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处理组合地基
    2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857259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0651269.4

    申请日:2019-0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层处理组合地基,包括上层为硬土层、下层为软土层的组合地层地基和若干个设置在组合地层内的加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桩包括位于硬土层内的注浆修补桩和位于软土层内的加固桩,所述的加固桩与修补桩同轴,加固桩的直径大于修补桩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对硬土层的破坏,避免施工破坏硬土层的工程性能并充分发挥硬土层地基的原有工程性能,施工小孔为施工用于设置加固桩的大孔提供操作空间,便于大孔的施工。通过使用加固桩能够对软土层进行加固,增加软土层的承载能力以及抗压性能,控制沉降量。

    一种机械扩径型抗浮锚杆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285588U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21936903.5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扩径型抗浮锚杆,涉及抗浮锚杆技术领域,解决了等直径抗浮锚杆易形成质量和安全隐患以及施做操作复杂等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中空钻杆、可扩径钻头和钻机装置;中空钻杆中可按置锚杆筋材和注浆管,锚杆筋材和注浆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堵板;钻机装置设有与中空钻杆固定连接的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内设有与锚杆筋材和注浆管固定连接的伸缩装置;可扩径钻头包括与中空钻杆套接的环形主体和扩径刃部,环形主体环设有多个活动腔,扩径刃部穿过活动腔后一端与中空钻杆铰接,另一端突伸出环形主体外壁,具有减少抗浮锚杆施做的投入成本、增大抗拔承载力、提高施做质量以及施做操作方便的效果。

    CFG桩与PHC管桩组合复合地基

    公开(公告)号:CN204151767U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20476118.7

    申请日:2014-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FG桩与PHC管桩组合复合地基,包括天然地基,还包括:组合布置于所述天然地基中的CFG桩和PHC管桩;位于所述CFG桩和PHC管桩的顶部的褥垫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FG桩与PHC管桩组合复合地基,充分利用CFG桩的置换性和PHC管桩的挤密性,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同时,通过处理不同深度而减少地基变形,以及两种桩型的自身承载力,且PHC管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工程造价低等优点,与CFG桩组合形成的复合地基与现有的CFG桩复合地基相比,不需要设计过小的桩间距,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还通过挤密效应进一步提高了地基承载力,节约了工程成本的同时,节约耗材,便于推广和使用。

    一种嵌套连接管桩结构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114602U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21186203.1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嵌套连接管桩结构,桩身包括多节管桩,上一节管桩的下端设置卡接槽,下一节管桩上端通过卡接槽同轴嵌套接入上一节管桩下端头,形成多节嵌套连接管桩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桩身长度范围内设置成符合桩身轴力由大变小规律的上节直径较大、下节直径较小的多节管桩,避免等直径管桩截面大小与所承担荷载不匹配的浪费;下一节管桩与上一节管桩之间通过卡接槽嵌套连接,方便对中接桩且确保桩身同轴传力性能,同时有效规避等直径管桩对接部位抗剪、抗弯能力较弱的问题;沉桩过程中利用桩径逐节变大而逐步挤密桩周土而增提高基桩承载力,减少布桩数量同时节约工程造价。

    一种刚性桩复合地基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51772U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20475848.5

    申请日:2014-08-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刚性桩复合地基,包括刚性桩和铺设于刚性桩顶部的褥垫层,刚性桩包括内壁层和套设在内壁层外侧的挖孔护壁层以及填充在内壁层中的填充料;内壁层为筒状结构,包括内壁钢筋骨架和内壁混凝土层;挖孔护壁层包括护壁钢筋和护壁混凝土层。本申请中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中,刚性桩由内壁层和挖孔护壁层形成筒状的空心薄壁结构和内部其具有一定增强筒壁稳定性作用的填充料,在使用等量的材料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空心薄壁结构的直径更大,在桩身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桩侧土体的侧阻力,在同样直径的情况下节约了桩体材料,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且施工简便,适应性强,节材高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