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1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049264.8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4 , E21B43/295 , E21B43/08 , E21B4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及开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包括用于采集天然气水合物的油管以及环设于所述油管外侧的套管。所述油管底部具备有供天然气水合物进入的防砂管部;所述套管对应所述防砂管部设置有采集入口端;其中,所述防砂管部包括第一防砂管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防砂管外侧的第二防砂管。在使用过程中,当天然气水合物经过入口端之后分别经过第一防砂管以及第二防砂管两次过滤,有效地实现对天然气水合物中携带的固体砂粒进行过滤,进而在源头上避免天然气水合物在生成过程中的出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65238.8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页岩微观力学参数的方法,包括:构建不同矿物成分的分子结构模型,并设置目标加载条件;在目标加载条件下,对不同矿物成分的分子结构模型开展多轮分子模拟并获得相应的轨迹数据和应力应变数据,直至模型体系结构发生破坏,其中,每轮分子模拟包括依次实施的驰豫和按照预设应变率而执行的三轴拉伸模拟;根据每轮分子模拟获得的轨迹数据和应力应变数据,获得基于微观的页岩力学性能参数。本发明能够明确纳米尺度下不同物质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机理,为页岩压裂改造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69286.2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速度场建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属于地震资料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单井的层序地层格架;确定纵向测井速度;确定地层平面传播速度;基于所述层序地层格架、所述纵向测井速度和所述地层平面传播速度进行建模。本发明综合考虑了速度在不同地层下的平面、纵向变化规律,较现有技术有效提高了时深转换的精度,降低了实钻井深度预测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86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011016800.4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降低油品中金属含量的方法及应用,所述降低油品中金属含量的方法包括:使油品与金属捕集催化剂接触;分离所述的金属捕集催化剂与油气;所述金属捕集催化剂含有1‑60质量%的高比热容基质材料、40‑99质量%的耐热无机氧化物和0‑50质量%的粘土;其中,所述高比热容基质材料含有至少5质量%的氧化锰,所述高比热容基质材料在温度为1000k的比热容为1.3‑2.0J/(g·K)。该方法可以降低油品的金属含量和残炭值,用于生产燃料油;还可以与现有的油品加工方法耦合应用,提高劣质油品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05916.8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阻水的沿程摩阻评价方法,通过获取第一粘度减阻水在各个压裂段的停泵时刻排量、沿程‑射孔摩阻以及迂曲摩阻,并在选定压裂段获取基于第一粘度减阻水和第二粘度减阻水进行降排量测试的数据;获取各个压裂段的中部测深,基于各个压裂段的中部测深以及第一粘度减阻水在各个压裂段的停泵时刻排量、沿程‑射孔摩阻以及迂曲摩阻,计算第一粘度减阻水的沿程摩阻系数梯度以及第一粘度减阻水在各个压裂段的射孔摩阻系数和迂曲摩阻系数;基于降排量测试的数据、第一粘度减阻水的沿程摩阻系数梯度以及第一粘度减阻水在选定压裂段的射孔摩阻系数和迂曲摩阻系数,计算第二粘度减阻水的沿程摩阻系数梯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052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594525.2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热岩井筒的保温连续复合油管及干热岩井,涉及地热资源开发技术领域,该油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套设于内管的外侧,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封闭腔体,封闭腔体内沿内管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工质通道,工质通道内设置有重力热管工质,工质通道与封闭腔体之间填满隔热填料;该油管通过封闭腔体内填充的隔热填料减少地热流体在油管内的热量损失,工质通道内的重力热管工质在井筒底部汽化向上移动直至在井口处的工质通道内液化并回流,还能实现井筒底部热量向井口方向的快速传递,使得该油管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1634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347527.1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气与水多级雾化混合装置及方法和水合物合成装置,其中,天然气与水多级雾化混合装置包括罐体、雾化喷淋装置和气体分布器,所述罐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的进水管和进气管,所述雾化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雾化喷淋装置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用于将所述进水管内的水流雾化后喷淋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气体分布器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所述气体分布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用于使通入所述罐体内的气体在某个截面上均匀分布,其中,所述雾化喷淋装置位于所述气体分布器的正上方。本发明能够改善气水混合效果、缩短水合物形成的诱导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72430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11031553.2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34
Abstract: 己烯共聚高密度聚乙烯拉丝料冷凝态生产工艺,属于聚烯烃生产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气相法聚乙烯工艺,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聚乙烯树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产品切换;(2)调整还原比;(2)降低己烯加入量将己烯浓度调整至目标浓度0.5%‑1.2%;(3)降低氢气加入量;(4)提高新鲜冷剂加入量;(5)提乙烯分压至800‑1000kPa;(6)调整流化床高度,将流化床高度设定在11.8‑13m。本发明实现了气相流化床工艺装置在冷凝态下开发己烯共聚高密度拉丝料,消除了装置运行瓶颈,解决了冷凝态下催化剂加料困难、反应温度波动、反吹管线堵塞、造粒开车困难等问题,实现了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8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016800.4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降低油品中金属含量的方法及应用,所述降低油品中金属含量的方法包括:使油品与金属捕集催化剂接触;分离所述的金属捕集催化剂与油气;所述金属捕集催化剂含有1‑60质量%的高比热容基质材料、40‑99质量%的耐热无机氧化物和0‑50质量%的粘土;其中,所述高比热容基质材料含有至少5质量%的氧化锰,所述高比热容基质材料在温度为1000k的比热容为1.3‑2.0J/(g·K)。该方法可以降低油品的金属含量和残炭值,用于生产燃料油;还可以与现有的油品加工方法耦合应用,提高劣质油品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24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1031553.2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34
Abstract: 己烯共聚高密度聚乙烯拉丝料冷凝态生产工艺,属于聚烯烃生产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气相法聚乙烯工艺,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聚乙烯树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产品切换;(2)调整还原比;(2)降低己烯加入量将己烯浓度调整至目标浓度0.5%‑1.2%;(3)降低氢气加入量;(4)提高新鲜冷剂加入量;(5)提乙烯分压至800‑1000kPa;(6)调整流化床高度,将流化床高度设定在11.8‑13m。本发明实现了气相流化床工艺装置在冷凝态下开发己烯共聚高密度拉丝料,消除了装置运行瓶颈,解决了冷凝态下催化剂加料困难、反应温度波动、反吹管线堵塞、造粒开车困难等问题,实现了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