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0029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75765.7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多用户间计算任务卸载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各个计算节点和各个云端虚拟机的偏好度列表;对于没有配对的计算节点和云端虚拟机,向自身偏好度列表中偏好度度量值最小的任务节点发送请求配对信息,并将所述任务节点从对应的偏好度列表中删除;对于任务节点,选取最偏好的计算节点和云端虚拟机集合;若存在尚未配对且偏好度列表非空的计算节点和云端虚拟机,重复上述计算节点和云端虚拟机与任务节点的配对操作;对于任务节点,划分每个任务节点的计算任务子任务。本发明的分布式多用户间计算任务卸载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多用户间稳定的计算任务卸载,且每个用户支持将计算卸载到单个或多个的计算节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03288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310654740.2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4/08 , H04L12/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分布式网络中基于准随机退避策略的传输方法,包括:统计除发送站点i之外的其它站点成功发送数据包个数Ai;统计信道最后一次繁忙结束时隙到新数据包的到达发送站点时隙的间隔Si;第一次判断信道空闲时根据Ai,Si,由确定退避转变为随机退避的时隙门限值N及准随机退避过程中的最大退避窗长M确定第一等待时间,并第二次判断信道空闲时发送新数据包;若第二次判断的结果是信道忙则等待直到信道空闲;若信道忙则等待至信道空闲;更新Ai;根据Ai,N及M确定第二等待时间;第三次判断信道是否空闲,如果第三次判断的结果是信道忙,则返回等待直到信道空闲等待直到信道空闲;如果第三次判断的结果是信道空闲,则发送新数据包。
-
公开(公告)号:CN10702492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10070890.2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驾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对车辆的下一步的行为进行决策判断并输出控制信号;云平台,用于与车辆进行信息交互、处理故障信息以及与中央处理模块的数据进行匹配,并使中央处理模块的数据进行增量更新;环境信息感知模块,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和车辆间信息交互,并将采集到的环境信息通过中央处理模块上传至云平台;故障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对车辆自身性能及设备状态进行检测和数据采集,在产生故障时发出告警,并在告警时将告警信息通过中央处理模块上传至云平台;底层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中央处理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车辆以需要的速度和期望的转角按照规划路径行驶。可以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量,降低了自动驾驶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323819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228053.9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节点的分簇方法,包括:选取簇内节点,计算选取的簇内节点传输感知数据时产生的能量消耗e,计算该簇内节点所在的分簇中所有簇内节点的感知数据进行簇内汇聚算法后再传输的能量消耗E,计算将该簇内节点剔除出去后的分簇将簇内剩余簇内节点的感知数据进行簇内汇聚算法后再传输的能量消耗E’,判断E是否小于E’与e的和,若是,保留该簇内节点;若否,剔除,判断是否存在生成的新分簇,若否,创建新分簇,将剔除的簇内节点加入到新分簇内;若是,将剔除的簇内节点加入到已存在的新分簇内;获取最终分簇信息。本发明在保证簇内节点的相关性的同时,也保证簇内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高效性,提升数据汇聚算法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19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77737.0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5/173 , G06F9/48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云边协同下基于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云边协同全局管理平台和多台边缘计算节点,在协同处理时将发出资源调度请求的边缘计算节点作为数据发送端,将协同处理的边缘计算节点作为数据接收端,数据发送端包括M个发送内存块、一个用于存储本地内存块使用情况的第一状态字节内存块和一个用于存储数据接收端内存块使用情况的第二状态字节内存块;数据接收端包括M个接收内存块和一个用于存储本地内存块使用状态的第三状态字节内存块;所述数据发送端用于完成数据填充、数据发送和内存块状态同步;所述数据接收端用于完成数据接收和数据处理。本发明能够减少通信资源消耗,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190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22336.8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节点信任度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D‑S证据理论计算待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值,并通过证据间距离进行修正;将本节点与中间节点的直接信任值和中间节点与待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值通过D‑S组合规则进行组合得到间接信任值,并通过证据间距离进行修正;将直接信任值和间接信任值依据D‑S组合规则进行聚合,得到待评估节点的整体信任值。本发明能够实现多信任要素结合,减少历史因素对当前节点信任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339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88356.8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重叠连通支配集的间接信任计算与分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至少3层的重叠连通支配集;当第一节点请求获取第二节点的信誉值时,第一节点分别在每层连通支配集中发布请求信息;当某个节点发现恶意行为时,将所述恶意行为的相关信息发布到整个网络中;所述恶意行为相关的节点的邻居节点存储所述恶意行为的相关信息,并更新所述恶意行为相关的节点的信誉值。本发明能够可靠传输信任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33994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588356.8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重叠连通支配集的间接信任计算与分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至少3层的重叠连通支配集;当第一节点请求获取第二节点的信誉值时,第一节点分别在每层连通支配集中发布请求信息;当某个节点发现恶意行为时,将所述恶意行为的相关信息发布到整个网络中;所述恶意行为相关的节点的邻居节点存储所述恶意行为的相关信息,并更新所述恶意行为相关的节点的信誉值。本发明能够可靠传输信任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8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36100.7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6F21/31 , G06Q50/00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堆叠集成的社交网络虚假用户检测方法,包括:从社交网络上提取待测用户的数据集;采用LSTM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待测用户的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得到输入数据;将所述输入数据输入虚假用户检测模型,得到待测用户的检测结果;其中,所述虚假用户检测模型包括:多个基学习器,每个基学习期分别根据所述输入数据对所述待测用户是否为虚假用户进行预测,得到多个预测结果;堆叠模块,用于将多个预测结果进行堆叠集成,形成输入特征;元学习器,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特征预测所述待测用户是否为虚假用户。本发明能够提高整体预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3851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1588813.3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分布式网络的多层连通支配集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一个随机的分布式网络;将所有低层支配节点标记为高一层的被支配节点,并更新所述低层支配节点的高层的度数和邻居;对于每一层的任意节点,若该节点及其邻居在当前层没有支配节点,则根据所述节点的度数和妥协概率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支配节点;对于每一层的被支配节点,若所述被支配节点两跳内的支配节点不能构成连通集,则将所述被支配节点标记为连通节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每一层的支配节点小于预设值时,得到多层连通支配集。本发明构建的多层连通支配集能够用于信任模型中的可信路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