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17415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510351091.8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G81/02 , C08F293/00 , C08F230/08 , C08F212/08 , C08F8/00 , C08F8/14 , C08F120/18 , C08F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嵌段共聚物的Janus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Janus纳米颗粒是通过交联嵌段共聚物中的可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链段而制得的具有多重性质的纳米胶体。本发明的功能复合Janus纳米颗粒是由上述交联后得到的纳米胶体的交联部分生长复合功能性物质而得到。本发明的另一功能复合Janus纳米颗粒是由嵌段共聚物利用其可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链段生长复合功能性物质实现交联而得到。功能性物质选自金属、金属化合物和非金属化合物。本发明实现了组成和结构精确调控的功能复合Janus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结合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在催化、油水分离、生物传感器和药物可控释放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75005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122961.3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C08F293/00 , C08F212/08 , C08F212/14 , C08F212/36 , C08F212/12 , C08F230/08 , C08F21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单链/纳米粒子复合结构的Janus材料及其阳离子引发双键聚合制备方法。所述Janus纳米材料通过阳离子引发含双键单体聚合制备,其结构模型可选自链与球结构单元的连接顺序任意组合排列,其中至少包含一个球结构;聚合物单链化学组成、聚合度可调;纳米粒子化学组成、尺寸可控。本发明能够实现快速、批量化制备组成和结构精确调控的具有多重潜在功能性的Janus材料,此材料结合了聚合物单链和纳米粒子的优异性能,在催化、油水分离、水体净化和细胞识别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36512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686052.2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40/0039 , C04B2103/0071 , C09K5/063 , C04B22/064 , C04B14/36 , C04B24/383 , C04B24/40 , C04B24/42 , C04B24/00 , C04B2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材料包覆的相变微胶囊复合的相变腻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无机材料包覆的相变微胶囊复合的相变腻子包括无机材料包覆的相变微胶囊和钙镁粉、硅酸盐水泥、灰钙粉、外加剂;所述无机材料包覆的相变微胶囊所使用的无机材料本身不可燃,因此无机材料包覆的相变微胶囊相较有机材料包覆的相变微胶囊有着更好的安全性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所述无机材料包覆的相变微胶囊复合的相变腻子保留原有腻子的性能的同时,还具备了调节室内温度,降低室内温度波动以及降低能耗的特点。所述制备过程绿色环保,工业化制备易于实现,工艺成本得到降低。所述相变腻子为内墙的房屋室内温度可控制在2~4℃,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18907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10388700.1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G81/02 , C08F293/00 , C08F212/08 , C08F230/08 , C08F120/18 , C08L87/00 , C08L91/06 , C08K3/08 , C08K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1/025 , C08F120/18 , C08F212/08 , C08F230/08 , C08F293/00 , C08L87/005 , C08L2205/035 , C08L91/06 , C08K2003/0831 , C08K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Janus棒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乳液界面保护法对功能复合纳米棒的两端分别进行改性的步骤;所述改性后得到的两端具有不同组成和性质的棒状纳米材料,即为所述Janus棒状纳米材料;所述功能复合纳米棒是由嵌段共聚物利用其可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链段,生长复合功能性物质实现交联而得到的具有多重性质的棒状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的Janus棒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实现了Janus棒状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691657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29236.9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及合金相变储能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核壳结构,包括核和壳层;核为金属合金或者金属粉末,壳层分为无机物壳层和金属化合物壳层;无机物壳层为一种或几种无机物;金属化合物壳层为金属氮化物或金属氧化物壳层。本发明通过溶胶‑凝胶法来制备相变储能微胶囊,方法简单,可适用于金属粉末和金属合金粉末等工业产品中,应用广泛;所制备的相变储能微胶囊,具有高相变温度、高焓值、耐高温的特点,所使用的原料简便易得,操作方便,易于工业化生产,且壳层材料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695035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145461.2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D01F6/20 , C08F112/36 , C08F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珊瑚结构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的直径在10‑500nm,长度在1μm以上。所述纳米纤维的表面形成较为均匀分布的突起,突起的直径在1‑200nm,长度在1‑500nm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疏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上述的珊瑚结构的纳米纤维。所述疏水材料的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度,滚动角小于5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624132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548440.6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B01J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包含纳米无机物颗粒和水的水相与包含环氧树脂、单烯烃类单体、多烯烃类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油相混合,形成稳定的水包油乳液;以及加热所述乳液使其进行乳液聚合,形成所述自修复环氧树脂微胶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无机纳米颗粒作为乳化剂并且通过乳液聚合法来制备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与采用分子型乳化剂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后续去除乳化剂的过程,所以该方法的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而且所制备的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的稳定性和密闭性优良且包覆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732861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70734.8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2/36 , C08F2/30 , C08F4/52 , C08F212/36 , C08F212/08 , C08F212/14 , C09D163/00 , B05D5/08 , B05D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聚合物多毛球、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更详细地涉及一种聚合物多毛球,包括聚合物球和聚合物纳米纤维,所述聚合物球的直径为100纳米~50微米,所述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纳米~500纳米,所述聚合物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纳米~500微米。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物多毛球,能够制备性能优异的超疏水材料。本发明还提供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的聚合物多毛球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78868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69162.2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结构的片状固体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乳化剂分散到水中,向其中加入油相,乳化得到乳液,将乳液离心收集得到表面吸附有乳化剂的油相颗粒;乳化剂为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钠盐水解物、聚苯乙烯-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聚丙烯-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或聚苯乙烯-聚氨基酸嵌段共聚物;油相为固体石蜡、硬脂酸钠、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或碳酸亚乙酯;2)将表面吸附有乳化剂的油相颗粒分散到水中,然后与交联剂混合,发生交联后除去油相,即得。本发明可使用多种聚合物制备,通过交联反应将乳化剂固定在油相模板上,除去油相后得到两侧具有不同亲疏水性的纳米级片状乳化剂,且其形貌可通过加入助乳化剂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4784753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50460.7
申请日:2015-04-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热型复合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骨水泥的原料包括固相组分和液相组分,所述固相组分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相变微胶囊材料(PCM)。所述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固相组分与液相组分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均匀,注入模具,固化后得到低热型复合骨水泥。该复合骨水泥无毒,具有适用于临床的可注射性、固化速率和力学性能,固化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大幅降低,能够减少热坏死作用,增加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骨水泥在人体使用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