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6871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08184.4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路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能够提升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和传输速率。所述方法包括:在发送端,将两用户的传输信号分配到任意波形发生器的两个输出端口输出,输出的2路信号分别加载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上,驱动相应的光源将其转换成光信号后通过水信道发送出去;其中,任意波形发生器输出信号的电平值可调节,输出的2路信号的电平值差异表示信号的功率差异,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为同色光源或异色光源;在接收端,两个功率大小不同的光信号被同一个光检测器捕捉后,进行信号恢复,得到发送端两用户的原始传输信号。本发明涉及水下可见光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83301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93935.3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0/516 , G06T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见光收发方法及系统,能够在无需严格对准光源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通信。所述方法包括:在可见光系统发送端,获取用户输入信息以控制LED灯珠闪烁;在可见光系统接收端,终端通过CMOS摄像头的卷帘门效应以逐行曝光的方式捕捉明暗相间的可见光信号,并对捕捉到的图像中的可见光信号进行处理,还原出完整的用户输入信息。本发明涉及可见光LED通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763257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262662.5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0/25 , H04B10/2575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通信系统,能够提高通信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所述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可见光通信设备、网关、直通放大系统、远端天线单元及中心站;可见光通信设备,用于将终端设备发送的电信号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电信号依次通过网关、直通放大系统传输至远端天线单元,直通放大系统向远端天线单元无线发送的射频信号为毫米波信号;或,所述可见光通信设备,还用于将终端设备发送的电信号调制并转换为第一光信号,其中,第一光信号在车厢内传输;远端天线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毫米波信号转换为第二光信号,且将第二光信号通过光纤发送至中心站;远端天线单元,还用于通过光纤接收中心站发送的第三光信号。本发明适用于光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931592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010262942.9
申请日:2010-08-26
Applicant: 青海西部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青海西部矿业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WSN的矿下安全监控系统网关设备,包括微处理器单元,存储器单元,WSN射频收发单元,以太网接口单元,RFID射频识别单元,蜂鸣器预警单元,语音通信单元,以及人机接口单元。其中微处理器单元是网关核心,按照一定算法实现数据处理和任务调度控制,WSN射频收发单元完成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各个节点的数据收发,以太网接口单元提供网关与Internet网络通信的接口,RFID射频识别单元为井下人员考勤和模糊定位提供服务,蜂鸣器预警单元和语音通信单元实现紧急情况下的网关本地报警、网关与远程服务器IP语音通话的服务。本发明的网关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大,能可靠地实现异构网络的协议转换功能,并提供多种实用性辅助服务,为井下安全生产提供全面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1437273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10241018.5
申请日:2008-12-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分布式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方法,属于认知无线网络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根据节点感知得到的可用频谱信息建立着色多重图模型;调用跨层设计路由算法寻找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路由并同时选择邻居节点间的通信信道;更新着色多重图的拓扑以及节点的接口数。本发明将网络层的路由选择和MAC层的信道分配进行跨层设计,在较低的时间复杂度下,对路由跳数和邻跳干扰进行具体的优化。本发明适用于认知无线电网路以及下一代异构网络等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159748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710177292.6
申请日:2007-1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实体认证方法,涉及信息安全技术中传感器网络安全相关应用领域。本发明以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身份进行认证,保证节点之间通信的安全。节点是否合法可信的认证需要经过节点信任值管理,信任组构建,信任组更新,从而使节点中保存相关节点的信任值,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节点就可以根据信任值的大小来确定信息传输的方式和路径。该方法利用节点声誉和信任组的思想,可获得有效的安全认证策略,通过引入对称密钥加密算法,避免了采用公开密钥算法实施数字签名计算量大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认证的时延、增大了网络生存期。
-
公开(公告)号:CN101699803A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910236638.4
申请日:2009-1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多层多域光网络的域间路由方法,其应用范围为多层多域光网络以及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 switch optical network)。此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在全网拓扑抽象(full-mesh topology abstraction)基础上改进解决了虚拟链路的代价和可用波长数问题以及在域间路由算法中将路径最大可用波长数与K最短路径算法相结合,降低了域间由于缺少可用波长而导致的阻塞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全网的业务阻塞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616340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089146.7
申请日:2009-07-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安全光路建立方法,涉及自动交换光网络控制平面中光通路或光连接的建立。本发明使用综合的波长预留策略,通过数字签名和消息反馈等安全机制,对GMPLS RSVP-TE消息中的重要对象进行完整性保护,能防止内部节点的恶意或自私行为。另外,根据自动交换光网络中路由模块和信令模块强耦合的特点,本发明设计了相应的密钥管理机制,采用OSPF-TE的PKLSA消息分发光路建立过程中所需的节点公钥证书。该方法在保证光通路安全建立的同时,具有光通路建立快、攻击检测时间短、消息负载较低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自动交换光网络中控制平面中光连接的安全建立。
-
公开(公告)号:CN100576825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710177293.0
申请日:2007-1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斯特纳树的组播随机化路由方法,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的组播传输。本发明以源发起的、按需驱动的组播路由,并在路由选择过程中引入概率路由方法,有效地避免了算法的死循环,选择概率最大的节点作为下一跳,也保证了路径的健壮性,这就保证了路由的畅通和数据的顺利传输,同时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生命周期。本发明具有有效数据传输和网络生命周期长的特性,特别适用于人力无法触及的危险环境,传感器节点一旦通过某种手段被配置播撒之后,便不能有电池或其他形式的能量的更新,人力只能在基站或管理中心对其进行远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0556001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710177024.4
申请日:2007-11-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梯度更新的移动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本发明有利于我国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我国环境监测和预报、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科学考察和探险、智能家居、城市交通、大型车库和仓库管理,以及机场、大型工业园区的安全监测等领域将起得重要的作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协议能量开销比较大,占用储存空间多的问题。该方法是由基站发起建立区域梯度并进行周期性区域梯度更新,并使整个网络时间同步。当源节点要向汇聚节点发送数据时,由源节点发起,建立一条通向汇聚节点的链路,从而完成数据传输。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增加无线传感器网络使用寿命,节约传感器存储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