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97535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510011929.5
申请日:2005-06-1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移动网络中基于熵模型的移动路由器选择技术含有熵模型技术和选择最佳MR的技术。在多MR的移动网络模型中,借助于物理学中熵的意义和形式,根据表征一条链路状态的因素——链路的容量以及链路的时延,来构造能够表征链路优劣的尺度——熵。所有与移动网络相关的MR和HA都周期性的相互发送报文;移动网络中的节点给MR发送连接请求,MR给HA发送链路状态通告报文LSA;HA检查LS序号:计算每条链路的熵,选取熵最大的两条链路一条用来通信;另外一条链路作为备份路径,HA给和该最佳路径相对应的MR发送路径建立消息,进行数据传送。解决了在无线信道恶劣环境下最佳MR的选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694429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11747.8
申请日:2005-05-2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L12/56
Abstract: 一种IPv6传感器网络中支持压缩包并行传输的实现方法,解决了在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网状路由传送经过包头压缩的IPv6数据包的模式下,任意两个传感器网络节点间并行传输多数据流的问题。本发明在对适应层的帧格式引入路由标识符域,一个8位的序列号,有一个基于网状拓扑适用于多跳压缩传输的路由算法。发明的效果:适用于低速率、低功耗的无线个域网,针对网状路由,适用于多跳网络,但是没有具体限定路由协议的种类,本发明在RID的生成方法上做了较好的选择,在一个节点的MAC已知的条件下,另一个节点的MAC的低八位与其相同的概率只有1/256,不到0.4%,因此,RID冲突处理的开销非常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8466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24853.6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编程网络的动态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设计访问请求信号格式,用户主动发送嵌入自身上下文信息的请求信号以申请访问权限;其次,在数据平面增强对访问客体产生的访问流量的感知分析能力,实现精准授权决策;最后,设计知识库记录信任引擎中的用户上下文信息,在控制平面基于最小授权原则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设置信任引擎,对访问请求进行持续评估。本发明通过采用用户自定义请求信号、数据平面感知授权以及控制平面动态评估三方面信息共享、需求传递、协同适配的工作模式,解决了传统网络安全架构的固有缺陷以及现有基于流量访问控制缺乏后续行为监测和动态性、实时性不足的问题;弥补了传统网络架构遭受入侵就会在网络中横向移动的缺陷,提高了网络在不同场景下的资源访问安全保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93823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654149.6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选举与功率域非正交的卫星接入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编队节点开机形成分布式自组网,进行网络维护,在网络维护过程中接收邻居节点控制消息,并依据该信息确定有卫星接入需求的节点集合;节点接收卫星下行信息,获取可用的登录时隙,明确接入时隙资源单元;通过获知的邻居节点控制信息与接入资源信息,执行两次选举算法,选举得到两个节点中的允许接入的节点;若自身节点选举成功,则在相同时频接入时隙资源单元中,采用功率域非正交方式将接入申请消息发送至卫星节点;等待卫星回复。本发明通过编队区团内交互选举信息进行功率域非正交配对,通过功率域非正交方式接入卫星,降低编队卫星接入时延、提升网络资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38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54149.6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选举与功率域非正交的卫星接入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编队节点开机形成分布式自组网,进行网络维护,在网络维护过程中接收邻居节点控制消息,并依据该信息确定有卫星接入需求的节点集合;节点接收卫星下行信息,获取可用的登录时隙,明确接入时隙资源单元;通过获知的邻居节点控制信息与接入资源信息,执行两次选举算法,选举得到两个节点中的允许接入的节点;若自身节点选举成功,则在相同时频接入时隙资源单元中,采用功率域非正交方式将接入申请消息发送至卫星节点;等待卫星回复。本发明通过编队区团内交互选举信息进行功率域非正交配对,通过功率域非正交方式接入卫星,降低编队卫星接入时延、提升网络资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83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811172108.3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路径剥离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输电断面过载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监测断面潮流,如果发生线路过载,进行直流紧急控制为过载线路提供最大转带能力,如果转带能力不足,对输电路径进行剥离,得到过载线路上游发电机、下游负荷,并判断使线路回到安全运行状态下所需转移或切除的最小负载量;步骤2):寻找为下游负荷供电的其他输电路径,依据约束条件判断路径的最大转带能力能否满足负载需求,如果转带能力不足,进入步骤3),否则转至步骤4);步骤3):判断可满足的最大转载供量,切除无法供给的负荷;步骤4):构造目标函数;步骤5):利用单纯形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得最优调整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23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24351.2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质量控制的三维金属空心球泡沫结构在冲击作用下动力学特性的分析方法,用于调控金属空心球泡沫受到冲击时的应力峰值大小和能量吸收过程。该方法包括:模拟不同冲击速度下,从冲击端到固定端在空间上按不同质量排布的金属空心球泡沫的变形模式、动力学响应和能量吸收特性;通过改变空心球在空间上的质量排布方式,提高金属空心球泡沫结构的冲击防护能力。本发明通过改变三维金属空心球泡沫不同层壁厚的大小,进而调控质量在空间上的排布,从而有效控制不同冲击速度下的能量吸收过程,降低固定端输出应力的水平,提高结构防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42976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316213.3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协同网络中资源适配解析服务器DDoS攻击检测防御方法。该方法包括:当智慧协同网络中数据包传输情况符合连接迁移条件时,将网络组件与资源适配解析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迁移到缓存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再连接到资源适配解析服务器;缓存服务器接收并缓存网络组件发送给资源适配解析服务器的服务请求包,根据服务请求包的特征元组使用决策树算法来检测资源适配解析服务器是否受到了DDoS攻击;检测出DDoS攻击后,使用基于权重优先级队列的防御策略区分化转发服务请求包。本发明使用决策树检测算法结合多个特征属性建立二叉树分支,对全网服务请求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攻击状态,及时采取防御措施来减轻DDoS攻击带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54747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63516.1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网络空间安全的电子隔离墙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在通过电子墙隔离的第一网络空间和第二网络空间之间建立可信认证和安全连接;用户终端对初始请求接入的网络空间进行网络空间注册,并向所述网络空间进行安全认证以及身份和网络的分离映射;当用户向当前接入的第一网络空间之外的第二网络空间申请接入时,用户终端向所述的第二网络空间进行网络空间注册,并根据在所述第二网络空间注册的身份符号执行跨网络空间安全认证以及身份和网络的分离映射。该方法解决了网络空间中用户身份、位置和行为隐私的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2976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16213.3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协同网络中资源适配解析服务器DDoS攻击检测防御方法。该方法包括:当智慧协同网络中数据包传输情况符合连接迁移条件时,将网络组件与资源适配解析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迁移到缓存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再连接到资源适配解析服务器;缓存服务器接收并缓存网络组件发送给资源适配解析服务器的服务请求包,根据服务请求包的特征元组使用决策树算法来检测资源适配解析服务器是否受到了DDoS攻击;检测出DDoS攻击后,使用基于权重优先级队列的防御策略区分化转发服务请求包。本发明使用决策树检测算法结合多个特征属性建立二叉树分支,对全网服务请求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攻击状态,及时采取防御措施来减轻DDoS攻击带来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