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融合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85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19996.5

    申请日:2024-06-05

    Inventor: 李彦 韦峰 刘忠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该椎间融合器包括头部渐变段、支撑段和尾部操作段;支撑段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钉通道以及支撑钉通道;固定钉通道和支撑钉通道交叉设置并在交叉点处连通;固定钉通道内部设置有固定钉;支撑钉通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钉;当所述固定钉的尾端与所述支撑钉的顶端未接触时,所述固定钉的顶端缩在所述固定钉通道的内部;如果继续使所述支撑钉的顶端在所述的支撑钉通道的内部朝向所述固定钉的尾端移动,所述的支撑钉对所述的固定钉产生挤压,使得所述固定钉的顶端从所述固定钉通道中穿出并抵接在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外部的颈椎椎体上,用于固定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并防止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在术后发生松动。

    一种剥离子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03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637034.5

    申请日:2024-05-22

    Inventor: 李彦 韦峰 刘忠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剥离子,该剥离子包括弧形端部、连接杆和操作柄,弧形端部的侧面设置有出针口;操作柄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操作凸头;操作凸头的下端的一侧与传力缆连接;传力缆的自由端端部设置有打孔针;弧形端部、连接杆和操作柄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的导向槽;当操作凸头滑动到所述限位槽的第一端处时,所述的传力缆将所述的打孔针从所述的出针口推出,从而使所述的打孔针在肿瘤组织面向硬膜的一面上打孔;当所述的操作凸头从所述限位槽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滑动时,所述的操作凸头带动所述的传力缆在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朝向所述限位槽的第二端滑动,所述的传力缆带动所述的打孔针从所述的出针口缩回。

    一种持续给药囊管系统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69457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1451940.4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持续给药囊管系统,包括囊状盲端、限流通道和引流管,囊状盲端采用弹性可膨胀的材质制作,能够埋藏于皮下;限流通道密封连接在囊状盲端和引流管之间;囊状盲端用于储存流体药物并通过限流通道和引流管向治疗靶点持续灌流流体药物;限流通道用于限定从囊状盲端流出的流体药物的流速和流量,以使注入所述囊状盲端的流体药物暂时留存在该囊状盲端中,继而使囊状盲端膨胀,从而维持流体药物从该囊状盲端向引流管的开口端的持续灌流。

    抗菌促成骨复合功能多孔骨科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6154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0902781.7

    申请日:2017-09-29

    Inventor: 张腾 刘忠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菌促进骨整合功能多孔骨科植入物、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利用3D打印技术制得多孔骨科植入物;(2)利用微弧氧化法对多孔骨科植入物进行表面处理,在多孔骨科植入物表面覆盖含有钙磷元素的微弧氧化涂层;(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植入物浸入2~5mg/mL的盐酸多巴胺溶液中,在30~45℃下恒温震荡20~24小时;(4)以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作为溶剂,加入肝素钠配制成浓度为1~5mg/mL的肝素钠溶液,再以肝素钠溶液作为溶剂,加入庆大霉素配制成浓度为1~5mg/mL的庆大霉素溶液;将经步骤(3)处理后的植入物浸入庆大霉素溶液中,在30~45℃下恒温震荡4~10小时,制得该植入物。

    具有微弧氧化涂层的多孔金属植入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1612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510520332.7

    申请日:2015-08-21

    Inventor: 刘忠军 修鹏 蔡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微弧氧化涂层的多孔金属植入物及制备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支架制备步骤和微弧氧化步骤,首先制备部分或者全部为相互连通孔隙的多孔金属支架,其中孔隙大小为300‑1800um;随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对该多孔金属支架进行微弧氧化,制得支架外部表面及内部表面均覆盖有微弧氧化涂层的多孔金属植入物。本发明在多孔金属内外形成了均一的含钙、磷的微弧氧化涂层,能够促进多孔金属的成骨活性、增加骨长入,提高了多孔金属的骨整合能力;并且本发明的涂层工艺效率高、成本低、无污染、便于工业化应用。

    寰枢椎侧块关节固定融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2884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711408959.9

    申请日:2017-12-22

    Inventor: 王圣林 刘忠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寰枢椎侧块关节固定融合装置,包括融合结构、固定结构以及紧固件,融合结构用于植入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融合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融合结构植入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状态下,第一通孔面向寰枢椎侧块关节;固定连接于所述融合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贴合于枢椎侧块关节外侧,其中所述固定结构远离所述融合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中心轴线穿过枢椎侧块关节;紧固件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通过紧固件将融合结构固定于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从而可以防止融合结构在该间隙内滑移,能够使寰枢椎侧块关节起到牢固地固定作用。

    寰枢椎侧块关节固定融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4352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711407986.4

    申请日:2017-12-22

    Inventor: 王圣林 刘忠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寰枢椎侧块关节固定融合装置,包括融合结构以及固定结构,融合结构用于植入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固定结构设置于融合结构的一端,固定结构包括分别用于与寰枢椎侧块贴合的枢椎关节固定部和寰椎关节固定部,枢椎关节固定部和寰椎关节固定部分别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通孔;其中融合结构和固定结构一体形成,由此在进行寰枢关节融合术的过程中,可以一次性完成内固定和植骨融合,简化了手术步骤。另一方面由于融合结构和固定结构一体形成,固定结构可以固定于寰枢椎侧块关节上,因此可以防止融合结构发生相对移位,能够使寰枢椎侧块关节起到牢固地固定作用。

    具有微弧氧化涂层的多孔金属植入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1612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520332.7

    申请日:2015-08-21

    Inventor: 刘忠军 修鹏 蔡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微弧氧化涂层的多孔金属植入物及制备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支架制备步骤和微弧氧化步骤,首先制备部分或者全部为相互连通孔隙的多孔金属支架,其中孔隙大小为300-1800um;随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对该多孔金属支架进行微弧氧化,制得支架外部表面及内部表面均覆盖有微弧氧化涂层的多孔金属植入物。本发明在多孔金属内外形成了均一的含钙、磷的微弧氧化涂层,能够促进多孔金属的成骨活性、增加骨长入,提高了多孔金属的骨整合能力;并且本发明的涂层工艺效率高、成本低、无污染、便于工业化应用。

    一种具有打孔装置的剥离子

    公开(公告)号:CN222604637U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21127597.1

    申请日:2024-05-22

    Inventor: 李彦 韦峰 刘忠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打孔装置的剥离子,该剥离子包括弧形端部、连接杆和操作柄,所述的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的弧形端部和操作柄之间;所述弧形端部的侧面设置有出针口;所述操作柄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沿着所述操作柄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操作凸头;所述的操作凸头能够在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所述操作凸头的下端的一侧与传力缆连接;所述传力缆的自由端端部设置有打孔针;所述弧形端部、连接杆和操作柄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的导向槽,所述的传力缆能够在导向槽的内部滑动;所述导向槽的末端与所述的出针口连通。

    一种3D打印可延长四肢骨假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308135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1697493.6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可延长四肢骨假体系统,其包括干骺端假体、骨干假体、扣环、锥杆、补块,干骺端假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顶部的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第一本体内设有锥形孔;骨干假体包括第二本体,第二本体顶部的第二固定板上设有锁钉孔,第二本体顶部的髓内针上设有固定钉孔;第二本体的底部的配合柱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弹性卡爪;第二本体内设有均匀孔;锥杆包括锥形段、均匀段;扣环的中部位置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配合孔、环形限位凸起、螺纹孔,配合孔与配合柱相配合,螺纹孔与均匀段螺纹配合;环形限位凸起与用于卡扣所述弹性卡爪;补块设在第一本体与扣环之间,补块的中部位置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较好地实现了假体的延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