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0890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59349.4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12Q1/02 , C12Q1/6886 , G01N33/68 , G01N33/574 , A61K49/00 , C12N5/07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出一种促脑胶质瘤耐药的脑胶质细胞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gaMSCs)亚群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收集gaMSCs条件培养液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87及胶质瘤原代细胞(GBM-1)并使用TMZ处理,再进行多种检测手段实现直观实验比对,来进行gaMSCs对脑胶质瘤化疗耐药性的评价。本发明的评价方法可以得出CD90低表达的gaMSCs亚群可通过分泌IL-6促进脑胶质瘤细胞中FOXS1的表达,从而激活肿瘤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形成对替莫唑胺的化疗耐药。本发明进一步明确了脑胶质瘤微环境促使肿瘤细胞化疗耐药的机制,同时为进一步针对脑胶质瘤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3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25803.3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西仑吉肽的胶质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得的外泌体内部含有高浓度的西仑吉肽及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特定miRNA(如miR‑124、miR‑21抑制剂),通过改良的GaMSCs‑Exos递送策略,将西伦吉肽靶向输送至肿瘤微环境中的胶质瘤细胞及其周围的血管,有效规避了血脑屏障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同时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如逆转免疫抑制状态),增强免疫治疗效果。该策略不仅在基础研究中验证了其优越的靶向递送性能,还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技术原创性和临床转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957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02823.7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47/46 , A61K31/704 , A61P35/00 , C12N15/867 , C12N15/62 , C12N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单核细胞外囊泡类似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将嵌合抗原受体转染单核细胞,筛选获得CAR‑单核细胞系,再与靶向药物共孵育,经膜挤压、离心纯化后得到。所述单核细胞外囊泡类似物具有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趋化性与特异性识别能力,通过负载盐酸多柔比星靶向杀伤胶质母细胞瘤,绕过血脑屏障,可通过三叉神经与嗅神经鼻内分支实现更有效的颅内给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44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64638.1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CU卧床病人护理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床体、设备箱、支撑组件和旋转组件:床体上设有床板,床板下方设有设备箱,床板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支撑块,床板内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抬起板;支撑组件设于设备箱与支撑块之间,用于支撑抬起卧床病人的一侧,以辅助卧床病人翻身动作;及旋转组件设于抬起板与设备箱之间,用于改变抬起板的倾斜角度。该种装置通过支撑组件能够在患者进行翻身动作的同时,通过顶出杆对患者身体的另一侧进行限位,避免患者身体滑落或位置偏移的情况发生,通过旋转组件、放置板和旋转板设置,便于患者饮食饮水,以及可以坐在床板上排泄。
-
公开(公告)号:CN115737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64172.5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H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部康复按摩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滑动连接有升降箱;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且用于带动升降箱进行升降移动;两个箱槽,两个箱槽开设在升降箱的底面,升降箱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内块,启动电机A,电机A会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当第二转轴转动时,通过第一齿轮会带动两个第二齿轮转动,两个第二齿轮转动时会分别带动两个第一转轴转动,当两个第一转轴转动时,通过侧杆会带动滑套在摆动杆上滑动,当侧杆带动滑套在摆动杆上滑动时,此时摆动杆会在内块的一侧摆动,从而实现按摩组件摆动,增强了按摩组件对患者头部按摩时的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57373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64173.X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椎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一侧表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两侧对称转动设置第一牵引板以及第二牵引板,所述底座上侧面设置用于同时牵拉第一牵引板以及第二牵引板的对向牵拉机构,所述第一牵引板与第二牵引板间隙处设置用于腰椎顶压的治疗机构,所述第一牵引板两侧对称设置立板,所述立板一侧表面设置扶手杆,本发明能够对患者的腰椎两侧进行支撑牵拉,保证了患者腰椎两侧受力的均匀性,同时提高了使用舒适度,且牵拉的同时能够对患者的腰椎患处进行按摩治疗,牵拉与治疗同时进行,提高康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450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39740.1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深部电极自动植入系统,系统包括:分割模块,用于获取多模态影像,对多模态影像进行分割,确定脑血管与靶向核团;路径规划模块,用于基于脑血管和靶向核团,确定电极植入靶点的植入位置,并生成目标手术路径;采集模块,用于在手术过程中,基于目标手术路径控制电极移动,并基于电极采集目标对象的神经信号;判断模块,用于在目标手术路径上显示电极的实时位置,并结合神经信号与实时位置判断电极是否进入靶向核团区域;发送模块,用于在电极进入靶向核团区域时,生成提示信息。本申请通过多模态影像与电生理结合,在术前规划出电极的植入路径,并在术中持续判断确定电极的实时位置,以保证电极准确植入,精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84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78554.X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1N33/569 , C12Q1/6876 , G01N33/68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脑胶质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亚群生物特性的检测方法,该种方法通过对细胞亚群的建立和分离,以及体内和体外的检测试验,体外包括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ELISA实验、Transwell实验、CCK8测试、划痕试验、Adhesion assay和血管生成试验,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向对细胞亚群的生物特性进行逐步确定,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持和根据;同时通过基因技术对细胞亚群的RNA进行差异性检测,从而可以对治疗靶点的确定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216317945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0005712.8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电凝功能的神经外科吸引器,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外部滑动套设有外管,所述内管另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有电凝头,所述电凝头可沿所述凹槽滑动并穿出所述凹槽,所述电凝头底端与所述凹槽底部连接有伸缩柱,所述外管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弯曲度可调,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负压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电凝功能的神经外科吸引器,可以在吸引器吸引时自动将电凝头收进凹槽内,待出血减少或基本止血时电凝头自动伸出,给予电凝止血,可以减少电凝头对废弃组织碎片的阻挡,降低对吸引工作造成的妨碍。
-
公开(公告)号:CN214432101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22398944.2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41D19/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加长部和单面胶带,所述手套本体一端设置有手套加长部,所述手套加长部包括外层加长部与内层加长部,所述外层加长部内侧设置有外粘胶层,所述内层加长部外侧设置有内粘胶层,所述内层加长部内部设置有手套口,所述外层加长部与内层加长部之间设置有衣袖夹层,利用衣袖夹层,能够在使用时将防护服衣袖放入衣袖夹层内,通过外粘胶层与内粘胶层对防护服衣袖两面都进行粘合连接,不仅极大的提高了粘合固定的稳定性,而且防止容易产生脱落,利用子扣与母扣,能够通过按压子母扣,使两者进行卡合固定,进而提高防护服衣袖的安全性,避免外力轻易导致脱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