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氰酸废气处理装置及其系统和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9873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826279.9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氰酸废气处理装置及其系统和处理方法,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第一破氰塔,所述第一破氰塔内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多个喷淋单元、碰撞反应区和破氰反应液区;所述喷淋单元包括第二喷淋单元,所述第二喷淋单元包括第二喷液器和第二填料,第二填料设于第二喷液器的下方,第二喷液器的喷液方向向下;所述第二喷液器通过管路连接至破氰反应液区,该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所述碰撞反应区处的第一破氰塔底部设有废气进口,所述第一破氰塔顶部设有出气口。本发明能使氢氰酸废气在碰撞反应区内被充分反应,从而降低其废气排放浓度,满足排放标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一种二甲基甲酰胺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7391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34976.5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甲基甲酰胺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和系统,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碱解吹脱反应:将二甲基甲酰胺废水导入至碱解吹脱反应器,加入氢氧化钠进行碱解反应,同时进行加热和曝气吹脱,产生二甲胺气体和含甲酸钠的废水;2)反渗透膜处理:将废水导入至反渗透膜系统进行处理,得到含有反渗透浓水;3)双极膜电渗析处理:使步骤2)中得到的反渗透浓水进入至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处理,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甲酸溶液,使氢氧化钠溶液导入至步骤1)中回用。本发明的方法既可以实现氢氧化钠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能够使废水中甲酸钠得到去除,避免了盐分过高的问题,可实现废水的零排放要求。

    一种臭氧协同微量双氧水催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855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93901.9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协同微量双氧水催化装置及方法,包括:进水口、进气管、气液缓冲区、与气液缓冲区相连的微孔曝气区、与微孔曝气区相连的催化反应区和与催化反应区相连通的尾气吸收区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气管包括与气液缓冲区连接的主进气管和由装置外向催化反应区内延伸的增压进气管,所述增压进气管上还设有封闭的加样管,所述加样管与增压进气管之间的角度α小于90度;所述的催化反应区中间设置与增压进气管配合的导流筒;所述微孔曝气区设置微米孔道曝气板。本发明的加样管与增压进气管之间的角度设置,能够有助于臭氧与双氧水的充分混合,有效提高臭氧与双氧水协同催化处理效率。

    一种含铜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47552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781427.4

    申请日:2015-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铜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利用含铜有机废水中本身含有的铜离子,在外加双氧水、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溶液、紫外光的照射下,形成芬顿、类芬顿试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并释放出络合态铜离子。经过氧化的废水经过零价铁还原系统,铜离子被零价铁置换出来,三价铁离子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含有二价铁离子的出水部分回流至含有芬顿/类芬顿氧化反应的氧化池,继续参与氧化降解反应。出水经调节pH值后,经过絮凝沉淀进一步去除污染物,沉淀出水直接进入生化系统。零价铁还原系统的更换操作简单易行。本发明充分利用体系中存在的铜离子,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并可以有效回收铜离子。

    一种利用活化特种铸铁材料处理含铜氨络合物有机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057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87080.2

    申请日:2015-08-11

    Inventor: 卞为林 戴建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活化特种铸铁材料处理含铜氨络合物有机废水的方法,属于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A、调节含铜氨络合物的废水的pH至2.0-4.0之间;B、向含铜氨络合物的有机废水中投加活化特种铸铁材料,其投加量为废水质量的0.2-1.5%,搅拌,反应时间为30-120min;C、向步骤B反应结束后的出水中继续投加质量分数为30%双氧水,投加量为废水体积的0.2-1.5%,空气搅拌,反应时间为60-180min;D、投加质量分数为30%液碱,中和至pH为7-10,沉淀后,出水排放。它实现了含铜氨络合物的有机废水中铜离子的有效去除,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母液废水中的CODCr。

    一种臭氧协同微量双氧水催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855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911093901.9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协同微量双氧水催化装置及方法,包括:进水口、进气管、气液缓冲区、与气液缓冲区相连的微孔曝气区、与微孔曝气区相连的催化反应区和与催化反应区相连通的尾气吸收区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气管包括与气液缓冲区连接的主进气管和由装置外向催化反应区内延伸的增压进气管,所述增压进气管上还设有封闭的加样管,所述加样管与增压进气管之间的角度α小于90度;所述的催化反应区中间设置与增压进气管配合的导流筒;所述微孔曝气区设置微米孔道曝气板。本发明的加样管与增压进气管之间的角度设置,能够有助于臭氧与双氧水的充分混合,有效提高臭氧与双氧水协同催化处理效率。

    一体化催化膜臭氧气体分布器、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5288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86877.X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体化催化膜臭氧气体分布器、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一体化催化膜臭氧气体分布器是以具有微米级孔道的陶瓷膜为主体,所述的陶瓷膜外表面负载有臭氧活性催化材料层。所述的催化材料层主要成分包括γ-Al2O3。本发明的一体化催化膜臭氧气体分布器可以有效地用于如医药、制药、染料、石化、中间体类等行业难降解精细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本发明将陶瓷膜同时用于可以进行臭氧曝气的臭氧分布器和催化剂载体,通过其表面的微米级别孔道实现臭氧曝气和臭氧催化,二者协同提高臭氧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