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66954A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3133857.7
申请日:2003-07-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β-二酮-三价铕配合物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是由可与硅酸酯共聚合的单体,与三价铕-β-二酮类荧光配合物于有机溶剂中发生共价键合反应,然后其再与硅酸酯发生共聚,形成的功能性纳米稀土荧光微粒;所述三价铕离子、β-二酮有机配位体、可与硅酸酯共聚合的单体及硅酸酯,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为1∶2~3∶10~100∶350~450;所得微粒荧光更强,性能更稳定,表面具有可直接用于生物标记的活性官能团,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时间分辨荧光测定时不受各种散乱光和短寿命荧光的干扰,在时间分辨荧光的免疫检测、细胞化学、显微镜成像、DNA杂交测定及生物芯片测定等生化检测技术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816877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10001967.6
申请日:2015-01-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光热效应的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纳米微粒由壳聚糖等带正电荷的分子在反相微乳液中用京尼平引发聚合反应,然后表面经PEG修饰以增强生物相容性,最后经由正负电荷作用担载光热转化材料后制备得到,得到的纳米微粒具有显著的光热效应。该纳米微粒可应用于肿瘤细胞的光热治疗中,其较强的光热杀伤能力能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738396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75532.2
申请日:2014-12-1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24/08
CPC分类号: Y02A90/34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核桃含油含水率的方法。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1.准备样品并称重;2.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快速测定样品的弛豫信号;3.测定样品含水率;4.提取样品的油脂及测定样品含油率;5.分析和处理数据。将核桃样品的横向弛豫数据和实际测定的含油含水率的值共同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到核桃含油含水率的回归方程,建立含油含水率测试数据库;利用建立的数据库对未知的核桃样品进行品质检测,实现核桃含油含水率的快速预测。本发明操作简便、效果良好,可以实现预测核桃含油含水率的快速检测,适用核桃的品质优选领域,为核桃品质检测工作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727319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75272.9
申请日:2014-12-1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核磁共振双功能纳米微粒及其在生物医学成像方面的应用。以有机多元酸及钆盐等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含钆的碳量子点。由于碳量子点本身具有荧光特性,在钆掺杂后,能同时具有荧光与核磁共振成像两种功能,然后经过肿瘤靶向基团修饰后制得肿瘤靶向纳米微粒,可以实现肿瘤靶向荧光与核磁共振成像双功能成像。本发明合成的纳米微粒方法简单,量子产率和弛豫率高、具有肿瘤靶向性,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72731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75191.9
申请日:2014-12-1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A61K49/00 , A61K31/704 , A61K47/46 , A61P3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啤酒为主要原料,通过葡聚糖凝胶色谱法分离提纯并收集碳点的方法,该碳点可以直接用于活细胞荧光成像,此外将碳点与阿霉素在水中混合搅拌,获得担载阿霉素的碳点,可用于杀死肿瘤细胞。本发明制备的啤酒碳点成本低,毒性小,方法简单,担载阿霉素后水溶性良好,可作为荧光药物载体,在肿瘤荧光标记及治疗方面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0989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90195.2
申请日:2013-12-1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碳量子点(Carbon dots简称CDs)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以甲酸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原料,BSA的氨基与甲酸的醛基的摩尔比为1:1,水热法合成,首先甲酸的醛基与BSA的氨基缩合生成碳氮双键,生成的具有碳氮双键的聚合物自身反应生成碳点,然后用水系膜和葡聚糖G-25凝胶柱分离纯化。该方法制备的碳点粒径小,光稳定性好,激发和发射光谱范围宽,荧光量子产率高,解决了现阶段碳点的量子产率普遍较低的现状。合成的碳点毒性低,生物友好,能成功应用于生物细胞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04694119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62948.9
申请日:2013-12-0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可乐中发现碳点成分(Carbon dots简称CDs)及其此碳点的性质表征和实际应用的方法。它以雀巢原味(1+2)咖啡,百事可乐(330ml)及可口可乐(330ml)为主要原料,通过葡聚糖凝胶G-25柱分离提纯并冷冻干燥24小时收集碳点。咖啡、可乐碳点成本较低,毒性低,提取方法简单,水溶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好,可用其作为未来一种新型的荧光碳纳米材料在生物标记方面进行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861534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51859.2
申请日:2012-12-1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磁性微胶囊(Fluorescence&MagnetismMicrocapsule,简称F&M微胶囊)的制备及在其基础上的微囊分离、鉴定方法。荧光磁性微胶囊以自发荧光壳聚糖为微胶囊主体材料,微囊内装载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并海藻酸钙凝胶微球作为微胶囊形成模板。所制备F&M微胶囊,粒径均一、可调节,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在磁场作用下能够实现与常规微胶囊彻底分离,并且可以通过微囊材料自带荧光验证分离效果。此荧光磁性微胶囊,可广泛应用于细胞共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03509552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22884.6
申请日:2012-06-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荧光纳米微粒(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Nanoparticles)的制备及其在成像技术中的应用方法。近红外荧光纳米粒以所装载的近红外荧光染料作为发光中心,以壳聚糖、聚赖氨酸为基本骨架,经海藻酸钠自组装包裹成壳制备而成。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近红外荧光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在15nm左右,动态光散射测试表明其平均动态水合半径为~160nm。近红外荧光纳米粒的光稳定性较荧光染料分子有显著增强,在0~1.5%的NaCl水溶液中可以稳定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707244B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410020716.4
申请日:2004-06-1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21/64 , G01N33/50 , G01N33/533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机-有机杂化的二氧化钛荧光纳米微粒,具体地说是一种二氧化钛纳米铕荧光探针及其(生物分子标记检测)应用,首先利用硅烷化试剂与三价铕-β-二酮类荧光配合物形成荧光前驱体,然后再与钛酸酯在醇-水溶液中发生溶胶-凝胶反应,生成一种表面带有生物标记活性基团的强荧光性纳米微粒,这种二氧化钛荧光纳米微粒荧光寿命在400微秒左右,荧光量子收率可以达到11%。将其作为生物分子荧光探针进行时间分辨荧光测定时可以有效消除来自生物样品的背景荧光的干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