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5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50632.9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围岩的可注性判断方法,包括:根据钻孔揭露裂隙面积获得单位钻孔长度内裂隙面积;根据单位钻孔长度内裂隙面积与强度应力比的比值,获得被测围岩的可注性系数,其中,所述强度应力比为对应裂隙发育程度的参数。通过对围岩的注浆可行性判断,实现对围岩的可注性的量化评价,能够直观反映围岩注浆加固的可行性,增加注浆工程决策的科学性,并为注浆量的估算、材料选择、设备选型、参数设计等提供数据支撑,为实现良好的工程效果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948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594986.5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工作面地表回采塌陷坑的监测方法及系统,煤矿工作面地表回采塌陷坑的监测方法包括:对目标坚硬难跨岩层进行改造,以降低目标坚硬难跨岩层的强度、完整性和整体性;对工作面初采阶段的顶板岩层进行围岩结构探测,确定工作面初采阶段顶板的目标坚硬难跨岩层的破坏范围、强度和节理裂隙分布情况;对工作面初采阶段顶板岩层进行预裂,破坏目标坚硬难跨岩层的完整性和强度;对工作面回采预计塌陷坑的位置进行注浆充填;监测工作面初采阶段的回采工作面顶板岩层微震事件、地表实时位移情况和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地表塌陷情况。有效控制巷道在巨厚煤层和坚硬顶板双重影响下的工作面回采地表塌陷坑治理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550638.6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层的可压性判断方法,包括:基于钻孔原位测试,获得各岩层的脆性矿物成分百分比、弹性模量、破裂压力和抗拉强度;获得各岩层的脆性矿物成分百分比、弹性模量、破裂压力和抗拉强度的标准化参数;基于层次分析法,获得各指标权重;基于各岩层的脆性矿物成分百分比、弹性模量、破裂压力、抗拉强度的标准化参数和各指标权重,获得各岩层的可压性系数。通过在钻孔内测试多项原位数据,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层位岩层进行可压性判断,大幅提高测试和评价效率,同时钻孔的测试结果对岩层及分布特征的描述更为精确,能够更加合理选择压裂层位、进行参数设计、工艺优化和设备选型,达到较优压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69894.2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岩勘探领域,提供一种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中应力方向确认方法、应力方向计算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中应力方向确认方法包括:得到裂缝拓印图像中的各裂缝相对于第一基线的相对偏移度;获得裂缝拓印图像的第一基线在钻孔内相对于北方向的基础偏移度;得到各裂缝相对于北方向的精准偏移度;基于各裂缝的精准偏移度确定应力方向。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且方便的测量应力方向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中应力方向确认方法,通过获取裂缝拓印图像,并基于裂缝拓印图像建立坐标系,得到裂缝的相对偏移度,结合Y轴的基础偏移度,得到裂缝相对于北方向的精准偏移度,最后结合多个裂缝确定应力方向,计算方式简单,精确度高,误差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8254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08298.9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软岩巷道底板组合锚索束加固方法,包括:对巷道底板不同深度的围岩进行结构探测;根据探测结果对巷道底板施工锚固钻孔,锚固钻孔的直径为60‑100mm;在锚固钻孔中安装组合锚索;通过组合锚索向巷道底板注浆,注浆锚固后对组合锚索进行张拉预紧;本发明通过采用大直径钻孔能提高锚固效果,增强围岩的稳定性;有助于更有效地抵抗围岩的变形和破坏;此外,大直径钻孔为注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使得注浆材料能够更充分地填充钻孔与锚索之间的空隙,提高注浆的均匀性和密实度,进一步增强锚固效果,尤其,对于软岩或破碎围岩,大直径钻孔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提供更可靠的支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4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95404.2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矿压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顶板远场‑近场协同压裂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面包括:基于煤矿巷道,建立所述煤矿巷道的试验模型;根据煤矿巷道的目标岩层,确定试验模型中与目标岩层对应的试验区域,其中,目标岩层包括顶板近场的关键层和/或亚关键层,以及顶板远场的关键层和/或亚关键层;基于试验模型及试验区域,确定在水力压裂过程中,不同压裂方式下的钻孔裂缝发展规律;其中,裂缝发展规律包括裂缝扩展方向变化规律和/或裂缝偏转距变化规律;基于钻孔裂缝发展规律,确定对目标岩层的压裂方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巷道大变形和围岩应力集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9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00066.8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围岩支护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长预应力注浆锚索,所述全长预应力注浆锚索包括索体、刚性套管、柔性套管和密封部件,索体包括相连的自由段和锚固段,刚性套管套设在自由段上,柔性套管一端与刚性套管相连,柔性套管设在自由段远离锚固段的一端,密封部件设在刚性套管与索体之间,且密封部件设在自由段临近锚固段的一端。本发明的全长预应力注浆锚索,可以全长注浆后施加预应力,提高支护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50633.3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方法,包括:基于围岩原位测试,获取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强度应力比指标、地质构造指标、采动指标和断面指标;基于对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强度应力比指标、地质构造指标、采动指标和断面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强度应力比指标、地质构造指标、采动指标和断面指标的各指标归一化值;基于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强度应力比指标、地质构造指标、采动指标和断面指标的各指标归一化值以及权重映射关系,获得综合指标值。通过多参量原位数据进行巷道围岩稳定性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在巷道服务早期及时采取相关控制措施,避免巷道发生失稳,对巷道围岩进行全面大范围早期稳定性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70089.1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岩应力测试领域,提供一种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中参数获取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中参数获取方法,包括:确定重张压力所在的数据周期的压力起始点和压力终止点;获取得到压力终止点向压力起始点方向多个拟合直线的拟合度,直至第一拟合度至第M‑1拟合度的均值大于第M拟合度停止拟合;确定第N区间中的最大压力值为泄压前压力值。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应力参数获取误差大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中参数获取方法,通过在重张压力所在数据周期内,以指定时间间隔,获得多个区间,并通过相邻两个区间与压力终止点进行拟合,得到指定拟合直线,并在拟合直线中获取最新拟合区间,进而得到准确的泄压前压力值,获取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10831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036932.7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注浆加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后退式连续超前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后退式连续超前注浆装置包括套管、注水管路及注浆管路;套管的一端设有封堵器,注水管路的输出端伸入套管内并与封堵器内的腔室连通;注浆管路的输出端依次穿过套管和腔室并伸出封堵器外;封堵器在膨胀状态下,封堵器的外壁面与钻孔的内壁面连接,封堵器在收缩状态下,封堵器的外壁面与钻孔的内壁面分离;注水管路可选择性地与注浆管路的输入端连通或阻断,在注水管路与注浆管路的输入端连通的情况下,注浆管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阻断;在注水管路与注浆管路的输入端阻断的情况下,注浆管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连通;本发明保证了钻孔深部的注浆压力以及施工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