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柔性星载天线在轨振动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711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180967.5

    申请日:2019-03-11

    Abstract: 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柔性星载天线在轨振动测量方法,在柔性星载天线上粘贴目标标志点,按照时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柔性星载天线的序列图像;从柔性星载天线的序列图像中提取目标标志点,得到各个目标标志点的轮廓;将各个目标标志点的轮廓,分别拟合成亚像素精度椭圆,确定各个亚像素精度椭圆的中心像素坐标;建立相机投影模型;根据各个亚像素精度椭圆的中心像素坐标,标定相机投影模型的外参,完成在轨标定;根据标定外参后的相机投影模型,对柔性星载天线粘贴的目标标志点进行在轨振动测量。测量结果为天线面型精调、振动抑制、动力学模型在轨修正、载荷对地成像补偿提供输入,同时为卫星在轨故障诊断,在轨健康监测提供测量和图像信息。

    一种可提供稳定长短基线的四星Helix编队构型

    公开(公告)号:CN10908558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0860789.6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供稳定长短基线的四星Helix编队构型。使用本发明能够在一个轨道周期内提供稳定的垂直有效长基线和垂直有效短基线,从而可利用长短基线组合基线高精度干涉测高。本发明构型包括1颗主星和3颗辅星,主星轨道与各辅星轨道分别为满足Helix构型的双螺旋轨道;本发明构型在编队飞行过程中的任意时刻,主星都可以与其中一颗辅星之间形成最优垂直有效基线,满足最优基线取值范围指标,任意时刻都存在两颗辅星之间形成的有效长基线,从而在整个轨道周期内,任意时刻总是存在一组稳定的有效长基线和短基线,从而可利用长短基线组合基线高精度干涉测高。

    一种主辅星分布式SAR侦测一体化成像卫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644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861233.9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辅星分布式SAR侦测一体化成像卫星系统。使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高分辨率SAR成像、高精度干涉SAR测高和三维层析SAR成像。本发明利用一发多收或多发多收工作体制,同时提供1+N个观测数据,加强数据的相关性,成像数据获取更加快捷有效;同时,采用主星位于中心、辅星按Carwheel车轮轨迹的构型共轨道面飞行,能够在整个轨道周期内任意时刻均存在由主辅星之间形成的满足最优垂直有效基线要求的短基线,以及由辅辅星之间形成的可指导短基线进行相关干涉处理的长基线,提高系统效率和干涉测高精度;通过变轨技术使得辅星车轮轨迹在轨变化,使得本发明构型更为紧凑,形成空间虚拟大孔径,有利于利用稀疏孔径的算法进行更高分辨率的成像。

    一种隔振器零位调测方法及检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24990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510581240.X

    申请日:2015-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器零位调测方法及检验装置,通过卸载隔振器所承受的重力,使隔振器的受力状态与在轨状态保持一致,从而测试被隔振体与安装基础之间的夹角,并且隔振器零位检验装置包括:底座;力传感器,一端固定在底座上,而另一端与测试台面固连;测试台面;自锁丝杠,被固定在底座上;过孔,位于测试台面上;丝杠螺母,其螺纹孔为铅垂方向;台面精测镜,被粘贴在测试台面上;以及被隔振体精测镜,被固定在被隔振体上。因此,采用本发明,能够在地面模拟隔振器入轨后的受力状态,并计算出被隔振体与安装基础之间的调测夹角,能够在研制阶段检验隔振器引起的安装角度偏差能否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入轨后出现被隔振设备指向角偏差超标的现象。

    主星位于中心、辅星cartwheel编队的分布式SAR构型

    公开(公告)号:CN10903129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61642.9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星位于中心、辅星cartwheel编队的分布式SAR构型。使用本发明能够形成稳定的垂直有效基线,且在一个轨道周期内的任意时刻均存在垂直有效长基线和最优垂直有效短基线,能够有效提高干涉测高精度,且能耗低。本发明包括一颗主星和多颗辅星,其中,主、辅星位于同一个轨道面上,辅星均匀分布在以主星为中心的Cartwheel椭圆轨迹上,并围绕主星沿所述Cartwheel椭圆轨迹飞行;该构型下,在整个轨道运行周期的任意时刻,均有由两颗辅星形成的有效垂直长基线和由主星和一颗辅星形成的最优垂直有效短基线,从而可以利用长、短基线进行最优的干涉信号处理,高效高质地获取测绘地区的高精度DEM,相对测高精度可以达到0.5m,可满足1:5000比例尺的测绘制图需求。

    基于稀疏孔径的合成孔径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3261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1051582.5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稀疏孔径的合成孔径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方法,包括:以随机序列或伪随机序列作为稀疏采样准则形成稀疏孔径,在SAL的交轨向形成稀疏孔径采样阵列并进行稀疏采样;以连续分布孔径的回波数据对应的直接SAL三维成像结果作为参考复图像,对所有稀疏孔径的回波数据对应的直接SAL三维成像结果进行干涉处理得到三维图像;将三维图像变换至三维频域,在空间连续分布目标三维频谱集中在低频段具有稀疏性的基础上,在交轨向频域实施低通滤波或主成分分析后,对三维频谱反变换,形成稀疏采样滤波或重构处理后的三维图像。本公开中SAL三维成像用的交轨稀疏孔径,采用轻量化膜基衍射光学系统形成,利于提高交轨向分辨率、简化硬件系统。

    一种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速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4908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408584.4

    申请日:2018-0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速度检测方法,基于不同原始子孔径图像中的变化信息实现动目标的速度估计,克服传统单通道动目标检测系统检测概率低、盲速以及最小检测速度限制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径向速度和方位向速度不断去更新相位补偿函数后,重新进行BP成像,直到径向速度和方位向速度满足设定条件,符合一定的精度要求;并且,由于本发明进行多次BP成像,获得的子孔径图像聚焦度更好,能够提供类视频的高轨SAR产品,从而获得动目标的位置、速度、运动趋势等各种运动参数信息,显著提升SAR图像产品的应用水平。

    一种高低轨双基SAR斜距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444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01655.2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轨双基SAR斜距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非“停-走”假设;假设SAR脉冲信号在发射时刻t时从高轨卫星发出,此时高轨卫星的位置为PG(t),速度为VG(t),低轨卫星的位置为PL(t),速度为VL(t)、加速度为aL(t),经过第一时延η′后,卫星信号到达目标位置PT,定义此时低轨卫星位置为PL(t1)、速度为VL(t1),卫星信号经目标反射形成回波信号,回波信号在第二时延η″后,到达低轨卫星,被低轨卫星接收,定义此时低轨卫星的位置为PL(t2)。(2)、在非“停-走”假设下,推导高低轨双基SAR精确斜距模型;(3)、根据高低轨双基SAR精确斜距模型,计算高低轨双基SAR精确斜距r(t)。该发明斜距计算精度高,具有很好地抑制模糊和聚焦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