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89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35723.0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勒让德神经网络实现在轨星图几何畸变校正方法及星敏感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光学镜头拍摄天区图像,经过星点提取获得测量星图;S2、对天区图像进行星识别,将识别出的星赋予参考星坐标,获得参考星图;S3、使用二维勒让德多项式表示测量星图畸变星点和参考星图参考星点之间的位置映射关系,并构建二维勒让德神经网络求解二维勒让德多项式系数最优解;S4、使用预校正像素流拟合测量星图实测星坐标和参考星图参考星坐标,求取未识别星的校正星坐标,最终获得畸变校正后的校正星图。有益效果是自动校正在轨星图中星点位置,且对图像畸变类型不敏感。
-
公开(公告)号:CN11085296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1079209.0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局部异常因子的星图小波去噪方法,通过将小波变换与局部异常因子LOF算法相结合,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将异常值检测算法应用于小波去噪中,从而实现星图的去噪以及星点的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1623784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678592.8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个星敏感器的优先级变更方法及系统,所述多个星敏感器的优先级变更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地面提供性能测试结果,按照性能由高至低为所述多个星敏感器进行排序,形成第一序列;步骤二、根据所述多个星敏感器的在轨实际性能,确定所述多个星敏感器的优先级选择矩阵,并通过所述地面测控站上注所述优先级选择矩阵;步骤三、对所述多个星敏感器进行优先级配置,完成所述优先级选择矩阵的变更;步骤四、按照变更后的优先级选择矩阵,对所述多个星敏感器进行工作状态判定,得到所述多个星敏感器的仲裁结果;步骤五、解除优先级变更,输出所述多个星敏感器的真实工作状态判定,使用所述仲裁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2378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678592.8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个星敏感器的优先级变更方法及系统,所述多个星敏感器的优先级变更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地面提供性能测试结果,按照性能由高至低为所述多个星敏感器进行排序,形成第一序列;步骤二、根据所述多个星敏感器的在轨实际性能,确定所述多个星敏感器的优先级选择矩阵,并通过所述地面测控站上注所述优先级选择矩阵;步骤三、对所述多个星敏感器进行优先级配置,完成所述优先级选择矩阵的变更;步骤四、按照变更后的优先级选择矩阵,对所述多个星敏感器进行工作状态判定,得到所述多个星敏感器的仲裁结果;步骤五、解除优先级变更,输出所述多个星敏感器的真实工作状态判定,使用所述仲裁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57756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47370.5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推进系统及其推进方法,所述空间推进系统作为超低轨道卫星或拥有大气层的行星探测器的推进系统,所述空间推进系统包括吸气装置、供气管路及纳米线阵列离子推力器,其中:所述吸气装置收集轨道中的气体作为推进剂;气体由所述供气管路提供至所述纳米线阵列离子推力器,被所述纳米线阵列离子推力器的强电场电离,并被所述强电场加速喷出产生推力;所述纳米线阵列离子推力器的材料为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85296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79209.0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局部异常因子的星图小波去噪方法,通过将小波变换与局部异常因子LOF算法相结合,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将异常值检测算法应用于小波去噪中,从而实现星图的去噪以及星点的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498780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694780.9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运动部件信息的角动量前馈补偿控制方法,包括:针对按特定规律运动的运动部件的干扰影响,采用运动部件的广播的运动角度和角速度信息,替代运动部件的换向时刻信息,作为补偿力矩的计算依据;利用前馈以及卫星姿态控制PID计算获得叠加的力矩作为星载反作用轮的控制输入,利用卫星的姿态控制反作用轮进行摆镜的前馈补偿和姿态控制,以替代单独的平衡补偿轮或补偿轮轮组;设计的角度参数、角速度参数和补偿力矩参数通过地面指令修改,以增加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且当评估星载软件各项时延后,修改角度参数、角速度参数和补偿力矩参数以提高卫星平台的控制稳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5396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0855532.3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V20/13 , G06V10/28 , G06V10/46 , G06V10/76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一星图的有效星空区域的提取方法,其首先对星图进行预处理,得到星图中各像素的显著度值,并生成星图显著图;然后以显著度值作为特征,将星图显著图做初始分割,得到预分割块,并对预分割块进行特征提取;以及最后,对特征进行聚类组合,以实现干扰区域的识别及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321281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705542.9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容动态磁补偿的热控制系统,包括:热控设计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磁补偿的功能要求和热控要求,获取热控电加热器的设计参数;以及热控电加热器,被配置为根据设计参数进行磁补偿和主动热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53746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422303.4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姿态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星上运动部件的运动规律和干扰特性,设置前馈补偿力矩,计算提前补偿时间;根据星上运动部件的运动规律,获取换向过程结束时刻;根据换向过程结束时刻、提前补偿时间和理论运动曲线选取前馈补偿力矩角速度结束阈值和角度开始阈值;实时读取所述星上运动部件的角度和角速度信息,在到达所述减速时刻时,对卫星施加所述前馈补偿力矩并持续至第一阈值时间,以使卫星获得阈值补偿角动量;所述阈值补偿角动量与所述星上运动部件换向过程中产生的干扰角动量大小相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