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1344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792762.5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5B19/416 , G05B1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迹模式的拐角平滑过渡方法,属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三角函数,构造一种仅包含三个低谐波分量的轨迹模式;初始化参数;在坐标轴上分别建立关于边界限制的等式约束条件、关于运动轮廓限制的不等式约束条件和关于轮廓误差限制的目标函数,利用线性规划计算轨迹参数并代入轨迹模式中得到轴运动轨迹;调整轴运动轨迹,将轴运动轨迹合成得到拐角过渡曲线。本发明利用轨迹模式,同时完成拐角过渡曲线构造和轴速度规划,有效地提高平滑处理的效率,避免机械结构共振;轴运动轨迹光滑且仅包含三个低频分量,能够显著地降低驱动力/力矩中所包含的高频分量,避免对系统振动模态的激励,实现高速高质量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2387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16239.4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固三相均匀混合纳米流体低温喷雾射流产生装置、方法及其应用,该发明采用高压喷雾射流和气粉混合系统,采用的纳米粒子质量比重0.5%‑10%,将纳米粒子通过气粉混合系统将一定质量的纳米粒子与低温气体混合均匀送入气动雾化喷嘴的气流输入端口,并与高压喷雾射流形成系统压出的一定温度切削液在气动雾化喷嘴喷口外部混合,产生气液固三相均匀混合的纳米流体低温喷雾射流。该方法和装置的优势在于大大提高了纳米粉末在冷却润滑中的比重,避免了纳米流体在传统使用方法中因比重较高或因为放置时间长而发生团聚带来的冷却润滑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高了冷却和润滑效率,显著提高刀具耐用度和加工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9521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69900.3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L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垂直交叉布置于工作台上的两个直线滑动模组;所述直线滑动模组包括直线导轨、与直线导轨相适配的两个导轨滑块、安装于两个导轨滑块上的连接底板,连接底板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动平台、固定平台,通过电动平台、固定平台上的试样夹具实现十字试样相对两端的固定,进而通过电动平台拉动试样一端,产生拉伸载荷,通过试样中心部位的应变花实时监控试样的二维应力状态,得到二维应力已知的标定试样。本发明能够快速便捷地对试样施加二维拉伸载荷,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试样标定,且两个方向上的运动相互独立,构成机械式二维运动解耦组件,以解决通孔法测量薄板零件残余应力精度的标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102254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22132938.5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逐层钻孔—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的残余应力测量装置,包括:所述图像采集组件、钻孔组件、激光发射组件依次布置于工作台上,且样品台通过双向运动组件设置于钻孔组件正前方的工作台上,通过双向运动组件实现样品台的上下左右运动调整;钻孔组件中通过高精度滑动平台驱动钻孔马达的前后位移,激光发射组件中通过高精度升降台、激光转台分别实现激光干涉器的高度、转角调整,进而通过CCD摄像机采集钻孔周围的散斑图像。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子散斑技术测量残余应力在逐层钻孔测试过程中的应变值,能够实现高精度快速测量、钻孔深度的高精度自动控制以及应变的高精度快速测量,大大提高残余应力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164715U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21004578.9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连轧机弯辊缸,包括缸体、缸盖、活塞杆,弯辊缸,还包括梯形导向套、导向套滚珠、过滤器、活塞杆端部缓冲环、H型活塞、活塞滚珠,缸体和缸盖构成密封腔;梯形导向套竖直设在缸盖和活塞杆之间;梯形导向套贴近活塞杆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若干组导向套滚珠,凹槽内表面设有等间距的滚道,每一组导向套滚珠都能在滚道中滚动;过滤器设在液压缸上下两端的油口处;活塞杆端部缓冲环分别固定安装在活塞杆的上下两端,活塞杆下端部的缓冲环与H型活塞相连接;H型活塞贴近缸体的部分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若干组活塞滚珠。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弯辊缸的反应速度和响应频率,进而改善了弯辊装置的弯辊精度和弯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255900U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22133779.0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逐层钻孔—应变花技术的残余应力测量钻孔装置,包括:所述样品台通过双向运动组件水平设置于内锥面安装座下方的工作台上,通过双向运动组件实现样品台的前后左右运动调整;所述内锥面安装座上设置有快速压紧块,通过快速压紧块实现显微放大对中组件、钻孔组件在内锥面安装座上的装卸更换;通过钻孔自动进给组件实现安装在内锥面安装座上钻孔组件的高精度运动控制,保证钻孔精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测量高效等特点,通过圆锥面配合自动对中的特性和高精度移动平台有效保证钻孔位置的对中精度和钻孔深度的控制精度,大大提高残余应力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