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33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32388.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组合套管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安装装置包括:连接控制机构,可将表层导管和表层套管锁紧配合成组合套管;下入机构,与表层套管连接,下入机构可带动组合套管自海面下入海底土体中;其中,连接控制机构在表层导管下入至第一深度位置时可控制组合套管分离,下入机构可带动表层套管单独下入至第二深度位置。本发明的深水组合套管的安装装置,通过下入机构带动组合套管自海面下入至第一深度位置处,进而将表层导管与表层套管分离,然后通过下入机构带动表层套管继续下入至第二深度位置处,因此,通过下入机构一次下入便可完成表层导管和表层套管的安装,而无需进行多次起下钻等耗时工序,操作简单且安装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97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49308.9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Q10/06 , G06Q50/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浅层气钻井风险的确定方法、装置和服务器。基于该方法,具体实施前,可以先根据实验测试数据,构建浅层气压力和纵波速度的定量预测图版;再利用上述浅层气压力和纵波速度的定量预测图版,通过数值模拟,构建得到效果较好、精度较高的预设的浅层气风险等级评价图版;具体实施时,可以先获取目标区域的深度数据;同时向目标区域发射声波信号,以采集得到相应的纵波速度;再根据纵波速度、深度数据,和预设的浅层气风险等级评价图版,确定出目标区域的浅层气钻井风险等级。从而能够精准、高效地确定出目标区域的浅层气钻井风险等级,减少确定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88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67774.X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冻土层钻井方案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钻井区域的土体参数;所述钻井区域包括冻土层区域;所述土体参数包括土体初始温度和土体初始含水率中的至少一种;根据候选钻井方案和所述土体参数模拟钻井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基于油气井的井身结构特征和所述温度变化关系,利用所述土体参数计算对应于油气井的承载力;所述承载力包括土体作用于油气井以使油气井维持稳定的力;在所述承载力满足油气井稳定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候选钻井方案为应用钻井方案。上述方法实现了钻井相应参数的定量计算,保证了模拟过程的准确性,从而对冻土层中实际钻井过程的实施进行了有效的指导,保证了勘探开发的有效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187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93053.9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水表层导管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该深水表层导管的安装装置,包括:表层导管、推进器、下入机构和导管基盘;推进器安装于所述表层导管,用于对所述表层导管施加向下的推力;下入机构用于将表层导管从海面下入至海底;导管基盘能够固设于海底,所述导管基盘用于扶正所述表层导管。通过本发明,缓解了深水浅部地层安装表层导管,作业时间较长、作业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923284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410100278.6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型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分子筛合成中晶化后的分子筛溶液进行过滤洗涤分离,得到分子筛浆液;优选使用膜分离对分子筛进行洗涤分离;(2)将步骤(1)得到的分子筛浆液与粘结剂混合,加入助挤剂和胶溶剂,加工成型得到成型催化剂;(3)将步骤(2)得到的成型的催化剂进行干燥、离子交换和焙烧后,得到所述的成型分子筛催化剂;优选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120℃;更优选为100℃;还优选所述焙烧为在550‑650℃下焙烧5‑7h;更优选为在600℃下焙烧6h。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活性相高分散的特征,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性能,在甲醇转化制丙烯中的活性更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6703750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510776020.2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3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套管高压弹簧式泄压阀,包括内有轴向通道的阀体、球座以及弹簧座;阀体内部设有与轴向通道相连通的阀体内腔,球座设置在轴向通道上且其内部分别与轴向通道和阀体内腔相连通,弹簧座相对球座设置在阀体内腔中且其内部分别与轴向通道和阀体内腔相连通;弹簧座朝向球座的一端设有密封球与球座形成压力密封,控制泄压阀两端压力;密封球内设有与所述弹簧座内部连通的安全孔。本发明结构合理,利于尺寸小化,满足多种套管尺寸和环空压力的需求,通过弹簧座实现阀的自动启闭,调节套管环空内压力,不需降低产量或采用费用高技术难度大的完井方式即可实现对井筒完整性的超压保护,泄压压力可以任意调节,安装、拆卸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38618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377095.7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平井井眼坍塌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压力釜;导流堵头;轴向推力机构;位移控制机构,所述位移控制机构能相对所述刚性桶沿径向移动;温度控制机构,所述温度控制机构用于对所述弹性桶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红外测量机构,所述红外测量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部下侧的第一探头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透光部上侧并与所述第一探头沿纵向对应的第二探头,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能沿水平方向同步运动;导向机构包括导轨、探头夹持机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探头夹持机构传动连接。该技术可监测井眼周围岩石单轴加载试验、岩石三轴力学试验、岩石蠕变力学试验、岩石温变应力加载试验等试验中的力学和位移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34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377130.5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井眼坍塌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压力釜;导流堵头;轴向推力机构;位移控制机构,所述位移控制机构能相对所述刚性桶沿径向移动,所述位移控制机构的一端位于所述压力腔内,所述位移控制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弹性桶上;温度控制机构,所述温度控制机构用于对所述弹性桶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红外测量机构,所述红外测量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部下侧的第一探头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透光部上侧并与所述第一探头沿纵向对应的第二探头,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能沿水平方向同步运动;倾角控制装置。该技术可监测井眼周围岩石单轴加载试验、岩石三轴力学试验、岩石蠕变力学试验、岩石温变应力加载试验等试验中的力学和位移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452524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808475.3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晶堆积介微孔ZSM‑5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所述催化剂为由粒径20‑100nm的小晶粒聚集为粒径大小为200‑2000nm的聚集态,所述聚集态形成所述催化剂,所述催化剂比表面积为350~420m2/g,孔体积为0.25~0.35cm3/g。本发明直接合成具有介微孔复合的纳米晶堆积态ZSM‑5分子筛,在不添加第二模板剂的情况下,通过对固体硅源预处理使其发生不同程度的解聚,并进一步调节合成体系的物料配比,在加入钠盐调节分子筛晶化过程中的生长速率的同时,采用两段晶化法,低温促进晶核生成,高温促进晶体生长,合成出系列粒聚集态ZSM‑5分子筛。
-
公开(公告)号:CN11318743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0593053.9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水表层导管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该深水表层导管的安装装置,包括:表层导管、推进器、下入机构和导管基盘;推进器安装于所述表层导管,用于对所述表层导管施加向下的推力;下入机构用于将表层导管从海面下入至海底;导管基盘能够固设于海底,所述导管基盘用于扶正所述表层导管。通过本发明,缓解了深水浅部地层安装表层导管,作业时间较长、作业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