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668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73773.4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边文辉 , 刘远建 , 李喆 , 张真煌 , 孟洋 , 唐丽茹 , 殷小亮 , 何俊 , 孙超 , 刘永雷 , 刘伟超 , 杨贵均 , 张宝 , 王科学 , 董美强 , 何肖辉 , 郝清硕 , 翟兆玺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成磁悬浮轨道的拼装式盾构管片组件,包括:集成管片和拼装管片,集成管片设置有磁悬浮轨道结构和温度维持结构。通过磁悬浮轨道结构和温度维持结构的设置使得轨道与集成管片结合为一体,管片布置时可以通过相邻集成管片的第一接电接口和第二接电接口相互搭接,实现的电路通路,在进行管片安装的同时进行轨道安装,物料运输时也节省了轨道输送的物料安排,缩短管片布置后安装轨道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消耗,进而缩短了现场施工的工期。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在隧道中铺设轨道需要在完成隧道挖掘和管片布置之后,并且轨道的材料需要从地面向隧道内的转运,导致工期延长,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354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63761.6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8/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巷道支护等级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在目标巷道的巷道围岩表面采集的支护数据,其中,所述支护数据包括多种参数类型的支护参数集合;针对每个支护参数集合,在所述巷道围岩表面确定采集所述支护参数集合的多个采集点的采集位置;基于所述支护参数集合及所述支护参数集合对应的多个所述采集点的采集位置,构建所述支护参数集合对应的支护参数包络面;基于多个所述支护参数集合对应的支护参数包络面,确定所述目标巷道对应的目标支护等级。由此提高巷道支护情况监测的全面性和覆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625614.8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锚索张拉装置及锚索张力的检测方法,其中,锚索张拉装置,包括:张拉组件,张拉组件包括驱动结构和锚索夹持结构,锚索夹持结构与驱动结构相连;第一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组件设置在张拉组件上,以对锚索的移动距离进行检测;锚索固定组件,锚索固定组件与张拉组件相连;第二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设置在锚索固定组件上,以对锚索的移动距离进行检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锚索张拉力测量步骤繁琐,精度无法保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46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089875.4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固机构及支护施工方法。其中,锚固机构包括第一锚固组件、第二锚固组件以及第三锚固组件,第一锚固组件包括张紧结构,张紧结构与锚固孔的孔壁接触,以形成第一锚固力;第二锚固组件包括卡块结构,卡块结构可穿过张紧结构与锚固孔形成限位,以形成第二锚固力;第三锚固组件设置于张紧结构伸入锚固孔的一端,第三锚固组件用于搅拌锚固剂,以形成第三锚固力。通过张紧结构与锚固孔壁接触,形成摩擦锚固力,通过卡块结构与锚固孔形成限位以提供机械锚固力,通过搅拌锚固剂形成粘结锚固力,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锚固机构锚固形式单一,无法适应隧道工程中复杂多变的环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9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373401.1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清华大学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杆及其锚固施工方法,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组合式预应力锚杆包括:锚杆本体,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螺纹端和第二螺纹端;套筒,套设于所述锚杆本体上;预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端上,用于在锚固时与所述第一螺纹端螺纹配合,以对所述锚杆本体进行预紧,改变所述第二螺纹端的位置;组合锚头,与所述第二螺纹端螺纹连接;胀楔体,具有开口端,所述组合锚头能够在预紧作用下通过所述开口端伸入所述胀楔体内部,以将所述胀楔体撑开,实现锚固。本发明具有多重锚固机理,从而能够加强锚固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4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693270.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支护材料的围岩增益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符合预定实验条件的实验围岩装配至预制的工艺装备中,其中,实验围岩表面喷涂有柔性支护材料,基于工艺装备的支护机构,分别对实验围岩实施多种条件的支护,在每种条件的支护下,利用伺服控制系统对实验围岩施加模拟应力,以使实验围岩及支护机构发生相应地形变和位移,利用伺服控制系统及安装在支护机构中的传感器,获取实验围岩及支护机构发生形变和位移的目标数据,根据目标数据计算实验围岩及支护机构的多个指标数据,以对实验围岩进行增益评估。本申请可以对实验围岩中喷涂的柔性支护材料的支护效应进行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23546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63761.6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8/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巷道支护等级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在目标巷道的巷道围岩表面采集的支护数据,其中,所述支护数据包括多种参数类型的支护参数集合;针对每个支护参数集合,在所述巷道围岩表面确定采集所述支护参数集合的多个采集点的采集位置;基于所述支护参数集合及所述支护参数集合对应的多个所述采集点的采集位置,构建所述支护参数集合对应的支护参数包络面;基于多个所述支护参数集合对应的支护参数包络面,确定所述目标巷道对应的目标支护等级。由此提高巷道支护情况监测的全面性和覆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941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573772.X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导线圈驱动机构、掘进机刀盘及硬岩隧道掘进机,其中,超导线圈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转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环形面板、多个驱动线圈和固定轴体;转动组件包括第二环形面板、多个感应线圈和轴承;驱动线圈和/或感应线圈采用超导材料制成。采用超导材料的设置,能够直接采用电力产生磁场进行刀盘的驱动,避免了二次的力作用转换,降低了能量的转化次数,应用于刀盘主体切割的作用更好,并且电路的运转电阻极低,发热损耗量小,电能的利用率高。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掘进机刀盘需要进行多级的能量转换,导致驱动刀盘的能量作用效率较低,影响破岩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5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63764.X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N3/24 , G01B21/32 , G01N3/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隧道岩爆等级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目标采集时刻在隧道围岩表面每个采集点采集的应变数据;基于每个所述采集点采集的应变数据,确定每个所述采集点对应的变形诱因;基于每个所述采集点对应的变形诱因,构建所述隧道围岩表面对应的应变面域矩阵;基于所述应变面域矩阵,确定所述隧道围岩表面的最大切应力;针对所述隧道围岩表面上的任一监测区域,基于所述最大切应力和所述监测区域对应的岩石静态参数,确定目标采集时刻所述监测区域对应的岩爆等级。如此,可以实现对隧道围岩表面的全面监测,从而实现更精细化的岩爆等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1948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63762.0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6 , G06Q10/0635 , G06F30/20 , G01B21/3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围岩变形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目标采集时刻在隧道围岩表面每个采集点采集的变形数据;基于每个所述采集点采集的变形数据,确定每个所述采集点对应的变形诱因;基于每个所述采集点对应的变形诱因,构建所述隧道围岩表面对应的空间变形面域矩阵;针对所述隧道围岩表面上的任一监测点,基于所述空间变形面域矩阵,确定目标采集时刻所述监测点对应的变形风险等级。如此,可以通过空间变形面域矩阵确定隧道围岩表面上任一监测点的变形风险等级,从而实现对隧道围岩表面的全面监测,进而,实现对围岩变形部位的精准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