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变换器自动测试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770344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710876290.X

    申请日:2017-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变换器自动测试电路,包括:控制板插槽、两个驱动板插槽、信号调理电路、CAN通信接口、显示屏、LED状态指示电路、过压过流保护信号测试电路、供电电路和三个拨码开关;其中,控制板插槽分别与两个驱动板插槽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每个驱动板插槽分别与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控制板插槽分别与CAN通信接口、显示屏、LED状态指示电路、过压过流保护信号测试电路、供电电路连接;信号调理电路用于对驱动信号进行调理得到模拟采样信号输入控制板。实现控制板和IGBT驱动板的自动测试,有利于批生产过程中人力和成本的节省,有利于故障隔离和整机功能测试;实现无需PC机的电路板级自动测试,通过显示屏和LED状态指示即可获取测试结果。

    一种背靠背变流器的自循环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463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859070.6

    申请日:2017-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靠背变流器的自循环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背靠背变流器的两个交流端口连接在一起,形成内部电流通路,采用上位机与背靠背变流器中的控制电路进行通信;步骤S2,测试背靠背变流器的内部电气连接及控制功能;步骤S3,测试背靠背变流器的电流特性;步骤S4,测试背靠背变流器的绝缘性能和电压特性;步骤S5,测试背靠背变流器在额定工作状态下的功率特性。降低对测试条件、测量设备的要求,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定位并剔除背靠背变流器的内部错误和缺陷。

    一种功率变换器自动测试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7703440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876290.X

    申请日:2017-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变换器自动测试电路,包括:控制板插槽、两个驱动板插槽、信号调理电路、CAN通信接口、显示屏、LED状态指示电路、过压过流保护信号测试电路、供电电路和三个拨码开关;其中,控制板插槽分别与两个驱动板插槽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每个驱动板插槽分别与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控制板插槽分别与CAN通信接口、显示屏、LED状态指示电路、过压过流保护信号测试电路、供电电路连接;信号调理电路用于对驱动信号进行调理得到模拟采样信号输入控制板。实现控制板和IGBT驱动板的自动测试,有利于批生产过程中人力和成本的节省,有利于故障隔离和整机功能测试;实现无需PC机的电路板级自动测试,通过显示屏和LED状态指示即可获取测试结果。

    一种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86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79766.1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源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升压比低、控制策略不合理的问题。一种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耦合电感、低压直流母线电容C1、高压直流母线电容C2、开关管MOS1和MOS2;其中,耦合电感的公共端连接低压直流母线电容C1的一端,耦合电感的低压端连接开关管MOS1的漏极,耦合电感的高压端连接开关管MOS2的源极,开关管MOS2的漏极连接高压直流母线电容C2的一端;耦合电感的公共端还连接电池的正极,低压直流母线电容C1的另一端、开关管MOS1的源极、高压直流母线电容C2的另一端均连接电池的负极。

    一种基于高频电压注入的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校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267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912290.1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频电压注入的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校准方法,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领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校准方式繁琐、误差较大的问题。基于高频电压注入的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校准方法,包括:向永磁同步电机注入高频电压信号,并实时采集永磁同步电机三相绕组中的高频电流信号;基于每一采样时刻的高频电流信号,获取相应采样时刻的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补偿量;对连续多个采样时刻的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补偿量进行稳定性分析,将稳定后的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补偿量作为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校准量。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校准方式繁琐、误差较大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校准速度和校准精度。

    一种基于数字锁相环的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校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68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65462.2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锁相环的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校准方法,属于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校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校准方式繁琐、校准结果准确度较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包括:利用原动机拖动永磁同步电机以固定转速旋转,变流器不工作;获取每一采样时刻的采样信号并按照一维数组的方式存储;在一维数组上依次移动滑动窗口,基于滑动窗口内所有采样时刻的采样信号和最新的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补偿量,获取当前滑动窗口的三相反电势q轴分量滑窗滤波结果,并更新所述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补偿量;若连续多个三相反电势q轴分量滑窗滤波结果均在设定取值范围内,将最新的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补偿量作为旋转变压器初始位置校准量。

    基于定子双绕组发电机的行驶取力发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72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67400.5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子双绕组发电机的行驶取力发电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行驶取力发电装置包括定子双绕组发电机、励磁功率变换器和控制器,定子双绕组发电机包括定子功率绕组和定子控制绕组,定子控制绕组与励磁功率变换器连接,定子功率绕组与负载连接;其中,控制器根据控制绕组三相电流测量值与三相电流预定值的比较结果向励磁功率变换器输出调制信号,并根据调制信号通过定子控制绕组和励磁功率变换器控制功率绕组侧直流母线电压的电压恒定。本发明通过励磁功率变换器和定子控制绕组对励磁进行控制,发生绕组匝间短路会自动失磁,防止定子绕组匝间短路而引起火灾,提高了行驶取力发电装置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

    一种模拟柴油发电机组的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186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1202941.8

    申请日:2018-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柴油发电机组的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对真实柴油发电机组的频率下垂特性和轴系转动特性进行模拟,输出模拟的轴系角速度和角度;通过对真实柴油发电机组的电压下垂特性进行模拟,输出模拟的励磁电压;将轴系角速度、角度和励磁电压,以及采集的模拟发电机输出电流,输入到发电机方程中,计算得到同步发电机的电动势;以电动势作为调制波驱动逆变器的开关管,进行供电。本发明对传统的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方法进行了改进,使控制方法简单、稳定、可靠。

    一种异步电机发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0210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1241167.1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步电机发电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电机发电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异步电机旋转的检测转速n传启动发电控制算法产生直流母线电压,同时采样异步电机的三相电流和所述直流母线电压;根据所述检测转速、所述三相电流及所述直流母线电压并利用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控制发电控制算法;根据所述发电控制算法的输出控制异步电机产生所述直流母线电压。本发明解决了异步电机发电模式下电磁转速传感器易受干扰,而无速度传感器技术得到的估算转速在负载突变时转速估算精度不高影响发电控制稳定的问题。

    一种基于磁耦合的三相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09742969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027387.2

    申请日:2019-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耦合的三相逆变器,属于逆变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控制方法过于复杂、可靠性较低的问题。该三相逆变器包括逆变电路一、逆变电路二、前级负耦合电路和后级正耦合电路。其中,逆变电路一产生三相电流信号一,逆变电路二产生与三相电流信号一相位相同但调制载波相位相差180°的三相电流信号二,前级负耦合电路将三相电流信号一和三相电流信号二进行差模耦合,后级正耦合电路,对差模耦合结果进行信号整合,获得三相交流电信号,并将其传输至外部负载电路。本发明在实现逆变扩容的同时,通过前级负耦合电路降低逆变电路之间的环流,利用后级正耦合电路降低逆变器输出滤波电感体积,控制方法简单、可靠性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