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0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3385.8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原位转化段加热地层单元精细划分方法和装置,包括,将目标井的敏感曲线输入岩性识别模型,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得到富有质页岩发育段的深度范围及所述范围内的二值化岩性数据,二值化岩性数据包括富有机质页岩和非富有机质页岩;根据设定的原位转化段非富有机质页岩比例上限和二值化岩性数据,从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段内识别出至少一段拟原位转化段;根据二值化岩性的分布特征和TOC分布特征,将拟原位转化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加热地层单元。该方法能够结合二值化的测井岩性解释结果与有机质丰度,精细划分加热地层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5054.8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烃潜力的页岩油原位转化段夹层识别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页岩层内拟原位转化段的岩性数据,识别砂岩单层;判断砂岩单层的厚度是否大于砂岩单层作为拟原位转化段夹层的单层厚度下限,单层厚度下限基于页岩层内页岩单层生烃潜力值平均值和多个包含砂岩单层厚度及其生烃潜力值的数据对预先确定;若是,将砂岩单层识别为夹层。该方法针对富含有机质页岩段的特定应用场景,打破了传统单纯依靠岩性识别夹层的局限,更适用于页岩油原位转化的地质评价与相关研究;将夹层的生烃潜力下限值转化为更为直观、更易获取的夹层厚度下限值,降低了对资料的要求,只需岩性数据便可实现页岩油拟原位转化段夹层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0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49287.7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烃潜力和岩性二值化的页岩段夹层识别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页岩层内目标井的敏感曲线输入岩性识别模型,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得到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段的深度范围及其二值化岩性数据;根据岩性数据,识别非富有机质页岩单层;若非富有机质页岩单层的厚度大于作为拟原位转化段夹层的单层厚度下限,将其识别为夹层。该方法针对富含有机质页岩段的特定应用场景,打破了传统单纯依靠岩性识别夹层的局限,更适用于页岩油原位转化的地质评价与相关研究;将夹层的生烃潜力下限值转化为更为直观、更易获取的夹层厚度下限值,降低了对资料的要求,只需岩性数据便可实现页岩油拟原位转化段夹层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147573.6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原位加热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原始页岩样品,并获取常温条件下的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对原始页岩样品开展页岩原位加热物理模拟实验,获取加热后页岩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基于加热后页岩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确定孔隙度因子和渗透率因子并建立原位加热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评价模型;基于原位加热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评价模型,预测原位加热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得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尤其是在400~500℃高温条件下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一个页岩原位转化加热区在加热过程中不同加热阶段页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113730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810763086.1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原位转化开发甜点区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有机碳含量、氢指数以及页岩密度确定产出油气潜力指数;根据所述产出油气潜力指数以及相应的油气潜力指数下限值确定加热页岩段,所述油气潜力指数下限值根据布井方式以及页岩镜质体反射率确定;根据加热页岩段的厚度、面积以及产出油气潜力指数数据确定产出量;根据所述产出量以及投入成本确定投资回报率;利用所述投资回报率确定页岩油原位转化开发的甜点区。利用本说明书各实施例,可以提高甜点区确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1360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0906801.2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健骁 , 赵超 , 李广富 , 袁天喻 , 吴文琳 , 何寅 , 余训兵 , 景士锟 , 赵国龙 , 高广俊 , 朱丽娟 , 刘群杰 , 高海纳 , 马春阳 , 刘家承 , 张丽君 , 孔祥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芯装置、储心机构及取芯方法,该储心机构包括:轮盘,所述轮盘上设置有N个插孔;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1个插孔中设置有备用的取芯钻头;剩下的插孔用于和所述取芯马达的取芯钻头相配合;能为所述轮盘转动提供转动力的动力源,在所述动力源的带动下,所述轮盘按照(360/N)/次运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轮盘相连接,能够带动所述轮盘上下移动。本发明提供的取芯装置、储心机构及取芯方法,针对地层较浅的不成岩松散地层进行取芯时,能够保护好所取得的岩心样品,提高在此类地层取芯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9127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53201.4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声波速度判断火山岩含油气性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研究目标区域的声波测井数据、录井数据及地震数据;根据声波时差测井数据、录井数据及地震数据将待研究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油气性层段类别;根据声波时差测井数据及对应的深度数据建立各油气性层段类别中声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利用过待研究目标区域的二维地震测线或覆盖待研究目标区域的三维地震工区的速度谱数据,确定待研究目标区域的目的层的层速度值;将层速度值投影至变化关系中,并根据投影位置判断待研究目标区域的目的层所属的油气性层段类别。通过本发明,可提高火山岩含油气性的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并简化整个判断分析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45387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08508.X
申请日:2014-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0 , G06F17/5036 , G06F22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油气储层水平井油气产量的预测方法及预测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已钻直井的钻井资料建立该已钻直井的储层结构指数模型及产能非均质指数模型;利用所述储层结构指数模型和所述产能非均质指数模型建立所述已钻直井的最大月产量预测模型;根据所述已钻直井的最大月产量预测模型建立与其对应位置处待钻水平井的最大月产量预测模型;根据所述待钻水平井的最大月产量预测模型建立所述待钻水平井随生产时间变化的产量预测模型,以预测所述待钻水平井随生产时间变化的油气产量。本发明可获得与实际致密油气储层水平井油气产量更为吻合的预测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45387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71890.1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油气经济有效层段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的页岩的评价参数,评价参数包括: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地层压力系数、油气累计产量影响因子和弹性参数;将各个评价参数减去对应的截止值,得到各个评价参数的差值;将各个评价参数的差值都大于0的点作为有效点;对目的层段中连续为有效点的测井点的厚度进行累加,将累加结果作为连续有效点的单层厚度;确定页岩油气累计经济产量最小厚度;将目的层段中连续有效点的单层厚度大于等于累计经济产量最小厚度的层段作为页岩油气经济有效层段。本发明可以准确有效地确定出页岩油气经济有效层段,从而提高了页岩油气的开发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7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5598.4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8 , G01V9/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划分页岩油拟原位转化段加热地层单元的方法和装置,包括,将样本点投在包含多条平行数轴的坐标系中,每条数轴对应不同的待筛选曲线,根据得到的脉络线分布特征筛选岩性敏感曲线;将目标井的敏感曲线输入岩性识别模型,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得到富有质页岩发育段的深度范围及其二值化岩性数据,二值化岩性包括富有机质页岩和非富有机质页岩;根据设定的原位转化段非富有机质页岩比例上限和二值化岩性数据,从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段内识别出至少一段拟原位转化段;根据二值化岩性的分布特征和TOC分布特征,将拟原位转化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加热地层单元。该方法能够结合二值化的测井岩性解释结果与有机质丰度,精细划分加热地层单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