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4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95406.7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4B10/54 , H04B10/60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直调直检光传输系统及信号处理方法,该光传输系统包括发射端模块、传输模块以及接收端模块三个部分,首先由发射端模块生成8路200Gb/s的光信号输送到传输模块中,再由传输模块完成8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与解复用,最后由接收端模块完成对8路200Gb/s的光信号的探测与处理。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信号损伤的补偿,既能够满足高速的网络通信需求又解决了深度神经网络复杂度高的问题,既可以补偿高速信号在复杂信道下的传输损伤,同时又简化了计算及训练的成本,以少量的训练数据就可以实现较好的信道拟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0404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98602.5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3H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疏约束的样条自适应滤波器,采用基于最小平均p范数的样条自适应滤波器估计未知系统,并对样条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向量进行稀疏性约束,以及在迭代过程中对步长因子进行自适应控制。本发明提出的稀疏约束的样条自适应滤波器,实现简单,复杂度低,能够较好地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稀疏表征,并对非高斯噪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且有效的平衡了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提升了滤波器的跟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81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78239.8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4B10/61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光通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光信号接收端对原始光信号进行采样,得到采样信号序列,并可确定误差比例系数。采用Gardner定时算法,对采样信号序列进行定时误差估计,得到误差估计信号序列。使用误差比例系数对误差估计信号序列进行放缩,对放缩后的误差估计信号序列进行卡尔曼滤波,得到平稳误差序列,且对插值参数进行优化。使用优化后的插值参数,对后续得到的采样信号序列进行线性插值并输出。通过对误差估计信号序列进行卡尔曼滤波,以优化插值参数,解决了光信号接收端存在的频率偏差问题,使用线性插值以及卡尔曼滤波的方法,提高计算效率,基于误差比例系数放缩误差估计信号序列,增强了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6052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48849.1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4B10/54 , H04B10/079 , H04B10/6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域信号均衡设备及其方法。该设备包括分光延迟模块、非线性调制模块、光合束模块、光探测模块和电学控制模块,其中,分光延迟模块用于将输入光信号分成若干个彼此之间存在延迟的光信号并输入到非线性调制模块中;非线性调制模块包括一阶调制模块及二阶调制模块,一阶调制模块和二阶调制模块分别用于对若干个光信号进行强度调制;光合束模块用于将经一阶调制模块和二阶调制模块调制后的光信号进行分组;光探测模块用于将分组后的光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及电学控制模块用于基于电信号进行判决及误码率计算以调整一阶调制模块和二阶调制模块在均衡算法中的强度调制系数。本申请既能补偿光信号的线性损伤又能补偿非线性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6260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548849.1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4B10/54 , H04B10/079 , H04B10/6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域信号均衡设备及其方法。该设备包括分光延迟模块、非线性调制模块、光合束模块、光探测模块和电学控制模块,其中,分光延迟模块用于将输入光信号分成若干个彼此之间存在延迟的光信号并输入到非线性调制模块中;非线性调制模块包括一阶调制模块及二阶调制模块,一阶调制模块和二阶调制模块分别用于对若干个光信号进行强度调制;光合束模块用于将经一阶调制模块和二阶调制模块调制后的光信号进行分组;光探测模块用于将分组后的光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及电学控制模块用于基于电信号进行判决及误码率计算以调整一阶调制模块和二阶调制模块在均衡算法中的强度调制系数。本申请既能补偿光信号的线性损伤又能补偿非线性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53935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341653.7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神经网络与激光雷达点云的语义分割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并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点云数据;步骤S2:将所述预处理点云数据映射至2D图像中,并对所述2D图像中的每一帧图像进行编码,得到脉冲序列;步骤S3:将所述脉冲序列作为脉冲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进行训练,并对所述脉冲神经网络模型中的输出层神经元脉冲进行解码,得到训练好的脉冲神经网络模型;步骤S4:根据训练好的脉冲神经网络模型获取语义分割结果。本发明以脉冲神经网络的方式对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进行图像语义分割与目标识别,有效提升目标识别的实时性,降低目标识别推理模型的算力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79909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319282.1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1S17/58 , G01S17/50 , G01S7/48 , G01S7/481 , G01S7/4915 , G01S7/4911 ,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复用固态激光雷达探测方法,首先将包含N个梳齿的光频梳信号送入扫频移频器得到扫频光频梳信号并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参考光信号,另一路基于波长色散技术实现激光波束的空间扫描,得到的接收光信号与参考光信号合为一路待检测光信号;待检测光信号经解波分复用后得到N个仅包含单个子梳齿的待检测子光信号群;将N个待检测子光信号完成光电转换及信号采集后,基于信号处理算法即可得到目标二维空间分布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频率复用固态激光雷达探测系统,通过扫频光频梳与光波长色散技术,单个信号周期即可同时实现目标角度、距离及速度信息的高精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79909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319282.1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1S17/58 , G01S17/50 , G01S7/48 , G01S7/481 , G01S7/4915 , G01S7/4911 ,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复用固态激光雷达探测方法,首先将包含N个梳齿的光频梳信号送入扫频移频器得到扫频光频梳信号并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参考光信号,另一路基于波长色散技术实现激光波束的空间扫描,得到的接收光信号与参考光信号合为一路待检测光信号;待检测光信号经解波分复用后得到N个仅包含单个子梳齿的待检测子光信号群;将N个待检测子光信号完成光电转换及信号采集后,基于信号处理算法即可得到目标二维空间分布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频率复用固态激光雷达探测系统,通过扫频光频梳与光波长色散技术,单个信号周期即可同时实现目标角度、距离及速度信息的高精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2731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38233.7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移频环的固态激光雷达探测方法,将窄带扫频光信号送入循环移频环得到宽带扫频光信号并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参考光信号,另一路通过光准直镜送入色散单元;色散单元控制宽带扫频信号不同频率扫频子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依次指向不同方向,得到一系列指向不同方向的探测光信号;探测光信号遇到目标后反射回色散单元,并经光准直镜接收后,与参考光信号合为一路待检测光信号;待检测光信号完成光电转换及信号采集后,基于信号处理算法即可得到目标空间分布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移频环的固态激光雷达探测系统,通过光循环移频与光波长色散技术,可同时实现目标角度及距离信息的高精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33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542067.3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1S7/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FMCW雷达系统数据传输吞吐量的方法,根据雷达系统探测范围内的目标,在预设较小的时间窗间隔内,其变化距离有限,存在空间局域性的特征,对应到距离维FFT,即1st FFT,即在频谱上对应目标频率值具有不变性。根据所关注的各物体目标在1st FFT分布情况,进行各频谱子带数字下变频处理,即先对ADC输出进行数字域NCO搬移,其次是抗混叠滤波处理,然后是相应的倍数抽取输出,从而达到降低整个雷达系统数据传输吞吐量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