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同压、可控气助溶剂气泡大小的连续萃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2452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1353092.6

    申请日:2018-11-14

    Abstract: 一种连体同压、可控气助溶剂气泡大小的连续萃取装置,涉及溶剂萃取领域。萃取装置由气泡再分布板,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部为下液相(水相)存贮区域分别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放空排气口,溶剂相出口和水相出口;下部为气助溶剂气泡生成部分,其中设置有磁力搅拌装置,在底部通过一条管路与气泵和溶剂泵相连;其中气泵相连接的进气口位置低于溶剂泵相连接进溶剂口,且进气口直径应低于进溶剂口形成嵌套结构;气泡再分布板为可更换结构,其孔径,孔密度可根据所工作体系进行设计和调换。该萃取装置可以达到气助溶剂连续萃取的高效分离,结构简便安装维护方便快捷。

    一种电极旋转的防枝晶电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8704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591045.5

    申请日:2018-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旋转的防枝晶电池装置,涉及电池测试领域。用一个变频电机通过传动皮带带动转轴转动,同时带动正负电极转动,正极顺时针转动,负极逆时针转动,带动了电解液流动,使电解液中各处锂离子的浓度均匀化,减小浓差极化,防止充电过程中在负极产生锂枝晶;两个筒的转速相同且方向相反,形成对流,减小电解液的流速,消弱了电解液因电极筒转动而产生的湍流问题。正负极的转速可以根据充放电速率大小调节,充电电流大,转速快;反之,充电电流小,转速慢。该电池装置可以有效预防锂枝晶的产生,提高了锂电池的性能,结构简便安装维护方便快捷。

    一种获得高压电表面单极性放电痕迹的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38726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424771.1

    申请日:2018-05-07

    Inventor: 李钒 金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得表面单极性放电痕迹的方法与装置,能够在导电剂配合下,用脉动直流在制品表面上获取单极性放电痕迹。本发明中,PWM信号发生器产生驱动信号,经由功率放大器激励升压变压器和整流电路获得直流脉动电压,电压传输至正负电极,再将正负电极置于被导电剂透入表层的制品上,从阳极或阴极进行表面放电,在制品表层留下单极性放电痕迹。放电痕迹的宏观图案具分形特征,可用于艺术创作、分形图形模板制作、工艺品制作。相比于在湿润材料表层施加工频交流高电压获取放电痕迹的方法与装置,本发明在方法上具有单极控制、可操作性强、保证图案连续性的优势。在装置方面具有容易实现、结构简单的优势。

    一种气相逆流的无隔膜金属-含氧气体液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0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32356.4

    申请日:2018-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2/00 H01M8/004 H01M8/04201 H01M8/188

    Abstract: 一种气相逆流的无隔膜金属‑含氧气体液流电池,装置为无隔膜设计,分为液流电池主体和储罐两个部分,电池和储罐设有只需一个循环泵驱动的电解液循环。液流电池主体为液相循环外塔和液相循环内塔的套筒式结构,外塔和内塔分别设有正极和负极,电解液由内塔进入外塔,空气由气相入口进入外塔与内塔之间,均匀分散到电解液中,与正极表面的空气电极催化剂、电解液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后残余的含有空气的电解液进入到储罐中进行再生,再生后的电解液经循环泵鼓入液相循环内塔,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该液流电池为无隔膜、气相逆流、单循环泵设计,适用温度范围广,无隔膜老化带来的危险,同时降低了使用能耗,提高电池工作效率。

    一种对粉体材料温度、气氛及致密度可调控的电阻率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53372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985583.7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一种对粉体材料温度、气氛及致密度可调控的电阻率测试装置,首先本发明设备体积小巧方便,通过管式炉恒温带进行温度调控,并通过不同温度和不同气氛下改变不同电极电极进行连接,减小粉体与导线直接的接触电阻和不同温度不同气氛下电极的氧化还原,使得测试数据准确度高;其次密封式底部直吹送气方式,能够保证气体与粉体直接接触且气体分布均匀,并通过不同目数的气体导流板保证气体均匀分布与粉体颗粒的流失问题;最后螺杆式中心加压方式和增加加压螺杆长度,能够保证对粉体与电极之间的压力分布均匀,固定稳定性高和解决高温下材料膨胀时的压力不变,并在相同粉体质量上,通过螺杆的转动圈数实现对同一材料不同压实密度下粉体电阻率的测量。

    一种新型紧急防漏阀门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2938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547955.4

    申请日:201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紧急防漏阀门,该阀门包括上部阀门密封盒、下部阀门密封盒、充气口、排污口和压力表;其中上部阀门密封盒开有充气口,下部阀门密封盒开有排污口;压力表安装在上部阀门密封盒上;上部阀门密封盒将原控制阀壳与阀芯包在其内部,且与阀壳阀芯连接的连杆接触处填加密封材料;上部阀门密封盒和下部阀门密封盒分别与进出口通道相连接,且接触处由填充料密封;上部阀门密封盒和下部阀门密封盒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本阀门在原有阀门基础上通过添加上部阀门密封盒和下部阀门密封盒防止了流体泄漏,提高了化工生产的安全性与流畅性。

    一种针对空心镀件内表面施镀的导流式辅助施镀装置及施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588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15746.X

    申请日:2013-06-01

    Abstract: 一种针对空心镀件内表面施镀的导流式辅助施镀装置及施镀方法,适用于电镀与化学镀领域。导流式辅助施镀装置为一填充件,与待镀的空心镀件内腔形状相符,在导流式辅助施镀装置的外表面加工有半圆形、三角形或梯形的突起,形成不连续化流槽设计。将导流式辅助施镀装置置于空心镀件内部,同时将镀液灌装到空心镀件与导流式填充件的间隙内,按需求添加驱动装置搅拌镀液,以实现均一化施镀。本发明减少了镀液用量,降低了施镀成本,填充件表面不连续的导流槽设计,有助于施镀过程中的气体排放和动态施镀过程中镀液的径向传质,以防止在镀件的施镀表面形成层流,有利于均匀化施镀,最终减少镀层的缺陷性,提高器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服役寿命。

    一种纳米Ti4O7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08658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097129.5

    申请日:2011-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Ti4O7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首先合成表面包覆的TiO2,然后在还原性气氛中热处理,获得存在表面包覆的Ti4O7,接下来用刻蚀剂除去表面包覆层获得纯相Ti4O7颗粒。SiO2的包覆使得TiO2在高温还原时不易发生团聚,有利于生成纳米Ti4O7颗粒,本方法制备的Ti4O7颗粒表面的SiO2可以由氢氟酸或钾、钠的氢氧化物除去从而获得了纯相Ti4O7颗粒。

    一种气体旋转脉动分布的气固相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8426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60299.3

    申请日:2011-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气体旋转脉动分布功能的气固相反应装置,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一个下部接在旋转电机上的侧路进气的管式气体分布器和一个固定的气体分布板,气源为脉冲气源。在旋转的管式气体分布器和固定气体分布板之间为缠绕的电阻丝加热热源,使反应气体加热到达反应设定温度。在固定气体分布板的上部放置需要反应的固体粉末原料和所需要的惰性反应填料如氧化铝和氧化锆球等。本装置适用于气固两相反应,气体的脉动输入和管式气体分布器的旋转气体分布有效的改善气体在固相反应物和惰性填料之间的流动分布方式,以达到增加气固两相接触界面,有效抑制沟流等有害现象的发生,达到提高反应速率,降低气体消耗量的作用。

    一种连续雾化进样的聚合物合成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45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69284.4

    申请日:2022-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雾化进样的聚合物合成反应装置,涉及化学反应合成装置领域。该装置由具有加热搅拌及气氛保护的反应部分和连续雾化进样部分组成,反应所需的雾化溶剂通过一定压力的气体连续吹入反应装置。该装置可保证在惰性气氛条件下,高温合成的过程中添加溶剂或反应物的安全性,通过气相吹扫带动连续雾化进样的方式可以减小进样时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并使反应物与溶剂可以充分混合,调节进气量和雾化量可以控制溶剂或反应物的进样速率,进一步控制反应的速率,本发明在制备效率、合成安全性、反应条件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