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杆双辊驱动挤压成形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89417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93662.1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与装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螺旋杆双辊驱动挤压成形装置及工艺,所述装置包括模具、入料筒和两个轧辊;模具内部开设螺旋型腔,将直线型坯料成形为螺旋杆;入料筒用于坯料的上料;两个轧辊用于为坯料提供挤压成形的轴向压力。所述工艺对坯料进行软化处理,对模具进行润滑处理;设定轧辊倾斜角度、轧辊间距及扭矩;将坯料穿进入料筒,使其被轧辊咬入,坯料在轧辊驱动下绕自身轴线匀速旋转并匀速向前进入模具型腔内,挤压成形得到螺旋杆成品。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连续成形任意长度的螺旋杆,成形精度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降低复杂多元黄铜合金杂质元素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300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064686.3

    申请日:2019-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复杂多元黄铜合金中杂质元素铁的方法,属于再生铜熔体净化技术领域。主要处理工艺包括原料预处理—磁选—熔化—精炼—浇铸处理。复杂多元废杂黄铜原料首先经过原料预处理,分离明显非铜类杂质,并经过磁选分离一部分铁,然后在感应炉熔化后加入铜箔包覆的单质硼或者铜硼合金保温5‑20min再加清渣剂(白云石等)保温15‑30min,浇铸成锭。铸锭黄铜合金中铁含量下降了25%~60%,再生黄铜合金中铁含量得到了合理的控制,铸锭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一种含锡废杂铜的精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129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67274.9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锡废杂铜的精炼方法,属于再生铜精炼技术领域。废杂铜原料中铜含量(重量百分比)80-85%,锌含量(重量百分比)4-7%左右,锡含量(重量百分比)3-8%,余量为铁镍铅等元素。主要处理工艺包括原料预处理—化料—精炼—浇铸处理。废杂铜原料经过预处理,分拣出与铜合金无关的物料,在感应炉内熔化后加入5-13%(重量百分比)的氯化亚铜,精炼温度为1390-1490℃,熔炼保温5-30min,浇铸成锭。处理后的废杂铜中锌含量变化小于10%,而锡含量下降了50%~90%,使得锡含量大大降低至有益范围内,为再生黄铜合金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一种耐蚀超低碳高硅铁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230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267379.5

    申请日:2019-04-03

    Abstract: 一种耐蚀超低碳高硅铁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蚀合金领域,其特征在于其合金化学成分(重要百分数)为:C≤0.005%;Si 14.4~20.0%;P≤0.008%;S≤0.008%;RE 0.01~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超低碳高硅铁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纯铁、废钢、硅铁等原料加入感应电炉或电弧炉中进行两次熔炼,使各种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合金熔炼温度为1530~1550℃,出炉温度为1450~1480℃,出炉前在铁水包中加入稀土硅铁合金,采用树脂砂型铸造成形,浇注温度为1380~1420℃,凝固0.5~1小时后,立即进行红退,在未开箱的状态下,装入预先加热到700~850℃的热处理炉中,保温2-3小时后,以5-8℃/小时的冷却速度炉冷到50℃出炉空冷。根据本发明制备的超低碳高硅铁基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以用于制造与强腐蚀介质接触的部件。

    一种汽车用超高强热成形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4385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710560144.6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超高强热成形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强钢技术领域。将冲压成形与低温贝氏体等温相结合,综合利用微合金细化、控轧控冷细化、预变形和低温贝氏体等温等细化技术,获得由无碳化贝氏体、少量的块状残余奥氏体和体积分数小于10%的马氏体组成的超细组织,其抗拉强度为1500~2200MPa,延伸率为10~20%。超高强钢的制备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裁剪→热冲压成形→低温贝氏体等温。热冲压成形时,首先将裁剪好的热轧板重新加热至Ac3+50℃奥氏体化,保温0.5~1h,而后立即移至热冲压设备上进行冲压成形,利用热冲压模具的快冷淬火作用,将过冷奥氏体冷却至Ms点之下并等温0.5~1min,迅速放入200~300℃的盐浴炉或电阻炉中等温4~6h,进行等温贝氏体转变,后取出空冷至室温。

    一种铝电解槽废侧衬碳化硅材料的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462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99052.9

    申请日:2017-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C3/085 C25C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槽废侧衬材料(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的处理及再生方法,属于铝电解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主要处理工艺包括破碎—筛分—常压/控压热处理。铝电解槽废侧衬材料经破碎筛分破碎后,置于高温热处理炉中在常压(1200℃至1800℃)或控压(1000℃至1600℃,0.001至0.5atm)进行处理,烟气中挥发的氟化物、钠盐经冷却、结晶可用于生产氟化盐电解质,处理后的铝电解槽废侧衬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不含任何污染物,纯度高,杂质成份小于1%,导热性好,耐侵蚀性好,能够用于生产多种碳化硅及含碳化硅的制品,变废为宝,实现铝电解槽大修废侧衬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应用。

    一种全面处理铝电解槽废槽衬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072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99053.3

    申请日:2017-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7/421

    Abstract: 一种全面处理铝电解槽废槽衬的方法,属于铝电解工业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将铝电解槽大修时产生的废槽衬根据废阴极炭块、碳化硅侧块、耐火材料(保温砖、耐火砖、防渗料)进行分类、破碎,对电解槽大修时产生的不同种类的固体废弃物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废阴极炭块经过毒性抑制、配料、控制压力及气氛高温处理,实现脱除有毒有害物质和再生利用;碳化硅侧块在常压或控压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可有效脱出氟化物和钠盐,实现再生利用;废耐火材料经成份计算,与生产水泥原料按一定配比置于水泥窑中进行协同处理,可制备各类硅酸盐水泥熟料。本发明实现了铝电解槽废槽衬类危险固废的全面综合处理,处理过程无有害成份排出,在使该类固废得到有效治理的同时,实现了增值再生,经济效益明显。

    一种偏振复用直接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186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44415.4

    申请日:2015-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复用直接检测系统及方法,能够使系统传输容量增加一倍。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偏振分束器,用于将一个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分成两个正交的偏振态;第一、第二强度调制器,用于将两路模拟电信号分别在两个正交偏振态上进行强度调制;偏振合束器,用于将强度调制后的信号合成偏振复用信号;偏振保持耦合器,用于结合45°偏振旋转器将偏振复用信号分成两个相差固定角度的SOP;第二、第三偏振分束器,用于将两路SOP分别分成两路正交的偏振态信号;4个光电检测器,用于将接收到的4路偏振态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估计两路SOP的偏振角、消除混合偏振拍打干扰、并进行偏振解复用和信号恢复。本发明适用于光通信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