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2461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0298898.8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滑石‑植物纤维素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将植物纤维素粉末和水滑石加入到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将该混合水溶液加入到硼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水溶液中,钙化,制得水滑石‑植物纤维素复合小球。本发明选用的植物纤维素和水滑石来源广泛,安全无毒;制备过程简单,没有掺杂其他污染物,且球状大小可控,易于实验操作,便于回收;制得的水滑石‑植物纤维素复合小球可有效吸附处理纳米级塑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273493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361465.X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23/22 , C02F1/30 , C02F1/7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环境功能材料领域。BiVO4是一种良好的光催化材料,但其对有机污染物的亲和性不强,不利于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本发明在BiVO4的制备过程中掺入生物炭,碱性条件下在高压反应釜中制备生物炭-BiVO4复合材料,后在订制的可见光反应器中加入罗丹明B,以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在氘灯光源下进行传质。结果表明掺入生物炭后,复合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率提高,且可强化催化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该复合材料一方面提高光催化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另一方面是增加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从而提高BiVO4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7837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63188.3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含镍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过硫酸盐和催化陶粒参与的高级氧化破除含镍络合物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陶粒中负载一定比例的铁锰镍等过渡金属制备得到催化陶粒,然后往含镍废水中加入过硫酸氢盐和催化陶粒,搅拌一定时间后,调pH至10,静置一定时间,即可达到可观的破除含镍络合物的效果。本发明可很好地替代传统的Fenton反应破络,用于处理电镀废水中络合态的重金属,破络效果好,药剂用量少,无污泥产生,处理成本低,且工艺简单,与现有工艺结合使用可更好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081445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418988.3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20/20 , C02F1/28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吸附痕量抗生素和六价铬复合吸附剂的制备与应用。所述的复合吸附剂突破了现有技术对目标污染物去除的单一性,实现了水体中痕量抗生素与六价铬的同步去除。本发明还提供给了所述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实现了均匀地将Mg/Al水滑石与生物炭结合在一起,兼具了生物炭和Mg/Al水滑石的吸附性能,制备出的复合吸附剂大大扩展了目标污染物的范畴;整个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本发明为水体中痕量抗生素和六价铬的同步去除提供了新的方法,在环境功能材料和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05141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176605.1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20/28 ,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8009 , B01J20/04 , B01J20/20 , C02F1/283 , C02F2101/22 , C02F2209/02 , C02F2209/06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一种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去除废水中六价铬的方法。其制备过程包括:其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一定量的含铬废水并调节pH值为2.0~11.0(最优为2.0‑5.0),将一定量的磁性氧化石墨烯添加到废水中,在转速为180rpm的恒温振荡器中反应1‑12h(最优选为8‑12h),并控制反应温度为15℃~45℃(最优为35‑45℃),反应完成后将磁性氧化石墨烯从溶液中分离,完成对废水中铬离子的去除。本发明的方法能对含铬离子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为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025418.9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塘养殖尾水排灌河的生态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排灌河内设置生态浮框;S2:在排灌河内布设仿水草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区域;S3:在排灌河内安装多台曝气式增氧机;S4:在排灌河内设置有生态浮岛修复区域;S5:在排灌河内间歇性投加微生物菌种;S6:以步骤S1‑S5作为一个基本生态治理单元,在排灌河内至少设置一个基本生态治理单元;S7:在排灌河治理期间内,每月进行多次水体取样检测。主要在于排灌河配合涨潮落潮来处理鱼塘尾水,降低投资成本;在汛期时会形成一个内循环,减少按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的治理成本;本发明的排灌河治理方法应用成本低,排灌河水质可以稳定达标排放,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00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39721.4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结合过一硫酸盐和氯降解藻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降解藻类和支持电解质混合成溶液,得到电解液,将网状PbO2‑Ti和Ti电极片作为主电极的阳极和阴极;向电解液中加入过一硫酸盐和氯,通电进行电解,实现电化学催化降解藻。本发明以网状PbO2‑Ti和Ti作为电极并向溶液中加入过一硫酸盐和氯,构建了电化学/过一硫酸盐/氯体系高效去除溶液中的藻类。通过电化学技术与高级氧化技术相结合,降低能耗的同时实现对藻细胞的高效绿色去除,且使用的能源为电能清洁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4101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146160.2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将FeSO4溶液与污泥混合,搅拌,形成混合体系;(2)加入Na2CO3溶液,调节混合体系的pH至6.5~7.5,继续搅拌,静置,去上清,得到沉淀物;(3)将沉淀物密闭条件下水热处理,冷却,固液分离,干燥,得到水热污泥;(4)将水热污泥密闭条件下限氧热解,得到污泥生物炭。污泥生物炭中Cd、Pb、Cu、Zn、Cr和Ni六种重金属的形态发生变化,酸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向残渣态转化;富含FeOOH、SiO2和CaSO4,可作为去除土壤中TYL等污染物的吸附剂或土壤调节剂,对TYL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可达58.19mg/g。
-
公开(公告)号:CN1110181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36298.8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硝化与反硝化脱氮过程实时控制管理的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包括垂直流人工湿地子系统和动态数据采集子系统;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子系统包括湿地基质和湿地植物;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子系统设有与其底部连通且高于底部的出水高度可调节的出水口;所述动态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湿地基质中部的检测部件和与所述检测部件电连接的分析部件。本发明提供的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NH4+-N、NO3--N的浓度变化以及DO、pH和Eh等水质状况,在处理水质较复杂多变的污水时能够有所依据的及时针对反应情况作出调节和应对,提高对氮素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保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0492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46379.5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23/847 , B01J35/02 , B82Y20/0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2F1/30 , C02F1/7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定形的钒酸铁/钒酸铋/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硝酸铋的丙三醇溶液、石墨烯粉末、偏钒酸铵水溶液和硝酸铁溶液混合得到前驱体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加入抗坏血酸溶液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静置,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洗涤,经干燥后即得到无定形的钒酸铁/钒酸铋/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无定形钒酸铁/钒酸铋/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粒径小于50n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光催化活性也远远超过纯钒酸铋或钒酸铁,可用于光催化还原Cr(VI)及含铬废水的深度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