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8541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427417.0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532 , H04B10/50 , H04B10/2581 , H04B10/60 , H04J1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模式串扰的少模光纤传输系统,涉及光传输技术领域,解决了在传输过程中不同模式之间会存在模式混叠和模式串扰,严重影响模分复用传输的信号传输质量的技术问题,通过利用满足不同偏振态或者波段的子载波组合对应少模光纤中的正交模式信道,提出了一种分偏振与分波段的少模光纤传输系统架构,降低不同模式间存在的相干串扰,从而极大降低模式间串扰的整体水平,利用不满足相干条件的光载波分别对应少模光纤的多个正交模式进行传输,使得少模光纤中不同空间模式信道的光信号具有大的隔离度,实现降低不同模式间存在的相干串扰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5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135952.3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SCD‑NOMA的灵活光接入方法,提及了一种多堆栈的光接入架构,将不同的用户根据路径损耗分成不同的组。利用PD‑NOMA给不同的组分配不同的功率来确保不同路径损耗的ONU之间的公平性。针对相同路径损耗的组内用户,本专利中采用稀疏编码的方式将不同用户的信息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星座映射,避免了传统SCMA中不同用户码本之间叠加导致的接收端MPA算法,在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实现接入用户数目的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4785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27417.0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532 , H04B10/50 , H04B10/2581 , H04B10/60 , H04J1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模式串扰的少模光纤传输系统,涉及光传输技术领域,解决了在传输过程中不同模式之间会存在模式混叠和模式串扰,严重影响模分复用传输的信号传输质量的技术问题,通过利用满足不同偏振态或者波段的子载波组合对应少模光纤中的正交模式信道,提出了一种分偏振与分波段的少模光纤传输系统架构,降低不同模式间存在的相干串扰,从而极大降低模式间串扰的整体水平,利用不满足相干条件的光载波分别对应少模光纤的多个正交模式进行传输,使得少模光纤中不同空间模式信道的光信号具有大的隔离度,实现降低不同模式间存在的相干串扰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64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47488.0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21/17 , H04B10/079 , H04B10/11 ,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双工光子通信的高精度能见度探测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全双工的工作模式,L1端的天线发射恒定功率的光,L2端的天线发射的是经过信号调制的光信号,两端的天线同时进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步骤2:对L1端空间信道实时进行光强探测和消光系数计算;对L2端空间信道实时进行信号探测和误码率的计算;步骤3:基于神经网络,构建基于消光系数‑误码率的能见度分析模型;步骤4:利用能见度分析模型,进行能见度的测量。本发明在接收端分别进行相对应的消光系数的计算以及光信号误码率的分析,DSP技术可以实现对于信号光的误码计算以及信号的补偿和恢复等,这种通过两个参数来进行能见度的分析可以有效提升测量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3160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28301.5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2513 , H04B10/2525 , H04B7/0413 , H04B10/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交模分复用信号的接收方法,包括:对于传输过来的正交复用信号,首先对模组间的色散进行抑制并且消除不同信号之间的时延,其次,将各个正交模式的信号光进行分离,继而对分离得到的不同模式的光信号进行接收,并采用MIMO技术对接收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升系统的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利用相干接收的方法可以提高接收的灵活性,利用外差检测的方式对于提高接收系统的灵敏度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背景噪声的抑制也有很好的效果;相干接收技术可以利用信号光和本振光在探测器光敏面上的相干混频,将接收信号频率从1014Hz的光信号领域转换为108~109Hz的电信号领域,有利于降低在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456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97890.0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索引调制的三维信号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密钥初值通过混沌模型生成四维混沌序列X、Y、Z、U;利用四维混沌序列中的X和U生成的加密序列对原始数据进行XOR运算得到加密数据;密钥初值二进制转换得到由N个四位比特组成的二进制的密钥初值;将加密数据分成N组,每组有15个子载波,并根据二进制的密钥初值确定每组子载波的待插入的静默位置,插入静默子载波后进行三维映射并将静默子载波设置在原点位置,得到三维星座图;利用四维混沌序列中的Y和Z对三维星座图进行星座掩蔽;对星座掩蔽后的三维星座图进行IFFT、添加后缀、并串转换得到传输数据;将传输数据经过光纤信道传输给接收端。
-
公开(公告)号:CN1198925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49251.7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正四棱锥拼接的星座及其整形设计方法、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原点O为顶点,构造四个正四棱锥,形成正四棱锥拼接结构;构造原点O的对称点F、G、J、K和L;将整个星座向x和y方向分别偏移,使星座的几何中心回到原点O;依据星座结构中各个星座点的几何位置,来优化星座点的发射概率。其中通过优化星座点的几何结构,提升了星座增益指数,增大了最小欧氏距离,从而有效提高了抗干扰能力;通过整体平移星座点,降低了平均发射功率,系统的能效得以显著改善;并结合概率整形技术,优化了星座点的使用概率分布,有效降低了误码率,提升了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84504.2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3M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维星座的超高阶DSM编码映射方法及系统,属于Delta‑sigma调制技术领域;映射方法包括:对比特数据进行三维星座映射,之后进行降维处理获得二维星座,并获得QAM信号;对所获得的QAM信号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后,频域信号转为时域信号;对时域信号进行DSM调制,再利用低通滤波器,将低频信号和高频噪声进行截断,输出DSM信号;DSM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再重新将二维星座逆向转化为三维星座;对三维星座进行判决,解调获得比特数据;本发明在时域上进行DSM调制,提高了信号的有效分辨率和信号对噪声的抗干扰能力,并且星座映射中,用三维星座代替二维星座,增加了星座点之间的欧式距离,降低了DSM调制中量化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4492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35191.3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L9/00 , H04L9/40 , H04B1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合索引调制的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联合索引调制规则,不仅实现了多层加密的混沌系统的密钥的伴随传输,而且该规则对星座图有一定的星座成型作用,通过优化双模索引规则以及子载波索引规则,实现内部星座点的优化分布,提升信号的传输性能;此外只有合法接收端可以通过联合索引规则提取出正确的密钥进行解密解调,非法接收端则由于多层加密的效果以及密钥的缺失,无法实现正确的解调,确保了密钥和信号的高安全、高性能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6800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305962.7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功率分布的3D‑PD‑NOMA光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输入比特数据分成1×M组,其中,M代表不同的用户;(2)通过S/P转换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3)将转换的数据进行三维映射,形成多载波信号;(4)将多载波信号利用二维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变为时域信号;(5)将时域信号通过P/S转换为串行数据;(6)通过PD‑NOMA叠加得到发射的3D‑NOMA信号;(7)将接收的信号进行信道均衡;(8)利用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信号;(9)根据发送端三维映射的规则将不同的信号点转化为比特,实现三维星座的解调;(10)通过P/S转换恢复输出比特数据;本发明在相同发射功率下降低系统的峰均功率比;在相同发射功率下降低系统误码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