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气样品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7752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163971.8

    申请日:2017-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天然气样品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其属于实验分析技术领域,采集装置包括储气管、密封闸和导气机构,储气管为两端开口并连通的铜管,用于容置天然气;两个密封闸间隔设置于储气管上,密封闸能够沿储气管的轴向滑动并沿储气管的径向压紧或者松开储气管,通过调节两个密封闸之间的距离,实现对储气管内储气、放气体积的定量控制。采集方法包括将储气管的一端与导气机构连接,供气口流出的天然气经导气机构从储气管的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冲洗储气管预定时间,顺序关闭远离供气口的密封闸和靠近供气口的密封闸,使密封闸压紧储气管,位于两个密封闸之间的储气管内的天然气即为采集到的样品。

    一种储层流体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413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74138.7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层流体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油气田勘探技术领域。本方案提出了针对双介质型致密砂岩的基于地质模式约束下的多层级嵌套储层流体识别方法。针对不同的储层类型,利用预设算法融合综合测井参数以及提出的适用于双介质型致密砂岩的流体敏感因子,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储层类型的流体判别参数。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基质与构造裂缝耦合的作用结果来划分储层类型,明确不同储层类型的流体特性的差异,基于地质模式的分类约束,分不同储层类型,利用集成识别模型完成致密砂岩储层流体类型的识别。用于流体识别的测井曲线数据获取容易,流体识别精度高且识别效率高,可广泛应用双介质型致密砂岩的储层流体识别。

    一种地质结构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144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9582.9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质结构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可以获取目标地区对应的地震波速分布数据和品质因子分布数据,根据地震波速分布数据和品质因子分布数据确定粘声垂直波数;将粘声垂直波数输入至构建好的压力波场确定模型,以确定目标地区对应的压力波场分布数据;其中,压力波场确定模型为基于地下介质的粘弹性性质和矩阵分解的粘声传播算子构建的;使用压力波场分布数据对目标地区进行地质结构成像,得到目标地区的地质结构成像结果。本发明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留波场信息,提高地质结构成像的分辨率以及地下深部成像质量。

    地质建模与地震正演联合驱动的地震智能反演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6683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0539128.X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建模与地震正演联合驱动的地震智能反演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将无井或少井区域作为研究区,基于该研究区沉积相类型,选取符合所述研究区沉积相类型的沉积演化模式;基于所述沉积演化模式,模拟地质体的沉积与演化过程,建立所述研究区的三维沉积相模型,并基于所述三维沉积相模型构建三维波阻抗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得到正演地震数据;设置虚拟井,与正演地震数据体进行深度学习,得到测试后的学习模型,将实际地震数据体输入所述测试后的学习模型,对所述实际地震数据体求解,输出地震智能反演结果。本发明能同时适用于无井与有井条件下的地震智能反演,并能充分利用深度学习的优势,提高地震反演的精度;可以在地震反演技术与油气储层预测领域中应用。

    一种厌氧消化方法及装置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004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00542.X

    申请日:202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厌氧消化方法及装置。该种厌氧消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进料污水的固体悬浮物浓度和厌氧循环处理的理论处理速率,获取厌氧循环处理时间;根据所述进料污水的固体悬浮物浓度,获取厌氧沉降处理时间;根据所述厌氧循环处理时间和厌氧沉降处理时间,对所述进料污水依次进行厌氧循环处理和厌氧沉降处理以生成沼气。本发明提供的厌氧消化方法具有适应较大水质波动进料污水、自动化程度较高且沼气产率较高的特点。

    一种湖底扇构型约束的剩余油分布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392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208926.6

    申请日:2021-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底扇构型约束的剩余油分布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包括:建立三维构型模型;建立三维渗透率模型;建立三维砂箱模型;确定注采井位置和砂箱模型参数,开展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水驱油模拟实验,并通过饱和度探头获得不同含水阶段含油饱和度的大小和分布,进一步分析湖底扇构型约束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本发明公开的湖底扇构型约束的剩余油分布物理模拟实验方法,解决了物理模拟实验时不能再现地层条件下湖底扇内部构型控制的剩余油三维分布的问题,利用该方法获得的实验结果能够为相似储层的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及采收率提高提供有力科学依据。

    致密砂岩有利储层分布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3002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042770.7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有利储层分布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目的层段岩心分析化验数据,构建储层质量分类标准;根据测井曲线数据,构建各类储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对全部井目的层段的储层质量进行划分。进一步地还可对同类储层的厚度进行归一化处理,依次构建不同类型储层的相对厚度平面分布图,并分别赋予不同的颜色;将多个储层相对厚度分布图进行颜色融合,得到用于储层质量评价的平面分布图,进而根据颜色的指示意义圈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本发明解决了在缺乏三维地震数据的条件下现有技术不能准确地预测致密砂岩有利储层分布的问题,有效提高了仅利用井数据预测致密砂岩有利储层分布的准确度,避免了获取三维地震数据的高昂成本。

    一种介孔碳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95450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233646.4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孔碳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壳聚糖和配体分散于溶剂中,形成混合液;在20℃-100℃下,搅拌2h-48h,固液分离后,得到CTS-i;将CTS-i与含硅模板分散于碱性醇溶剂中,搅拌2h-36h,固液分离后,得到Si-T@CTS-i;在惰性气氛中,将Si-T@CTS-i以2℃/min-20℃/min的速率升温至800℃-1000℃并恒温保持1h-12h;在20℃-80℃下,碱溶液处理6h-36h,得到介孔碳空心微球。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介孔碳空心微球,该介孔碳空心微球可以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基于集群的车载任务卸载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883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45582.5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集群的车载任务卸载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构建系统模型,包括任务产生和卸载模型以及集群产生模型;获取预设范围内的所有车辆的运行数据;将所有车辆划分为多台任务车和多台集群头;根据集群产生模型分别确定每台任务车对应的集群头;根据运行数据通过任务产生和卸载模型确定每台任务车的执行成本,以得到系统执行成本,进而确定最优卸载策略;最优卸载策略为使系统执行成本最小化的目标集群选择决策、目标卸载比例决策和目标传输功率决策。本申请以预设范围内所有任务车的任务卸载性能为导向构建集群,同时确定系统的最优卸载策略,系统的任务卸载性能较强,且集群的稳定性较高,保证了车辆间的稳定通信。

    地质建模与地震正演联合驱动的地震智能反演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668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39128.X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建模与地震正演联合驱动的地震智能反演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将无井或少井区域作为研究区,基于该研究区沉积相类型,选取符合所述研究区沉积相类型的沉积演化模式;基于所述沉积演化模式,模拟地质体的沉积与演化过程,建立所述研究区的三维沉积相模型,并基于所述三维沉积相模型构建三维波阻抗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得到正演地震数据;设置虚拟井,与正演地震数据体进行深度学习,得到测试后的学习模型,将实际地震数据体输入所述测试后的学习模型,对所述实际地震数据体求解,输出地震智能反演结果。本发明能同时适用于无井与有井条件下的地震智能反演,并能充分利用深度学习的优势,提高地震反演的精度;可以在地震反演技术与油气储层预测领域中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