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01850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272359.3
申请日:2009-09-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J5/60
Abstract: 一种火焰温度和黑度的检测方法,属于火焰光谱分析方法,解决现有方法无法预料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测量步骤:测量输出火焰的光谱输出强度I(λ);(2)修正步骤:对I(λ)进行修正,得到光谱辐射强度Id(λ);(3)计算步骤:对Id(λ)选取间隔为Δλ的任意两波长,计算得到火焰温度Tλ和火焰黑度ελ随波长λ的分布曲线;(4)判定步骤:根据火焰黑度ελ随波长λ的分布曲线,判定是否存在火焰光谱辐射属于灰性的波段,是则进行步骤(5);否则退出检测;(5)输出步骤:将火焰光谱辐射属于灰性的波段范围内的火焰温度和火焰黑度输出。本发明对测量对象环境无干扰,在火焰符合灰性的波段范围内计算得到光谱的温度和黑度,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55077B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710052202.0
申请日:2007-05-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煤粉粗细分离燃烧方法及其装置,属于煤粉燃烧技术领域,适用于煤粉燃烧锅炉。本发明方法包括:(1)分离步骤,将常规煤粉气流分离为细煤粉气流和粗煤粉气流;(2)引流燃烧步骤,将粗煤粉气流处于燃烧射流的中部;把细煤粉气流引到粗煤粉气流外部进行环绕燃烧,在粗煤粉气流周围形成稳定着火热源,以强化粗煤粉气流着火和稳燃。本发明的装置,主燃烧器前部装有旋风分离装置,旋风分离装置出口为双层圆形套管,双层圆形套管内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主燃烧器外一次风圆管,双层圆形套管外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主燃烧器内一次风圆管。本发明着火特性好,稳燃能力强,煤粉燃尽率高,NOx排放量低,负荷和煤种适应性强,实现了煤粉的高效低污染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308618C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510018431.1
申请日:2005-03-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可调节外旋流内直流主燃烧器装置,属于锅炉的燃烧器设备,其目的是既具有旋流燃烧器能够产生回流区,卷吸高温烟气强化着火和稳燃的特性,同时也具有直流燃烧器的射流刚性强,煤粉气流穿透度大的特性,以满足实际工程的应用。本发明主燃烧器外管为圆管,(1)主燃烧器外管内套有内一次风圆管,主燃烧器外管和内一次风圆管之间具有叶片;所述叶片使用中心轴固定在内一次风圆管和主燃烧器外管管壁上,轴向可调;(2)在主燃烧器外管管壁外装有电动调节装置,用传动轴将其和轴向可调叶片连接。本发明着火特性好,稳燃能力强,能够实现不同负荷和不同煤种时煤粉燃烧的自适应调整,煤种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687639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18431.1
申请日:2005-03-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3D1/00
Abstract: 可调节外旋流内直流主燃烧器装置,属于锅炉的燃烧器设备,其目的是既具有旋流燃烧器能够产生回流区,卷吸高温烟气强化着火和稳燃的特性,同时也具有直流燃烧器的射流刚性强,煤粉气流穿透度大的特性,以满足实际工程的应用。本发明主燃烧器外管为圆管,(1)主燃烧器外管内套有内一次风圆管,主燃烧器外管和内一次风圆管之间具有叶片;所述叶片使用中心轴固定在内一次风圆管和主燃烧器外管管壁上,轴向可调;(2)在主燃烧器外管管壁外装有电动调节装置,用传动轴将其和轴向可调叶片连接。本发明着火特性好,稳燃能力强,能够实现不同负荷和不同煤种时煤粉燃烧的自适应调整,煤种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587930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60961.8
申请日:2004-10-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炉内三维温度场实时监测装置,它属于锅炉温度检测技术。该装置在锅炉冷灰斗至折焰角的炉膛区域内、沿锅炉高度方向分层布置摄像探头,每层至少布置两支,其视角中心线斜向下,各摄像探头的视频信号送入视频分割器中合成为一路信号,再送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上述摄像探头最好每隔4~6米布置一层,其视角中心线与锅炉的棱的夹角γ为40度到50度之间为宜。本发明整套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以在电站锅炉的恶劣环境中稳定工作;所布置的多个摄像探头可以充分的接收来自炉膛内的辐射信息,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炉膛内的三维温度场。
-
公开(公告)号:CN1352369A
公开(公告)日:2002-06-05
申请号:CN01133648.X
申请日:2001-11-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周怀春
IPC: F23N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锅炉炉膛燃烧控制方法,特别涉及多火嘴炉膛燃烧优化控制,适合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燃烧监控。本发明在炉膛内布置多个火焰图象探测器,获取炉膛三维温度分布,然后通过检测数据拟合辐射能E同机组发电负荷NE之间的关系式,测试火焰中心高度、火焰断面温度中心随各层、各角燃烧器燃料量、风量分配比例变化的变化规律,在根据负荷和锅炉主蒸汽压力反馈信号给出的锅炉总燃料量和总风量确定的情况下,根据火焰中心偏离其理想位置的状态给出各层、各角燃烧器中燃料量和风量的分配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高效、低氮氧化物排放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01650391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920229789.2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 Y02P80/15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它将蒸汽动力循环部分和乏气热能再利用部分耦合在一起,乏气热能再利用部分的结构为:集热棚呈倒置的漏斗形,覆盖布置在换热器的上方,集热棚的四周作为空气的进口,集热棚中心开有圆形出口,集热棚进口的截面积大于出口的截面积,抽吸管竖直安装在集热棚的中部,且其入口与集热棚出口密封连接,涡轮设置在抽吸管的入口处,导流块安装在涡轮下方,发电机组通过连接轴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变速器与涡轮连接。该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减少冷源损失,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还可以消除空冷风机的噪声,减少噪声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1281329Y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720088403.1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3D1/00
Abstract: 煤粉粗细分离燃烧装置,属于煤粉燃烧技术领域,适用于煤粉燃烧锅炉,目的在于克服浓淡分离燃烧技术所存在的弊端和超细化煤粉制备成本较高的问题,实现高燃烧效率、稳燃、防结渣、低污染以及良好的煤种适应性和快速负荷变化适应性。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燃烧器前部装有旋风分离装置,旋风分离装置出口为双层圆形套管,双层圆形套管内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主燃烧器外一次风圆管,双层圆形套管外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主燃烧器内一次风圆管。本实用新型着火特性好,稳燃能力强,煤粉燃尽率高,NOx排放量低,负荷和煤种适应性强,实现了煤粉的高效低污染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2709805Y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420076058.6
申请日:2004-07-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3C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W型火焰锅炉燃尽风(OFAW)装置,它属于W型火焰锅炉燃烧技术。在W型火焰锅炉前后墙拱上燃烧器一次风煤粉喷口上部喉口处设置一排燃尽风喷口,将入炉总风量的5~10%由此喷口与水平方向成10~45度角向下送入下炉膛上部区域,风速为30~60m/s,风温与二次风风温相同。燃尽风能增加煤粉燃烧中后期炉内扰动混合,强化氧气向颗粒表面的扩散和补充氧量,提高煤粉颗粒燃烧中后期的燃烧速率,增加其燃尽率,提高W型火焰锅炉燃烧效率;同时由于燃烧区送风量减少和燃尽区烟气温度降低,能够降低烟气中NOx的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2739598Y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420076978.8
申请日:2004-10-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炉内三维温度场实时监测装置,它属于锅炉温度检测技术。该装置在锅炉冷灰斗至折焰角的炉膛区域内、沿锅炉高度方向分层布置摄像探头,每层至少布置两支,其视角中心线斜向下,各摄像探头的视频信号送入视频分割器中合成为一路信号,再送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上述摄像探头最好每隔4~6米布置一层,其视角中心线与锅炉的棱的夹角γ为40度到50度之间为宜。本实用新型整套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以在电站锅炉的恶劣环境中稳定工作;所布置的多个摄像探头可以充分的接收来自炉膛内的辐射信息,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炉膛内的三维温度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