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07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913850.5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热处理木材纤维骨架/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复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天然木材进行脱基质处理制得木材纤维骨架,经冷冻干燥,进一步高温表面热处理后,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后制备获得。本发明方法可较好保存木材纤维骨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冷冻干燥法显著提高木材纤维骨架中亲水性纤维素与疏水性PDMS间的界面结合性。表面热处理法可在木材纤维骨架表面构建光热转化界面,使得制备所得复合材料在吸附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同时,通过提高PDMS在木材纤维骨架中的质量比,制得的弹性复合凝胶力学性能及形状恢复性能方面均有极大的提升,且多次循环后仍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有望应用于吸附、油水分离及智能传感设备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759811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073569.X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生物质活性炭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内容包括:将生物质活性炭粉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干燥箱中干燥;称取不同比例的原料;在搅拌机中干混;将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复合挤出成型。优点:采用生物质活性炭原料,延续了生物质材料可再生、绿色,高附加值等特点,减少对大气中碳元素的排放,对于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加工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其他助剂,采用物理结合的方式制备高效且成本低廉。挤出成品表面光滑不粗糙,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在管材和包装用材上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054061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810762125.6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提取纤维素,S02制备纳米纤维素,S03制备纳米纤维素膜,S04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纤维素复合膜。还涉及由该方法制备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纤维素复合膜,该膜具有较好的柔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96619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10935739.0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J7/00 , C08J5/18 , C08J7/02 , C08J3/075 , C08J9/00 , C08L5/08 , C08L79/04 , C08K7/24 , C08G73/06 , H01G11/36 , H01G11/30 , H01G11/48 , H01G11/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是甲壳素纳米纤维/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凝胶膜制备方法,包括:(a)从废弃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并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b)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凝胶膜;(c)制备聚吡咯溶液;(d)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三相复合凝胶膜。优点:1)原料甲壳素安全无毒,具有高长径比、高比表面积;2)碳纳米管导电性、稳定性好,与甲壳素纳米纤维相互交错构成互穿三维网状结构,导电聚合物包覆在甲壳素纳米纤维和碳管表面呈核壳包裹结构,进而相互连结形成多孔的导电网络;3)电子传输通路增加,传输距离减小,导电率为9.3S/cm,是未凝胶化复合薄膜导电率的两倍。扫描速率为5mV/s时,比电容达420F/g。
-
公开(公告)号:CN10831493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31351.4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9D101/04 , C09D133/02 , C09D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彩虹效应水溶性聚丙烯酸涂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聚丙烯酸涂料领域。所述彩虹效应水溶性聚丙烯酸涂料的制备方法是将微晶纤维素经硫酸酸解、超声破碎制成纳米晶态纤维素胶体,然后将水溶性聚丙烯酸涂料加入纳米晶态纤维素胶体中反应,制得彩虹效应水溶性聚丙烯酸涂料。与普通水溶性聚丙烯酸涂料相比,彩虹效应水溶性聚丙烯酸涂料将纳米晶态纤维素胶体的手性向列型液晶结构复制于其中,使得制成的涂膜颜色丰富,跨越了整个可见光区。
-
公开(公告)号:CN106206054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687651.1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甲壳素纳米纤维复合制备超级电容器线状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b)制备甲壳素纳米纤维、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聚苯胺四元混合溶液;c)制备复合线状电极。本发明优点:1)甲壳素纳米纤维、石墨烯、碳纳米管、聚苯胺由于固有的质轻多孔核壳结构,大大提高了电解液的扩散和吸收,使得电荷转移内阻很小,并且具有较高的比电容量,在0.2A/g的电流密度下可以达到791F/g;2) 在4A/g的高电流密度下充放电3000次后电容量依然保留82.14%,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84086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09102.0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4 , G01N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素薄膜拉伸夹具,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的上夹具包括上接头、上锁紧螺母、上具体和第一夹持部件,上接头与上具体相连,并在上接头上设上锁紧螺母,第一夹持部件设在上具体上;下夹具包括下接头、下锁紧螺母、下具体和第二夹持部件,下接头与下具体相连,并在下接头上设下锁紧螺母,第二夹持部件设在下具体上。本发明的纳米纤维素薄膜用拉伸夹具,在上夹具和下夹具分别采用短螺杆和长螺杆结构,这样可以避免夹具靠近时发生干涉,方便夹持,特别是短试样的夹持。同时,上下夹具体的夹样部位采用波纹状钳口,夹持可靠,且能保证断点良好,特别适用小试样的拉伸测试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3387686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359287.2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利用回收瓦楞纸制备微纳米纤维/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利用回收瓦楞纸制备微纳米纤维;(2)制备氧化石墨烯;(3)制备石墨烯/微纳米生物质纤维素膜。本发明实现了包装废弃物再利用的“变废为宝”理念,是一种全新的绿色环保材料;石墨烯的加入赋予了复合材料更多、更优异的功能性,为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787518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282630.3
申请日:2012-08-10
IPC: D21C5/00 , D21F13/00 , D06M13/188 , D06M11/30 , D06M11/3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棉花纤维素纳米纤丝薄膜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包括,一、化学预处理;二、机械分离;三、制备薄膜。优点:本发明是通过酸碱预处理结合研磨木粉制备而成,主要用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去除木粉中的木质素,再用稀释的氢氧化钾去除木粉中半纤维素,剩下的基本是纤维素,最后用稀盐酸对纤维素进行开纤处理。开纤处理降低了纤丝内部之间氢键作用力,得到高长径比的生物质纤维素纳米纤丝。利用盐酸处理除去了纤维中的矿物质,对纯化纤维素中的碱不溶半纤维素产生影响,纯化纤维素纤维的效果。化学组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进行检测。研磨处理简单易操作,可进行大批量生产。弹性模量为3463.23MPa,拉伸强度为87.38MPa。
-
公开(公告)号:CN103396654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9345.1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纤维素纳米纤丝/环氧树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提纯;2)化学处理,含三次酸处理和二次碱处理;3)物理处理,含超声波粉碎,研磨机研磨,高压均质仪三种机械处理;4)纤维丝纳米纤丝薄膜的制备;5)纤维素纳米纤丝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优点:制备的纤维素纳米纤丝直径20~80nm、纳米纤维素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到159.2MPa,弹性模量为7.3GPa。纳米纤维素树脂薄膜的透光率达到86%;纤维素薄膜高长径比,纤维直径分布均匀,热稳定性好,热膨胀系数为14ppm/K。可在耐高温柔性电器透光膜、光学透明功能纸、气体阻隔包装材料、组织工程材料、过滤膜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