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泵与气举耦合举升管柱

    公开(公告)号:CN206419004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20010600.5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泵与气举耦合举升管柱,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套管,分层防砂完井管柱和分层生产管柱,所述分层生产管柱由上至下包括通过油管依次连接的井下安全阀、过电缆封隔器、气举流量控制器、电泵罐装壳体、定位旁通、插入密封、带孔管和导向盲堵;所述电泵罐装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上部与油管相连接的罐装泵放气装置,所述电泵罐装壳体内设置有电潜泵,所述电潜泵上端连接有上端与所述电泵罐装壳体相连接的液力换向阀。本实用新型将电泵举升工艺与气举举生工艺相耦合,能适应含气层油井开采过程各阶段的举生需求,具有施工简单,提高生产时率,延长生产周期等特点。

    一种用于在线调剖的“Y”型破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605400U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21492755.3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线调剖的“Y”型破乳装置,包括破乳孔短节、挡板短节、“Y”型三通,所述破乳孔短节的一端通过第一由壬和乳液聚合物管线固定连接,所述破乳孔短节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挡板短节的一端内并通过第二由壬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短节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Y”型三通的其中一个端口内并通过第二由壬固定连接,所述“Y”型三通的其余两个端口分别通过第二由壬与注水管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破乳孔可调、乳聚管线堵塞风险小等特点,能够提高在线调剖过程中乳液聚合物与注入水的混合效果。

    一种用于在线调剖的可调式破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605401U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21492904.6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线调剖的可调式破乳装置,包括通过中心键轴相互连接的上连接短节和下连接短节,所述上连接短节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乳聚入口和上乳液聚合物通道,所述下连接短节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乳聚出口和下乳液聚合物通道;所述中心键轴上、位于上连接短节和下连接短节之间设置有旋转式短节,所述旋转式短节上设置有若干个不同孔径、并能围绕所述中心键轴旋转的破乳孔,其中一个破乳孔的两端分别与上乳液聚合物通道和下乳液聚合物通道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备用破乳通道,适用性强,同时具备结构简单、破乳孔可调等特点;该装置接入在线调剖流程中,可借助不同孔径的破乳孔,达到乳液聚合物的破乳效果,为实现在线调剖奠定了基础。

    一种长度可调的耐温可视化填砂管

    公开(公告)号:CN1142782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1122768.2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度可调的耐温可视化填砂管,包括左堵头部分、可视填砂管部分、右堵头部分和填砂管移动控制部分,左堵头部分和右堵头部分分别与可视填砂管部分螺纹连接,且用于向可视填砂管部分内注入/注出流体,可视填砂管部分分为多孔介质段和无多孔介质段,用于观察泡沫流体在多孔介质中以及通过多孔介质后泡沫渗流特征及形态变化,填砂管移动控制部分能够调节多孔介质段和无多孔介质段的相对长度。该填砂管能够透过可视填砂管筒体观察设定的油藏温度条件下泡沫流体在多孔介质中以及通过多孔介质后泡沫渗流特征及形态变化,筛选与目标油田匹配的泡沫体系,并对泡沫驱/调驱技术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一种连续水力冲击工具及作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650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807599.5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水力冲击工具及其作业方法,工具包括液压缸组件、尾管组件和气路组件,本装置的一次水力冲击效果强、水力冲击次数可自由设置:采用气路设计,不断再造具有低气压的冲击室,能实现每次水力冲击的冲击室内外都具有巨大压差,从而确保每次水力冲击效果强,可根据所需水力冲击的次数从而设置气罐中注气压力大小;工具结构更加稳定可靠,确保管柱安全:气路的设计使得活塞上移更加稳定可靠,避免了液体压缩性小导致的管柱提升受限问题。液压方式避免了提升方式对管柱安全、封隔器坐封可靠性等问题影响;可实现多储层段连续性作业:不采用封隔器及管柱提升,因此不存在封隔器解封及不断密封的问题,可实现任意储层段连续作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