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241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21334.X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集成生物传感系统。包括:光电集成生物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所述光电集成生物传感器用于根据待测检测目标生物分子产生光电信号;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光电集成生物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光电集成生物传感器对至少一种所述待测检测目标生物分子进行检测,并对所述光电信号进行处理。通过将光电集成生物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进行集成,设计了一种能够用于多靶标检测的二维纳米光电生物传感系统,能够实现同时对多种生物分子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368945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510831357.9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肺癌早期检测用甲基化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甲基化标志物包括PCDHGB6、HOXA9、MGMT和microRNA‑126基因。采用本发明的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具有快速、高通量、灵敏和特异性好等特点,检测方法不仅适用于肺癌早期的检测,也可以用于肺癌晚期的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5184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0955552.6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细胞分选芯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的一上层芯片和一玻璃片;上层芯片的下表面为其结构面,其上刻蚀有一主通道,主通道包含多个U型部,每个U型部的两个直段之间均刻蚀有一捕获通道,每个捕获通道的中央均通过一释放通道与刻蚀于该结构面上的释放微阀相连,捕获通道的尺寸设置为使捕获通道的流阻小于主通道的流阻。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造方法以及一种单细胞分选方法。本发明的单细胞分选芯片基于捕获通道的流阻差异分布和尺寸束缚以及释放微阀的设置,分别实现了单个细胞的捕获以及通过按压释放微阀实现对目的细胞进行有选择地释放,提高了细胞分选的捕获率和选择性;其功能单元可以设计多种尺寸来满足不同细胞分选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07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1109809.9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毛细微流泵的汗液收集与检测贴片,PET薄膜和PDMS薄膜的周缘密封连接,传感器组件包括汗液标志物检测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PET薄膜上形成有由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共同提供的汗液标志物检测传感器,PET薄膜上还形成有由插指电极提供的流速传感器,PDMS薄膜上形成有进样腔室,汗液标志物检测传感器正对进样腔室中以对汗液的标志物进行测量,PDMS薄膜上形成有蛇形微柱阵列通道,流速传感器正对蛇形微柱阵列通道以对汗液的流速进行测量。根据本发明的基于毛细微流泵的汗液收集与检测贴片,集成了汗液代谢物检测和流速检测的传感器实现多目标检测,可以有效地同时检测汗液中标志物乳酸和汗液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7327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28771.1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监测系统,包括相连的微型显微镜和控制装置,所述微型显微镜设置为获取生物芯片内的细胞的放大图像并将所述细胞的放大图像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为接收并显示所述细胞的放大图像。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监测系统,无需将生物芯片从培养箱中取出即可实现对生物芯片内的细胞的连续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6790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304831.7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 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569 , B01L3/00 , B01D5/00 , G01N33/68 , G01N33/543 , A61B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气体冷凝物采集与检测一体化的微流控集成生物传感系统,包括:基于热电冷却的呼吸气体冷凝物采集器,其包括:软管、冷凝物收集管、冷却阱铝块、帕尔帖元件和MCU冷却器;基于微流控集成的片上栅极石墨烯场效应管生物传感系统,其包括:微流控芯片和片上栅极石墨烯场效应管生物传感器;电源以及信号采集与控制模块;其中,呼出气体进入冷凝物收集管后冷凝,进而流入到微流控芯片中以及片上栅极石墨烯场效应管生物传感器的表面,通过信号采集与控制模块进行生物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从而实现呼吸气体冷凝物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本发明可同时实现EBC的采集与检测,既减轻了采样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避免了样本被污染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0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09809.9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毛细微流泵的汗液收集与检测贴片,PET薄膜和PDMS薄膜的周缘密封连接,传感器组件包括汗液标志物检测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PET薄膜上形成有由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共同提供的汗液标志物检测传感器,PET薄膜上还形成有由插指电极提供的流速传感器,PDMS薄膜上形成有进样腔室,汗液标志物检测传感器正对进样腔室中以对汗液的标志物进行测量,PDMS薄膜上形成有蛇形微柱阵列通道,流速传感器正对蛇形微柱阵列通道以对汗液的流速进行测量。根据本发明的基于毛细微流泵的汗液收集与检测贴片,集成了汗液代谢物检测和流速检测的传感器实现多目标检测,可以有效地同时检测汗液中标志物乳酸和汗液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4324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22561.4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集成生物传感器及生物分子检测设备。包括:生物传感模块,用于检测目标生物分子的浓度;流体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样品进出生物传感模块;光电场效应管阵列,用于根据光强度变化产生检测电流;其中,生物传感模块的第一侧面与流体控制模块连接形成样品检测腔;第二侧面与光电场效应管阵列连接,第二侧面与光电场效应管阵列之间设置有物理隔离区。该光电集成生物传感器通过光电流信号的变化来实现目标生物分子的检测。通过引入生物可调制纳米光学生物传感模块,将生物分子的检测区域独立于电学器件之外,解决了生物溶液与电学器件的直接接触的问题,提高了器件响应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5184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810955552.6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细胞分选芯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的一上层芯片和一玻璃片;上层芯片的下表面为其结构面,其上刻蚀有一主通道,主通道包含多个U型部,每个U型部的两个直段之间均刻蚀有一捕获通道,每个捕获通道的中央均通过一释放通道与刻蚀于该结构面上的释放微阀相连,捕获通道的尺寸设置为使捕获通道的流阻小于主通道的流阻。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造方法以及一种单细胞分选方法。本发明的单细胞分选芯片基于捕获通道的流阻差异分布和尺寸束缚以及释放微阀的设置,分别实现了单个细胞的捕获以及通过按压释放微阀实现对目的细胞进行有选择地释放,提高了细胞分选的捕获率和选择性;其功能单元可以设计多种尺寸来满足不同细胞分选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234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694149.3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共价修饰的石墨烯蛋白复合薄膜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薄膜包括二氧化硅衬底、单层石墨烯和蛋白薄膜。制备方法包括:将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的单层石墨烯薄膜转移至二氧化硅衬底的表面,将石墨烯薄膜表面的光刻胶除去后在二氧化硅衬底表面留下单层石墨烯;将蛋白溶液滴加到单层石墨烯表面在60~90℃热失活处理1~10min,在单层石墨烯表面形成蛋白薄膜,即得。本发明通过热失活方法在石墨烯表面实现蛋白薄膜的非共价的修饰,石墨烯‑蛋白薄膜厚度可以控制在纳米级,薄膜均匀,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蛋白薄膜表面具有氨基和羧基,可以作为后续生物分子诊断的平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