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567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541105.7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天线GNSS单差算法的多路径误差消除方法,该方法利用静态测站多路径误差的重复周期与GNSS卫星重访周期一致这一特性,根据广播星历计算各GNSS卫星的重访周期,在处理一机双天线GNSS观测数据时,先从当前数据前一重访周期的观测数据中获取单差载波相位观测值验后残差,从验后残差序列中提取多路径误差值,并以此多路径误差值为改正数,对当前周期的单差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多路径误差改正,使用改正后的单差观测值进行短基线定位,旨在消除或减弱当前周期观测值中的多路径效应影响,提高一机双天线GNSS单差载波相位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1081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94085.1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传统方法与深度学习的北极气旋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下载平均海平面气压数据,进行投影转换,转换为极地投影;(2)通过传统方法识别出候选点;(3)构建数据集;(4)将步骤(3)中构建好的数据集输入到SSD深度学习模型中进行训练;(5)对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价;(6)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图像放入训练好的模型中进行北极气旋的识别;本发明采用SSD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北极气旋的识别,通过利用大量的样本数据作为数据集对SSD模型进行训练,将深度学习的方法引入到北极气旋的自动识别中,提高了识别的精度,同时也避免了半径较小的气旋未被识别出的现象,提高了识别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7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603220.8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矿区空间范围的精细化划定方法,包括:获取露天矿区研究区域遥感数据;确定用于表示采矿区、排土场、尾矿库和建设用地范围的总矢量面状图层;利用ArcGIS求取第一阈值,在矿区的采矿区、排土场、尾矿库和建设用地的面状矢量图层的所有多边形外侧,制作距离大于第一阈值一半的第一缓冲区;将第一缓冲区从面状矢量图层转换成线状图层,利用ArcGIS求取第二阈值,以第二阈值对应的距离从第一缓冲区边界向内设置第二缓冲区,得到精细化露天矿区空间范围。优点:本发明中的矿区范围为当前矿区的实际空间范围,该范围的确定对矿区开发以及对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28183.5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冰融化期密集度反演方法,提取GNSS‑R时延‑多普勒图(DDM)的特征参数:时延‑多普勒图平均值(DDMA)、信噪比、相关功率底噪、峰值功率比、后沿斜率、前沿斜率、峰度和偏度,结合ERA5再分析资料,通过DDM特征参数和风速、海表温度参数,与参考海冰密集度产品训练来构建lightGBM机器学习回归模型,模型输出海冰密集度(SIC)。本发明可有效实现对融冰期海冰边缘区海冰密集度的反演,并且实现了高精度和快速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93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59933.0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表征生态空间格局破碎化指标的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待研究区域的基础数据,获得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矢量数据或者土地覆盖类型矢量数据;根据生态系统类型矢量数据或者土地覆盖类型矢量数据的属性表,按面积级别对斑块进行分层提取,获得各个面积级别的斑块完全包含的岛;根据面积级别,将斑块中完全包含的岛的个数、面积、周长和面积周长比指标值赋值给对应面积级别的斑块,生成生态空间格局破碎化指标的空间分布图。本申请可以表征生态空间格局破碎化程度,破碎化技术指标与景观破碎度指数进行综合利用完全可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区域的生态空间格局破碎化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3115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52526.5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28 , G06V10/20 , G06T7/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波段光学遥感影像海冰密集度反演方法,利用光学遥感影像计算出目标区域的大气顶层反射率;同时,利用近红外波段进行海冰海水识别,将光学遥感影像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大于0.08判定为海冰,否则判定为海水;然后,对海冰区域进行像元反射率频率累计统计,采用5%区间作为置信区间即5%和95%对应的光学遥感影像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分别为纯海水和纯海冰的反射率;最后,利用光学遥感影像近红外波段反射率与像元二分模型相结合提出光学遥感影像海冰密集度反演算法。该方法基于光学遥感影像近红外波段大气顶层反射率和像元二分模型,对海冰密集度进行反演,将海报密集度反演问题简化为波段之间的比值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2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385441.2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结合CatBoost的水深反演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光学遥感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测位置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多值提取至点的方法获取待测位置不同波段的辐射亮度数据;将辐射亮度数据输入预制的传统水深反演模型和CatBoost水深反演模型,分别求解待测位置的水深数据;将传统水深反演模型和CatBoost水深反演模型求解的水深数据进行对比评价分析,求解最终水深数据的反演值。本发明将传统的水深反演模型与CatBoost水深反演模型进行结合,同时进行水深反演,在对比评价分析后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水深数据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8692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450986.9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风速海面溢油检测方法,定义新极化比特征识别低风速海面溢油的技术,基于新极化比特征确定阈值T对目标海域海面新极化比特征进行阈值分割,当海面像元新极化比特征大于等于阈值T,判定为溢油,否则判定为海水。其中T略大于低风速海水暗区“似然物”的新极化比特征值,能够有效避免低风速对溢油识别的干扰。本发明为污染物监测技术提供一种物理识别方法,该方法是鉴于溢油和海水的介电常数差异性,以及海水和溢油散射机制不同,针对现有算法普遍存在的溢油区与低风速海水暗区“似然物”识别困难的问题,利用新极化比特征识别溢油和海水,该方法能避免低风速海水暗区“似然物”对溢油识别的干扰,成功识别96%以上的溢油。
-
公开(公告)号:CN106842205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234554.1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海冰‑海水自动识别方法,利用四极化SAR归一化雷达散射界面(NRCS),计算出SAR图像极化比。同时利用四极化复图像计算出方向漂移角及其标准方差,与雷达入射角参数一起代入Bragg散射系数模型公式,求出相对介电常数为0‑90,步长为0.1的对应理论极化比,求出平均极化比图像。以平均极化比为判据,当SAR图像极化比大于平均理论极化比时,判定为海水,否则判定为海冰。本发明计算方法为污染物自动监测技术提供一种物理识别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多极化布拉格(Bragg)散射机制,求解极化比(PR)过程中消除粗糙度谱函数,从而将问题简化为利用极化比判别海冰和海水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71866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0041809.8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浪‑流耦合海面的雷达后向散射截面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步骤:根据用户需要模拟的海面状态和所采用的雷达传感器类型设置海面模拟参数和雷达参数建立浪‑流耦合电磁散射模型;获取浪‑流耦合海面演化过程和表征瞬态海面;进一步利用惠更斯原理、克西霍夫近似以及狄拉克格林函数,根据浪‑流耦合电磁散射模型反演雷达后向散射系数γ以及推导出归一化后向雷达散射截面σ0。本发明能够获取海浪‑海流耦合海面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机制,促进浪‑流耦合电磁散射特征的研究,可作为海流雷达反演研发的技术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