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异物自动清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215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56622.8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异物自动清除方法,针对电网架空输电线的悬挂异物难以人工清理以及传统激光异物清除仪异物识别与追踪的难题,本发明通过将无线激光异物清除仪固定在相应识别区域后,获取视频图像,对视频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识别并框选目标区域,利用均值漂移算法(Mean‑Shift)和图像特征点—ORB特征点匹配原理实现异物自动跟踪,极大了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操作难度并提升了架空输电线路异物的清除效率,并能够实现接近100%的异物目标识别和跟踪效果。

    基于视线追踪的老年残障人士照护需求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212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62619.6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视线追踪的老年残障人士照护需求识别方法,采用高清单目摄像头实时拍摄躺在护理床上的老年人,然后从拍摄的视频序列中选择不同帧的图像,采用受限制的局部模型算法检测人脸特征点,提取眼睛区域;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拟合虹膜椭圆,计算虹膜中心点;采用头部姿态估计算法估计头部姿态,求解头部旋转角度;采用多项式拟合算法计算老人的注视点位置,识别照护需求。本发明能够精准的从图像中计算得到用户注视的位置坐标,从而快速准确的获取老年残障人士的照护需求,为这类人群提供了一种更加可靠的照护方式。

    一种基于发射惯性坐标系的传递对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51481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76284.5

    申请日:2020-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发射惯性坐标系的传递对准方法。该方法为:首先将主惯导解算得到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装订给子惯导系统,作为子惯导解算初值;将主惯导解算得到的姿态和速度信息以固定频率发送给子惯导,与子惯导解算得到的姿态和速度构造观测量;接着建立18维状态方程和“速度+姿态”匹配的量测方程并进行离散化,利用线性卡尔曼滤波进行最优估计,用最优状态估计量修正子惯导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最后通过卡尔曼滤波迭代和修正,得到精确的子惯导初值,完成传递对准。本发明能够直接在发射惯性坐标系下进行传递对准,减少了坐标转换带来的舍入误差和冗余的计算量,加快了传递对准的速度,提高了导弹发射的机动性和精确度。

    卤化银-黑云母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002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58939.7

    申请日:2019-08-16

    Inventor: 刘孝恒 张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卤化银-黑云母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通过碱刻蚀法对黑云母进行刻蚀剥离得到多孔黑云母纳米片,然后将卤化银与黑云母进行化学浴沉积复合,得到卤化银-黑云母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采用化学剥离,在碱性条件下刻蚀出的黑云母具有微孔结构,增加其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同时保留绝大多数的金属离子,提高导电性能。本发明的卤化银-黑云母复合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降解10mg/L罗丹明B,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90min降解率达到85%以上。

    双列旋转式灌装机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38461U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20341155.7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包括双列灌装机、双导轨导向装置、进瓶装置、出瓶装置、分瓶螺杆和传送带,双列灌装机与双导轨导向装置相接,进瓶装置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的一侧,出瓶装置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的另一侧,分瓶螺杆与进瓶装置相接,在分瓶螺杆下方设有传送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相同的技术参数下,本实用新型的双列旋转式灌装机灌装阀头数多,灌装机体积小,产能和效率大,占地面积很小,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

    一种VR头显的成像光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926812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20979450.9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R头显的成像光路结构,通过透镜组、电控反射镜、反射镜和目镜反射镜的独特配置,优化成像质量并扩大视野范围。该设计特别适用于在较小的屏幕和有限空间内实现高清晰度图像,提供更广阔的视觉体验;电控反射镜的动态调整确保图像位置随用户视线移动,而反射镜的光路折叠技术有助于减小设备体积,增强用户舒适度。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VR头显中屏幕分辨率和成本限制问题,提供一种成本效益高且性能优越的VR头显光路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