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孔-大孔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9241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677178.8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马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孔‑大孔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介孔‑大孔纳米马达具有分级孔结构,包括介孔二氧化硅内核和覆盖在介孔二氧化硅内核表面的大孔层和金属铂层。该制备方法包括介孔二氧化硅内核的合成、介孔‑大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和在大孔表面引入铂纳米粒子,得到介孔‑大孔纳米马达;该介孔‑大孔纳米马达具有双层结构特征,分级运载药物功能,生物相容性高;本发明所述制备操作方法简单,合成条件温和,一次合成量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体外去除血铅的血液清铅仪

    公开(公告)号:CN109172908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980408.8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体外去除血铅的血液清铅仪,血液清铅仪包括如下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体外循环机、吸附剂进样装置、接触装置、磁性分离装置;所述吸附剂进样装置中负载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的成分为以富胺类有机物为模板剂且具有规整介孔孔道的磁性四氧化三铁/富胺化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使用本发明血液清铅仪相比于口服药物,通过体外血液循环可在短时间内直接清除血液中的铅离子,快速缓解血铅中毒病人病情,减少病人每天服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灵活变动其工作位置,解决了血液灌流器无法去除血液中红细胞内铅离子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广泛推广使用,在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血小板载药微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3203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09926.9

    申请日:2020-06-05

    Inventor: 万密密 毛春 李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小板载药微纳米马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纳米马达包括血小板外侧包裹的聚多巴胺涂层以及与聚多巴胺结合的含胺类化合物或芳香族化合物药物分子。本发明利用多巴胺在弱碱性条件下易于自聚合的特点,在血小板表面原位聚合形成聚多巴胺涂层,再利用聚多巴胺与药物分子结合装载药物,形成血小板载药微纳米马达。本发明利用血小板本身的不对称性,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具有光热效应的聚多巴胺涂层可形成不均匀的热泳现象,推动血小板载药微纳米马达的运动。本发明制备方法原料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制得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自主趋向炎症或伤口部位,并通过血小板细胞活化产生血小板衍生微粒,从而释放药物。

    一种磁性超支化聚合物或其衍生物血液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02777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710269729.2

    申请日:2017-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超支化聚合物或其衍生物血液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修饰聚多巴胺层,得到磁性四氧化三铁‑聚多巴胺;2)将磁性四氧化三铁‑聚多巴胺与交联剂在溶剂中混合反应,调节溶液pH至7.5‑9,然后加入超支化聚合物,搅拌反应,制得磁性超支化聚合物或其衍生物重金属离子吸附剂。该吸附剂能高效捕获血液中痕量重金属离子,且生物相容性高,能够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避免了对血液中其它元素的非特异性吸附及吸附剂本身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合成条件温和,生产周期短,适于产业化生产,在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药物/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涂层包覆的医用钛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99408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0499662.7

    申请日:2016-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涂层包覆的医用钛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是首先采用多巴胺对医用钛合金表面进行修饰后,将无机硅源、药物、模板剂为混合前驱体通过溶剂挥发自组装的方式在医用钛合金表面外延生长,形成具有规整介孔结构并原位包裹药物的均匀、致密的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涂层。所述制备方法简单,且涂层性能好;所制备的复合涂层具有完善的介孔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效的药物装载、抗凝抗菌和装载生长因子并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功能。本发明通过“一釜法”实现材料合成、药物装载等过程,适于产业化生产,在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新型药物涂层球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048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77220.6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药物涂层球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新型药物涂层球囊包括球囊本体和覆盖在所述球囊本体表面的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含有活性药物和载体,所述活性药物为生长因子、抗组织增生药物和抗凝药物,所述载体为介孔-大孔微纳米马达。该方法制得的新型药物涂层球囊避免了传统球囊上药物涂层药物种类单一、极易被血液冲刷的缺点。利用微纳米马达自驱动的特点,将抗组织增生药物和抗凝药物负载至介孔-大孔微纳米马达中,可以在实现其在血管堵塞部位长时间停留,提高了药物利用效率,具有广阔的医学领域应用前景。

    一种生物三维打印环境实时监控与活性维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917207U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821269314.1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三维打印环境实时监控与活性维持装置,包括双层维持液供给室和成型维持腔,所述双层维持液供给室包括位于上层的培养室和位于下层的加热室,所述培养室内设有维持液,加热室内设有传热介质,所述培养室外接二氧化碳瓶和氧气瓶,所述培养室和成型维持腔一侧设有双向蠕动泵,双向蠕动泵、培养室和成型维持腔依次首尾连通形成维持液循环通路。在生物三维打印过程中以及打印后期的生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维持液的环境条件通过控制系统自动监测并控制实现,通过微控制器单元调控保持培养液和其周围环境的稳定,同时也降低了被污染的可能性,重复操作性更高,实验结果更加可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