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2764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520903.5
申请日:2019-06-17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电机组电磁暂态仿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变流器资料;基于所述变流器资料和预先构建的风电机组电磁暂态模型设置仿真试验得到风电机组电磁暂态特性;所述预先构建的风电机组电磁暂态模型为:由动态链接库模型构建的纯数字风电机组电磁暂态模型。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建立风电场及控制系统模型仿真,准确验证风电机组的电磁暂态特性,解决了仿真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11416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16333.2
申请日:2019-06-14
申请人: 合肥工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3/40 , H02M7/538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的锁相环带宽自适应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弱电网情况下并网逆变器存在的稳定裕度下降甚至不稳定的问题,在通过基于微分负反馈的状态反馈控制实现了并网逆变器低频谐振的同时,通过离散傅里叶算法检测并网逆变器低频段的谐波幅值来自适应调整并网逆变器的锁相环带宽,进一步保证了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下相位裕度,提高了并网逆变器的电网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31358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291972.9
申请日:2018-03-3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控制硬件在环的直驱风电机组阻抗确定方法和装置,先计算仿真接口总延时,然后根据预先构建的直驱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的电流信号延时传递函数和电压信号延时传递函数确定直驱风电机组的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得到的直驱风电机组的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精度高,且实现过程简单。本发明直驱风电机组阻抗确定方法可对后续阻抗扫描结果的修正提供理论基础;与离线仿真方式相比,既能继承仿真模型扫描的灵活方便特点,又能克服离线模型对真实控制器忽略等效的误差;与阻抗实测相比,即能继承真实装置控制特征,又能降低大功率线性放大器技术实现难度,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造价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7329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40233.2
申请日:2018-01-16
申请人: 合肥工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功率追踪的光伏虚拟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功率叠加方程获得功率指令,并根据基于多项式拟合功率追踪方法获得直流侧参考电压,经过电压环获得光伏板参考功率后,通过功率外环获得d轴有功功率指令;通过一次调压方程获得无功功率指令,进而得到电流dq轴指令,进行电流闭环控制。通过控制直流侧参考电压的大小和方向进而达到对有功功率的灵活控制,并通过一次调压方程对无功功率进行调节。直流侧参考电压步长的大小通过多项式拟合方法获得,方向通过功率跟踪法获得。本发明对逆变器无需增加储能设备,可对电网频率和电压进行调节,且能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对频率电压较好的调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019244.8
申请日:2024-01-0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纯 , 张明远 , 汪海蛟 , 何国庆 , 吴福保 , 曲平 , 张斌 , 孙艳霞 , 张悦 , 陶以彬 , 李洋 , 冯煜尧 , 张兴 , 王盼盼 , 柴炜 , 张小瑜 , 孙文文 , 赵牧驰
IPC分类号: H02J3/40 , H02J3/24 , H02J3/50 , H02J3/48 , H02J3/12 , H02P9/10 , H02P9/30 , H02P21/28 , H02P21/22 , H02P103/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同步发电机的稳态功率传输与暂态支撑控制方法,包括:在新能源同步电机的发电变流器与电网间串入预先构建的开绕组同步电机;构建新能源同步电机的稳态下垂控制策略以及暂态控制策略;在发电变流器与开绕组同步电机中间设置Crowbar电路,并在Crowbar电路串联电感组件;在新能源同步电机稳态运行的情况下,切换至稳态下垂控制策略对新能源同步电机的稳态功率传输进行控制;在新能源同步电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切换至暂态控制策略、Crowbar电路以及开绕组同步电机对电网进行暂态支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219142.2
申请日:2023-09-2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暂态模型仿真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其中磁暂态模型仿真方法,包括:获取待进行仿真的设备厂商的库文件,库文件根据对设备厂商的控制算法进行加密封装确定;基于数字仿真器,采用库文件对已搭建的电磁暂态模型进行模型编译,生成电磁暂态模型的目标程序;运行目标程序,确定电磁暂态模型的仿真结果。通过预先对设备厂商的控制算法预先加密封装为库文件,设备厂商无需提供控制算法源文件,可以保障设备厂商知识产权不受侵害,同时又不依赖于实物控制装置,可以降低电磁暂态建模的难度,快速、精确地实现电磁暂态模型的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556166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748554.X
申请日:2021-07-02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5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极限短路比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在控制在环电磁暂态仿真平台中,通过增加有功功率或施加无功扰动使新能源发电单元的运行能力变差,不再具有稳定性,并计算新能源发电单元运行不再具有稳定性时有功扰动和无功扰动下的极限短路比;以所述有功扰动下的极限短路比和无功扰动下的极限短路比中的最大值,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最终的极限短路比;本发明提出的极限短路比的测试方法,能够充分反映新能源发电单元的控制作用,明确体现短路比与系统稳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短路比指标能够真正应用于评估实际电网系统对新能源接入容量的接纳极限,为新能源发电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消纳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7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875441.1
申请日:2020-08-27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H02M3/33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变压器型零电流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及控制方法,包括:直流电源、输入分压电路、第一主开关管、第二主开关管、第三主开关管、第四主开关管、第五辅开关管、第六辅开关管、飞跨电容、续流电感、第一箝位二极管、第二箝位二极管、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续流二极管、第一主变压器、第一辅变压器、辅助分压电路和倍压整流电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流的开通和零电压关断,减小了开关损耗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38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49544.6
申请日:2021-04-2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风电场系统的振荡防御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各风电场当前时刻的有功功率预测值得到下一时刻的有功功率预测值,随机生成满足高斯分布的各风电预测出力场景;判断所述各风电预测出力场景的稳定性,当有风电预测出力场景不稳定时,对不稳定的风电预测出力场景对应的风电场的有功功率值进行下调;将各风电预测出力场景对应的各风电场的有功功率值和最大的风电预测出力场景下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值发送至各风电场;本发明在预测振荡将要发生时,主动调整风电场的出力,实现振荡的消除和防御,从而避免直接切除风电,造成弃风弃电或风电机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68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1385257.2
申请日:2019-12-28
申请人: 合肥工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虚拟惯性参数的优化控制方法,其步骤包括:1、采集系统并网点的频率变化率及频率偏移量,结合相应判据对防误动作系数和符号项取值,获得虚拟惯性系数;2、将附加有功指令与风机总控下达的实时功率指令叠加,获得总有功指令;3、将总有功指令与风机有功检测值的偏差量输入PI调节器,得到有功、无功电流指令;4、比较有功、无功电流指令与实际有功、无功电流,并将得到的电流偏差分别输入PI调节器得到有功、无功电压指令,从而由SVPWM环节进行调制,生成机侧变流器开关管控制信号。本发明能根据并网点的频率波动平滑调整系统的虚拟惯性系数,从而减少频率响应的超调及调节时间、优化系统的惯量支撑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