及白光的全彩CPRTP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75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438096.2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基硅有机光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是将3‑溴‑9H咔唑与二苯基二氯硅烷在低温下反应,得到化合物双(3‑溴‑9H‑咔唑‑9‑基)二苯基硅烷中间体,再将中间体与正丁基锂反应,然后加入氯代三苯基硅烷,制得芳基硅有机光电材料DSiDCzSi。本发明易于纯化,合成产率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溶解性及成膜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此外,利用本发明芳基硅有机光电材料制备的溶液处理的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较高的外量子效率、较低的启亮电压以及稳定的电致发光性能,本发明对发展低成本且高效稳定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52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28011.2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7F9/6509 , C09K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4 , C09K2211/104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膦硫/氧修饰吩嗪的光电功能材料,该材料中,R1和R2为烷基链或芳基及其衍生物,X1和X2为硫原子或氧原子。所述烷基链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正丁基、环乙烷或环己烷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芳基及其衍生物为苯基、4‑甲基苯基、3,5‑二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异丙氧基苯基、4‑甲氧基‑3,5‑二甲基苯基、萘‑1‑基或呋喃‑2‑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合成步骤简单、原料低毒且价廉易得、合成方法对功能团兼容性好、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得到的产物在光电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有望在光电材料领域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00570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11160211.7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7/0816 , C07F7/0827 , C09K11/06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4 , H01L51/0071 , H01L5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硅嗪单元的光电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光电功能材料的结构式如式I或式II所示:其中R1是苯基,R2是甲基或苯基。其制备方法是将咔唑与邻溴碘苯或1,4‑二溴‑2,5‑二氟苯反应,再将含溴中间体与正丁基锂反应,然后加入二苯基氯硅烷或甲基苯基氯硅烷,最后将硅氢衍生物与叔丁基过氧化氢反应,得到基于硅嗪单元的光电功能材料。本发明的光电功能材料有高的三线态能级,具有较好的空穴传输性能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电子传输性质,且合成原料廉价。利用本发明材料制备的有机电致磷光器件具有较低的启亮电压,较高的效率和稳定的发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6876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407199.9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点云配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设备的模型点云数据与场景点云数据,计算模型点云与场景点云的SHOT特征直方图;随机选择m个模型点,并从场景点云中找到与m个模型点对应SHOT特征相似的m个匹配点;判断m个模型点与m个匹配点的相似度是否符合满足条件;若满足条件,根据m个模型点与m个匹配点通过SVD求得旋转平移矩阵,并将模型点云变换到对应位置;计算变换后的模型点云与场景点云的平均欧氏距离、SHOT差值以及平均曲率差值;判断模型点云与场景点云的平均欧氏距离、SHOT差值以及平均曲率差值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若小于,则配准成功,本发明提高了配准误差判定的识别准确率和配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87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62964.9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8F220/56 , C09K11/06 , C08F226/12 , C08J5/18 , C08L33/26 , C08K5/1545 , C08K5/29 , C08K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有机长余辉聚合物材料及能量给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发光领域,具体设计并制备了具有近红外发光有机长余辉聚合物材料,与目前的近红外长余辉材料相比:具有水溶性,制备简单,并且薄膜状态下具有超长余辉发光,寿命达到2.6 s。而且该近红外发光有机长余辉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生物成像领域,利用余辉性质,消除生物体内背景荧光,实现较好的生物成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