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04241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720129.X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凝气体对部分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影响分析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对不凝气体在部分重力条件下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影响进行评估。本发明首先分析了最恶劣情况,即储液器气空间容积最小时,相同不凝气体量的分压力最大,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蒸发器相变温度升高幅度最大,不凝气体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影响最大,然后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获得不凝气体的分压力,根据氨工质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获得氨工质的压力,从而获得蒸发器的温度,进而获得由不凝气体引起的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蒸发器与储液器之间的温差,从而对部分重力情况下不凝气体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最大恶劣影响情况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448278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720990.6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相容性等效模拟试验件。使用本发明能够等效模拟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氨工质在高温、镍作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过程。本发明为密闭、中空的一体成型的重力热管,其分为三段:储液部件、连接管路和高温烘烤组件,通过对重力热管的尺寸、结构设计,使得本发明能等效模拟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中氨工质在高温、镍作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进而可以利用重力热管测量不凝气体的方法获得氨分解得到的不凝气体量,测试方法现有、简便,从而可以简便、有效地判断氨工质与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材质的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02392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720800.0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相流体回路冻结失效试验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对两相流体回路在超过工质冷凝温度环境下的失效状态进行测试,并分析冻结对两相流体回路传热性能的影响。本发明首先设计了一套试验装置,通过控制模拟热源和散热板的温度控制两相流体回路的工作温度,设计试验方法,对两相流体回路冻结失效性能进行测试。其中,温度传感器的布置有利于观察两相流体回路中氨工质的状态,查看两相流体回路中的各部件是否满足温度要求,同时还可以查看两相流体回路是否达到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450424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20129.X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凝气体对部分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影响分析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对不凝气体在部分重力条件下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影响进行评估。本发明首先分析了最恶劣情况,即储液器气空间容积最小时,相同不凝气体量的分压力最大,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蒸发器相变温度升高幅度最大,不凝气体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影响最大,然后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获得不凝气体的分压力,根据氨工质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获得氨工质的压力,从而获得蒸发器的温度,进而获得由不凝气体引起的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蒸发器与储液器之间的温差,从而对部分重力情况下不凝气体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最大恶劣影响情况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445830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21212.9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寿命试验装置,能够有效模拟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在寿命期间氨分解产生氮气和氢气的过程,以保证其在月球探测过程的可靠性;同时能够测试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在月夜运行期间,蒸发器与储液器温差的计算,判断该两相流体回路在寿命期间是否满足探测器热控的要求。具体包括蒸发器加热控温回路、储液器加热控温回路、蒸气管路加热控温回路、冷凝管路加热控温回路、冷凝管路冷却保护模块以及温度数据收集存储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445789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21250.4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F2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回路地面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凝气体量的测试方法。重力热管不凝气体量的精确测试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重力热管竖直放入真空室(1)内,重力热管的管路(15)上部与真空室(1)内的冷板(9)贴合;步骤B:静置一段时间后,对真空室(1)抽真空;步骤C:通过冷板(9)降低重力热管至设定温度;同时,重力热管与真空室(1)进行辐射换热;步骤D:当重力热管温度平衡时,由红外测温仪(7)采集重力热管上温度测点的温度,并计算不凝气体量。本发明减少了测量误差提高了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33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197874.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5K7/2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雷达阵面的阵列式均温板散热装置,置于雷达发热模块下方工作,内部具有阵列式传热结构,外形可加工为雷达阵面安装结构,一端设置散热翅片;在阵面贴近发热模块的一面,布置有若干阵列式传热通道,传热通道的走向与发热模块到散热翅片的方向平行,发热模块一侧的端点为传热初始端,散热翅片一侧的端点为传热终点端;所述传热通道采用不等长设计,保证每个发热模块下方均有不少于一个的传热初始端。系统简单,结构紧凑,无需消耗能源即可实现传热散热,系统传热能力强,适用于大规模雷达阵面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5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38675.8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空间应用的VM循环热泵,包括:驱动组件、高温级排出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高温换热器、中温换热器、输气管、低温级排出器及低温换热器;高温级排出器安装在第一气缸内,形成第一中温腔和高温腔;低温级排出器安装在第二气缸内,形成第二中温腔和低温腔;第一中温腔和第二中温腔连通组成中温腔;驱动组件用于分别驱动高温级排出器、低温级排出器的往复运动;且低温级排出器和高温级排出器保持运动相位差;高温换热器安装在高温腔外部;中温换热器安装在中温腔外部;低温换热器安装在低温腔外部。本发明能够实现核动力废热的直接驱动,将核电系统废热进行二次利用,有效提高系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3253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1337115.1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蒸发器组件及环路热管,涉及航天器及地面其它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该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和工质出口;蒸发器包括主毛细芯和集气室;蒸发器的壳体内壁设置有蒸气槽道,蒸气槽道用于将主毛细芯外侧蒸发的工质引流至工质出口;蒸气槽道呈折线形或者波浪形;蒸气槽道包括与主毛细芯对应的槽道蒸发段和与集气室对应的槽道集气段;槽道集气段的当量尺寸大于槽道蒸发段的当量尺寸;蒸气槽道呈折线形时,当量尺寸为相邻两个折线顶点之间的距离,蒸气槽道呈波浪形时,当量尺寸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该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组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器组件及环路热管,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环路热管启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6220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27183.4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用轻质高温热管辐射器,该热管辐射器包括用于扩热的钛水热管和高导热碳碳辐射器;钛水热管与高导热碳碳辐射器钎焊连接形成一体结构;钛水热管采用钛或钛合金材料通过3D打印增材技术一体化制造而成;高导热碳碳辐射器采用由高导热碳纤维与中间相沥青构成的复合材料制成,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2g/cm3、且单向导热系数大于500W/(m·K);钛水热管的延伸方向与高导热碳碳辐射器中的高导热碳纤维垂直设置,用于形成两个高导热方向的正交耦合。上述热管辐射器适用于核动力航天器热排散所需的工作温区,可极大的提高辐射器的效率,并降低系统乃至整星的重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