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高效率、大能量、小体积的掺铒楔形波导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6942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32847.X

    申请日:20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高效率、大能量、小体积的掺铒楔形波导放大器,采用楔形双包层铒玻璃波导结构,泵浦光多次经过增益介质被充分吸收,增加了增益介质的吸收长度和吸收均匀性,从而改善了热效应,有效提高泵浦吸收效率。采用对1.5um有吸收、对泵浦光不吸收的材料四面包裹增益介质,从而切断自激振荡的回路,改善ASE的影响,提高能量存储效率,提高输出激光能量。本发明的新波导结构体积小、结构紧凑。内外包层对铒玻璃起到热沉的作用,利于增益介质更好地散热,有效地改善了增益介质中心和侧面的温度梯度,减小热效应,大能量输出。采用键合技术制备放大器增益介质,使放大器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易于实现一体化与结构小型化。

    一种铒镱共掺磷酸盐玻璃与氟化镁晶体键合平面波导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220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36764.0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铒镱共掺磷酸盐玻璃与氟化镁晶体键合平面波导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表面加工处理;(2)铒玻璃和氟化镁一面键合;(3)铒玻璃和氟化镁另一面键合;热处理过程中,处理温度设定铒玻璃不开裂的温度,通过在键合面上施加超常规的压力,增加键合界面的强度。解决Er:Yb:glass-MgF2二者键合时由于热膨胀系数差较大导致难以键合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热膨胀系数差较大的铒镱共掺磷酸盐玻璃和氟化镁的键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一种高功率半导体叠阵空间合束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3864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31825.2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半导体叠阵空间合束的方法及装置,采用填充二极管阵列之间的发光空隙,对单个半导体叠阵进行空间合束,因此将半导体叠阵发光区域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将b个半导体阵列中的x个和y个,由y个阵列激光直接通过条纹镜透射区透射,而由x个阵列对应的激光通过条纹镜和反射镜反射后,再次透过条纹镜最下方透射区透射,与y个阵列产生的激光进行位置交换,并整体向下偏移,而a个阵列产生的激光通过反射镜和条纹镜反射区反射后,穿插在透射光间隔之中。通过移动阵列的个数,可增加条纹镜厚度,而空间合束的激光功率密度可成倍提高,对条纹镜的厚度无限制。本方法克服了半导体叠阵数量及功率的限制,从而实现高功率合束。

    一种1.5微米波长热键和复合激光晶体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363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47488.2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一种1.5微米波长热键和复合激光晶体制备方法,属于激光晶体和固体激光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铒玻璃和掺钴尖晶石的表面进行处理;材料表面加工处理后,再经过清洗、活化处理后,进行光胶,光胶好的晶体在常温环境下静置一段时间后,放入加热炉对得到的Er:Yb:glass-spinel进行热处理;热处理采用升温、降温按照“缓慢、阶梯式”的过程进行,同时还采用恒温过程。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热键和复合晶体Er:Yb:glass-co:spinel做激光实验,能够得到1.5μm的激光输出。

    实现LD泵浦被动调Q铒玻璃激光器宽温度范围自适应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760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79774.2

    申请日:2014-06-20

    Abstract: 实现LD泵浦被动调Q铒玻璃激光器宽温度范围自适应性的方法,属固体激光技术领域。其采用特殊波段(非晶体吸收峰值)范围的LD二级管作为泵浦源,并在激光器封装时充入惰性气体,使光学元件处在一个充满惰性气体的密闭环境中。在910nm—950nm的波长范围,不需要泵浦波长与铒玻璃的吸收波长精确的匹配,当泵浦光波长随温度变化发生漂移时,铒玻璃的吸收不会有太大变化,增强激光器对温度变化自适应性。本发明在激光器封装时充入惰性气体,使光学元件处在一个充满惰性气体的密闭环境中。可采用氩气、氦气,可有效防止或降低激光器处于“外冷里热”状态时,光学器件表面结霜现象的产生,增强激光器对温度变化的自适应性,同时也增强激光器对高湿度的自适应性。

    实现高斯光束整形半径随机锯齿光阑平均半径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047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001351.5

    申请日:2012-01-04

    Abstract: 实现高斯光束整形半径随机锯齿光阑平均半径的确定方法属于激光领域。首先确定光阑半径r,即r=a×(1+a1*rand(θ)),其中a为平均半径,取0.001~0.003m,a1为调制深度,为0.05,然后制作出不同平均半径的光阑进行实验并计算特征参数:填充因子、调制强度、光强对比度,最后从特征参数中确定最优的平均半径,得到a的大小范围为入射高斯光束束宽的60%。本方法通过使用半径随角度随机变化的锯齿光阑,并配合空间滤波器,相比于传统的调幅波纹锯齿光阑,提高了径向的光强填充因子和减弱调制强度。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激光器的光束整形和光强均匀化中,能够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填充因子明显提高激光器储能物质的利用率、稳定性和输出功率。

    一种提高输出偏振特性的脉冲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2904154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87981.0

    申请日:201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输出偏振特性的脉冲激光器,属于激光技术领域,该激光器至少包括泵浦源、激光增益介质、可饱和吸收器件、腔镜。通过改变传统的半导体激光器经光纤耦合的非偏振泵浦方式,而采用偏振光泵浦实现脉冲激光器的线偏振输出,提高了输出偏振方向的稳定性。本发明无需在腔内插入偏振控制元件,因而不存在传统技术带来的插入损耗,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调节、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脉冲激光器输出偏振方向不稳定、不利于进行非线性频率变换、不利于进行与稳定线偏振有关的激光功率放大的问题。

    一种提高CO2激光器倍频效率的准相位匹配晶体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7027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4947.0

    申请日:2012-01-09

    Abstract: 一种提高CO2激光器倍频效率的准相位匹配晶体制备方法属于激光领域。其特征在于:用硒化锌单晶作为准相位匹配倍频晶体,将硒化锌单晶垂直 方向切割成多个规格相同的厚度为100-120μm的薄片,相邻晶片极化方向相差180°,晶片的表面抛光后经过氢离子束轰击处理,通过键合技术将相邻硒化锌晶片牢固结合,使多层晶片形成一体。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相对于目前常用倍频方法有以下优点:器件光学损耗小;通光孔径达到1cm2以上;可以大大提高CO2激光器准相位匹配倍频晶体的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

    超高真空离子源晶片清洗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35883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10279377.7

    申请日:2010-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高真空离子源晶片清洗系统,包括进样真空室、离子束真空室和磁力传送杆,两真空室由隔离阀门相连接,进样真空室上设有进样阀门、真空泵和观察玻璃窗,离子束真空室上设有观察玻璃窗、真空泵、红外烘烤灯和氢离子源,磁力传送杆贯穿进样真空室和离子束真空室,并且装有具有贴合功能的可移动的基片台,磁力传送杆可将基片台从进样真空室传送至离子束真空室,离子源可垂直对基片台上的晶片进行清洗。本系统在超高真空环境下,通过低能氢离子源对晶片的清洗,在常温或略微加温下进行晶片冷焊接,使多片键合成晶体块,获得低损耗的倍频晶体。

    一种镱双浓度掺杂钇铝石榴石的平面波导激光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16598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34150.2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一种镱双浓度掺杂钇铝石榴石的平面波导激光放大器属于固体激光放大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高功率、高效率的双掺杂Yb:YAG平面波导激光放大器,本发明芯层增益材料采用双掺杂浓度的Yb:YAG,降低波导入射端的芯层掺杂浓度减小热效应,增加后端增益介质掺杂浓度增加泵浦吸收,提高了增益介质的泵浦吸收均匀性,减小增益介质端面的温度梯度,改善热效应。制备方式采用键合技术,使得平面波导放大器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本发明的双掺杂Yb:YAG平面波导具有较大的功率体积比,易于实现小型化、大功率的工程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