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84380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200310116085.1
申请日:2003-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N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19/423 , H04N19/51 , H04N19/61
Abstract: 一种参考图像缓冲区管理方法,包括:根据编码的方式,在缓冲区中保留用于编/解码的参考图像;每一个参考图像都通过一个参考索引来标记;当前图像根据参考索引来确定参考图像,完成编解码;如果当前编/解码图像为I帧/场或P帧/场,则将解码后的I/P帧/场替换缓冲区中离当前图像最远的参考帧/场,编/解码下一个图像;如果当前编/解码图像为B帧/场,不改变参考图像的参考索引,编/解码下一个图像;如果所有的图像都完成了编/解码,则删除缓冲区中的所有图像。本发明通过对参考图像进行有效地管理,提高编解码器对参考图像的存取效率,只保留用作参考的图像,降低了对缓存的需求,同时这些参考图像在内存中的统一管理可以提高访存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271571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03148029.2
申请日:2003-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视频编码的预测图像生成方法,主要是采用非线性叠加方法,并利用当前被编码帧的参考帧对预测图像进行运动估计和边缘拼接。本发明通过采用对参考帧边缘图像进行边缘拼接的方式,省去了后向的运动估计与模式决策,从而降低料编码的运算复杂度,同时由于没有了向后的运动向量表示,有效地提高了编码的压缩率;利用对参考帧预测边缘背景的方式来对参考帧的图像边缘进行拼接,不仅有效地进行背景边缘图像的预测,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矢量的编码效率;本发明在运动估计中仅利用边缘的几行或几列宏块,大大降低了全局运动估计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266847C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03147470.5
申请日:2003-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加速协议方法,包括:当Client与Server之间建立一条TCP连接;GW1向GW2双方建立一条XP连接;GW2与Server之间,建立一条TCP连接;本发明实现基于分布式性能提升代理的卫星网络环境TCP(传输控制协议)加速协议:XP协议。专门针对卫星网络长时延、高误码率和非对称信道特点进行设计和优化,主要用于在一条端到端TCP连接中透明替代途经单跳段卫星网络的TCP协议。本文对XP协议及其在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等阶段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可靠高效的两路握手连接建立算法,基于发送方主动请求的延迟确认算法,基于窗口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和基于两阶段多路握手的连接释放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263312C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03157078.X
申请日:2003-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N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定位编码图像的方法,应用于图像/视频编解码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在编码图像的图像头中添加带有编码图像数据长度的信息,在解码端解析获得本帧编码图像数据的长度,对当前位置按照上述图像数据长度进行偏移,获得相邻帧编码图像的起始码位置。本发明通过新增编码图像数据长度信息,可以在解码、编辑、快进/快退等应用中快速地定位每一帧编码图像的起始位置,无需在接收编码图像和进行解码时对B帧图像进行两次分析,提高了解码效率;同时可通过该长度信息进行指针重定位等快速访问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259630C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03149393.9
申请日:2003-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编码处理的4输入/输出的整数变换和反变换方法,包括接收预测模块输出的图像参数X=(x1,x2,x3,x4)’;对通用的变换矩阵W,令W中系数满足特定关系;由此可得到一系列整数变换矩阵;对变换矩阵T进行分解,使每个分解后的矩阵便于将矩阵的乘法运算转化为加法和移位运算;利用上述矩阵分解的结果,进行快速计算矩阵Y=TX,得到了变换的结果Y=(y1,y2,y3,y4)’,即频域系数,代表了输入图像各个频段的信号强度。本发明所述方法可通过加法和移位操作实现,易于硬件设计,降低硬件设计成本;本发明运算精度高且不会溢出,不存在正反变换的不匹配的现象,符合数字视频的统计特性,具有更好的降相关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773276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410090806.0
申请日:2004-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串联质谱中碎片离子的同位素峰预测离子分子式的方法,该方法从串联质谱和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待定的通用分子式中分别获取碎片离子的单同位素的质量以及各同位素谱峰相对于单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将分别获取的质量和相对丰度做匹配以获得所述通用分子式中待定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的非负整数解,得到碎片离子的分子式。本发明的方法利用串联质谱中碎片离子的同位素谱峰信息,通过串联质谱碎片离子的同位素谱峰的模式计算此碎片离子对应的分子式。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供碎片离子准确的分子式信息,可对鉴定多肽序列的数据库搜索方法提供的候选序列进行鉴别;以及为求解多肽序列的de novo方法产生高可靠候选序列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595992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03157076.3
申请日:2003-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N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9/8205 , H04N9/8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编码图像标识的方法,在编码端,首先用i_picture_start_code表示I帧图像的起始码;然后,若编码time_code_flag为1,则编码中包括time_code,若编码time_code_flag为0,不包括time_code;在解码端:首先,通过查找i_picture_start_code确定一个I帧图像的开始;然后,若time_code_flag为1则表示应该对time_code进行解码,否则不需要对time_code进行解码。本发明将图像头的起始码用于标志一帧图像数据的开始,并指示该图像的time_code是否进行了编码,既可以达到标识的目的,同时又避免了对额外标识所需的信息的编码,提高了编解码效率,可适用于我国正在制定的AVS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568010A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3148032.2
申请日:2003-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位平面的不等长的量化/反量化方法,首先依据预先定义,对量化/反量化前的系数按照其重要性,依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从小到大编号;再根据微调参数,将量化/反量化前的系数划分为重要和不重要两组系数;根据该两组量化/反量化前的系数以及粗调参数,分别计算得到各自对应的量化/反量化后的系数。本发明的量化/反量化方法对于重要系数,量化/反量化的步长短,对于不重要系数,则使用长的量化/反量化步长;同时,量化/反量化的步长都是2的幂次,并在给定微调参数和粗调参数后,量化/反量化的步长只分成两个等级。本发明在量化/反量化过程中,不使用乘法,而只使用移位运算就可以实现,有利于硬件设计,并且实现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508684A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02157879.6
申请日:2002-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评价计算机机群系统可信性的方法,适用于机群系统设计时的可信性预测和对实际运行的机群的可信评价,其中包括如下步骤:1)用层次化的着色Petri网理论描述描述机群系统;2)将机群分为故障、故障侦测、故障恢复和高可用系统四个模块,根据不同的机群结构设计模型;3)根据用户的输入参数,动态的生成各模块中相应的模型,然后将各模块连接成整体模型;4)采用模拟的方法进行求解;5)对结果进行统计,计算机群及机群上应用的多种可信性评价指标。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基于通用机群体系结构的机群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489387A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3178696.0
申请日:2003-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通信技术中的一种用于MPEG-2/DVB网络的均匀复用方法,主要包括eMUX均匀复用调度算法、适用于均匀复用的信令带宽分配方法、基于测量的数据时变带宽分配方法等三部分,其中eMUX均匀复用调度算法是本发明的核心内容。方法步骤包括:(1)判断计数器C是否为0,(2)进行带宽分配,(3)执行eMUX调度,(4)计数器加1。基于eMUX的均匀复用算法适用于面向广电网络接入的应用,适应异种接入设备以及输入流特征复杂的DVB以及DVB与IP网络互连的网络。复用算法可严格保证信令信息实时性,数据流的均匀性,避免接收端缓冲区瞬时溢出,确保接收质量。或在同等条件下减小缓冲区的大小,节约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