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35181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361482.9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废水生化出水的高效处理及回用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其步骤为:(1)在反应池中进行芬顿氧化反应,调节pH值为5~7,向水样中投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使得Fe2+浓度为1~3mmol/L,H2O2浓度为2~5mmol/L,反应60~600分钟;(2)将基化超高交联树脂与步骤(1)中的出水混合,树脂的用量为水体积的0.1%~5%,混合10~1000分钟;(3)将步骤(2)出水进行树脂和水的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出水即可排放或直接回用。本方法可有效去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出水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及相关再生水回用标准,适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433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27637.8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去除硝态氮的磁性微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离子交换树脂领域。该树脂由树脂骨架及包裹于其中的磁性颗粒构成。树脂骨架基本结构式如下:,其中,B为对硝态氮有选择性吸附的季铵盐基团,其比饱和磁化强度为5~30emu/g,强碱交换容量为3.0~4.5mmol/g,弱碱交换容量为0.5~1.5mmol/g,树脂平均粒径为50~500μm。该树脂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将丙烯酸酯类单体与致孔剂、引发剂混合成油相,并与磁性颗粒均匀混合后,与混有分散剂的水相悬浮聚合得到磁性聚合物颗粒,通过胺解、烷基化步骤得到最终成品树脂。该树脂对水体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等阴离子可进行选择性吸附,在饮用水处理、地下水修复、城市生活污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193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3199.1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涉及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在催化剂环境下与含氯化合物在溶剂中反应,得第一化合物;将第一化合物与格式试剂反应,得第二化合物;将第二化合物与卤代烷中反应,得第三化合物;将第三化合物与胺化试剂反应,得阴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含氯化合物与聚苯乙烯‑二乙烯苯球形颗粒反应,得到氯球;将氯球与格式试剂反应,最后通过胺化剂胺化,得到热稳定性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解决目前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热稳定性差的缺陷,本申请的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比传统的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645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58379.0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1/00 , C02F11/06 , C02F101/3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芬顿铁泥的处理方法,包括:针对待处理的芬顿铁泥进行微纳米气泡的曝气处理;处理过程中,保持芬顿铁泥的pH值为6~8,温度为20~40℃;使所述芬顿铁泥含有的二价铁发生三价铁的转化。本发明提供给芬顿铁泥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芬顿铁泥的脱毒。
-
公开(公告)号:CN11619939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64974.7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9/00 , C02F3/02 , C02F1/78 , C02F1/7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气泡臭氧氧化‑生化耦合深度处理工业废水毒性的系统及方法,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微气泡臭氧氧化与生物好氧反应耦合对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提高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和矿化率,降低出水毒性,实现废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和生物毒性的良好去除,提高出水水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09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0539333.6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1J27/22 , B01J23/745 , C02F1/72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2O3‑MXenes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先使用插层剂将Ti3C2Tx MXenes插层;再将插层后的Ti3C2Tx MXenes与铁离子盐、有机配体混合反应,所述有机配体可与Fe3+配位形成Fe‑MOF,混合反应后得到中间体MOF‑MXenes;最后将中间体MOF‑MXenes碳化,得到Fe2O3‑MXenes复合催化剂。本发明改善了传统法制备的三氧化二铁易团聚、电子传递性能不佳、稳定性差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废水中的四环素,具有效率高、使用价值高、催化剂易回收等优点,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6051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12658.7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8F285/00 , C08F257/00 , C08F212/36 , C08F220/32 , C08F226/10 , C08J9/28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属于树脂材料领域。该制备方法以GMA、NVP与DVB为功能单体,将包括上述功能单体的反应物组成的油相分为三份,每份油相根据聚合阶段和目的的不同调控其中链转移剂、功能单体、交联剂的比例,再通过改进的悬浮聚合工艺控制寡聚物在各个聚合阶段以不同的单体比、聚合度参与聚合反应,最后胺化生成吸附树脂。这种聚合工艺可以使GMA、NVP与交联剂DVB同时共聚得到目标白球,该白球无需使用氯甲醚即可胺化,胺化路径绿色环保。制备得到的增强型吸附树脂材料性能稳定,具有较大的离子交换容量和比表面积。此外,树脂外层较大的孔径分布有效的提高了树脂的传质效率,缓解了胺化试剂的“缩孔”效应所带来的孔道堵塞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0869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91741.4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毒害有机物废水的脱氮集成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预处理段和生化处理段,所述的生化处理段包括一或多级AO工艺,每一级AO工艺均由缺氧生物反应及好氧生物反应组成;所述好氧生物反应过程中控制水体溶解氧的含量为0.4~1mg/L;所述缺氧生物反应过程中控制水体溶解氧的含量为0.1~0.3mg/L;本发明采用化学解毒与生物降解相结合的方式,化学解毒通过先还原、后氧化、再沉降的方式,破坏有机物结构,后续采用高效生化去除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两种方式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工废水毒性,提高生化效果,保证了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45249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710786215.4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江苏国创新材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2F1/42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树脂互相强化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和硝态氮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为:(1)首先使经生物化学反应后的废水流过丙烯酸系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2)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废水流过苯乙烯系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3)经步骤(2)处理后废水回流进入步骤(1)、步骤(2)重新处理;(4)树脂再生步骤,使再生液先流过苯乙烯系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洗脱,脱附液再流过丙烯酸系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洗脱。该方法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硝态氮均具有较好去除效果,同时可实现较好的抗有机污染性能,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利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55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89739.8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6 , G01N21/35 , G01N2021/3595 , G01N2030/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消毒副产物三溴代-羟基-环戊烯-二酮的制备和结构鉴定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三重四极杆质谱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确定了该新型消毒副产物的分子式;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合成了该消毒副产物的标准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分析,得到了该消毒副产物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收集制备系统,收集到足量的该消毒副产物;通过冻干得该消毒副产物的标准品;通过红外分析确定其结构为三溴代-羟基-环戊稀-二酮。该方法的建立为制备和鉴定饮用水中的新型消毒副产物(尤其是缺乏商业标准品的新型消毒副产物)打开了新的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